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真不是网文作者 » 第二零一章 赚读者的钱

第二零一章 赚读者的钱

    “这次网站五周年之际,我想弄一个粉丝节,起行第一届粉丝节。粉丝节吗,活动自然要多种多样。

    首先就是读者福利,这个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让读者感受到网站的诚意。去年我们搞了等活动,今年也可以弄。

    不过形式上我们可以有所变动,我们现在要有品牌意识,逐步的确立我们在业内的知名度。虽然现在一提起行都知道是网文圈最大的网站,读者一看书就想到我们,但这还不够。我们要让读者不看书的时候也可以想到我们。所以这次我们可以定制一批礼品,上面印上我们的logo,作为礼物给读者。

    这种礼品不需要太大、太贵,但一定要是读者经常用到、注意到的。比如钥匙扣、笔记本、U盘一类便携、常用的小物件;也可以是玩具、手办一类可以作为摆件、工艺品摆放在家中的东西。

    当然了,东西肯定不能白给。充值返赠、订阅返赠这类消费行为可以根据不同的档次送出不同的礼品;惊喜大礼包、幸运大抽奖这类抽奖类活动也可以加入这种实物奖励。

    另外我们还可以搞一个读者贡献榜,列一个榜单。活动期间消费、打赏分别居于前列的读者可以获得更加丰厚的礼品等等。

    此外,作为粉丝节,那么作者也是主角之一。各个作者的粉丝在享受回馈的时候,也可以搞一些作者、作品活动。提高读者积极性、提高作者知名度、扩大作品影响力。

    比如我们可以评出来最佳作者、最佳新人、最佳作品、最佳新作等等。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投出人气票支持喜欢的作者、作品。人气票可以通过消费获得,这个不分读者等级,每消费500或者1000币就可以获得一张人气票。当然了,也可以直接购买人气票,100币一张。

    作者、作品竞争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搞一些其它的互动性活动。比如盘点一下网文流派、筛选一下各个分类经典等等。

    当然了,既然是活动。网站付出的同时,作者也要有所付出。作者争榜的同时可以送出一些明信片、签名书等回报读者。而且登上排行榜的作品可以登上下次的《大神》杂志,稿费方面也会有奖励。

    我的思路就是这些,具体的活动方案还需要你们的设计。你们有好的想法也可以提出来,不一定完全按照我的想法来。总之,这次活动要做到宾主尽欢,做到网站、作者、读者三方共赢。

    有时候思路要打开。不要怕读者花钱,也不要怕读者花完钱不高兴,有时候许多读者是很乐意花钱的。

    所以,我们这次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一个花钱的理由,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花钱,而且花完钱还觉得自己赚了。”叶宁一口气说出来一大堆建议。

    当然了,他也不怕员工不理解“粉丝节”的意思。粉丝,是一个汉语词语,也叫追星族。是英语“fans“的谐音。

    两年前夏国一档风靡全国的女子选秀活动捧红了一堆明星,也带火了粉丝这个词。从此“追星族”这个词成为过去式,被更加时尚的“粉丝”代替。粉丝的含义也从明星群体不断扩散,成为了通用的流行词汇,专指各个群体的爱好者。

    叶宁说完,蒋若菡仍有些迷糊。

    不过两次的迷糊并不一样。之前的迷糊是疑惑、不解,无从下手;现在的迷糊是震惊、五体投地。起行五年了,她也呆了五年了。五年来她策划过的活动成百上千,但是没有一次如这般震惊。叶宁的一席话仿佛打开了她新世界的大门,活动还能这样弄?

    叶宁知道这次的活动即使成功,应该也赚不了多少钱。网站让利、各种实物礼品也是不小的投入。不过他还是想这么弄,或者说他想做一个实验。

    未来有一个词叫做粉丝经济。现在虽然还没有这个叫法,但近年娱乐圈一系列的选秀活动渐渐有了这种苗头。而叶宁则是想从现在开始培养网文圈的粉丝经济。

    其实粉丝的含义有两层。正面说的话粉丝是明星(作者)等群体的衣食父母。没有粉丝,这些人啥也不是。

    反面说粉丝就是肥羊。这些人主要是靠薅羊毛活着。

    当然了,作者和明星还有些不同。作者虽然靠读者养着,但大部分时候是属于一种平等交换。作者付出劳动,码字换钱,读者为爱好花钱、消费,这属于心甘情愿,双方两不相欠。例如订阅、催更票,都是这种。

    但有些时候作者也有薅羊毛的行为,例如打赏。订阅是双方的公平交易,但打赏属于读者额外的付出。

    而叶宁举办这次活动,就是想要进一步的刺激这种订阅以外的额外消费行为。对于大部分作者来说,和读者之间都属于平等交换。但是对于顶尖的作者来说,有时候这种额外的收益不比订阅少。

    “我明白了。我回去以后会好好研究的,尽快拿出这次的活动方案。”大约过了几分钟,蒋若菡终于缓过来。

    这次叶宁的一席话效果确实大。振聋发聩啊,让她脑瓜子嗡嗡的。不过这也打通了她的任督二脉。一瞬间想到了许多的新点子。

    员工有两种,一种是孺子不可教也;一种就是蒋若菡。有时候她可能不是能力不足,只是转不过来那个弯,需要有人在后面推一把。而叶宁这次推的效果看来不错。

    “嗯,你们需要抓紧时间,因为我们还要找人设计纪念品,还要找企业生产、制作,时间很紧张。我给你们三天时间。王鸣,你们也要派人跟进,看看网站哪里需要改动。”叶宁给了一个任务时限。

    “行,没问题。三天我们一定拿出一个活动方案。”蒋若菡保证道。

    “我们也没有问题。”王鸣也表了态。其实每次网站活动、调整,他们都是一个听喝的。不过他们也是最重要的。

    任何的想法、设计再好,没有他们也是白瞎。程序员,就是那么一群默默无言、踏实付出的人。只有头发述说着他们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