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真不是网文作者 » 第二一四章 合作达成

第二一四章 合作达成

    “郭班主,久仰了。你们德云会馆可是名满京城啊。”德云会馆,叶宁总算和当家人郭增福见了面。

    “叶公子过谦了。我就是一个艺人,当不得如此赞誉。”郭增福自谦道。

    他自由家贫,五六岁就开始学艺。尝遍了世间疾苦,见惯了人情冷暖。都说三十而立,在他刚过而立之年不久终于红遍了大江南北。只是如今成名时间尚短,待人接物方面虽然滴水不漏,但是身上的大家风范还没有养成。

    看到郭增福叶宁才记起两个人相差的并不大,还不到十岁。郭增福73年,他81年。只是单看两人外貌,说两个人是父子也会有人信。

    “之前公司应该有人跟郭班主联系过了,郭班主应该也知道我的来意。不知郭班主对此有什么看法?”叶宁询问道。

    “贵公司的意思我已经知道了。不过对于你们所提的网络文学我并不了解。只是园子中有小辈倒喜欢看,而且现在小园子的状况并不乐观。我养着这一大家子也不容易,如果能给这些小辈多一个吃饭的机会,倒是可以试试。不知你们对此是一个什么章程?”郭增福倒是没有隐瞒自己对网文一无所知的事实。从话语当中也可以看出他的难处。

    小园子里的买卖好了,但是吃饭的人也多了。现在不管是燕京还是夏国其他地方的相声演员,演出费都不高,一百、一百五、二百……一些学徒甚至没有费用。

    而且现在小园子里的演出也并不是每天都有。一个成熟的演员一个月能严格六七场,拿个千百块钱已经算不错了。评书演员的收入更少,毕竟他们的演出机会更是寥寥无几。

    一场演出收益不过三千,除却场地费、劳务就要去除最少一半。剩下的十几个演员分,属实不易。在小园子里已经有了名气的角还好一些,还有一些花篮的收益。大部分演员真就只能靠演出费了。所以目前各个园子、各个团体的演员多是兼职。不然只能饿死了。

    郭增福虽然已经成名了几年了,现在的日子和以前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但是支撑这一大摊子也是捉襟见肘。叶宁记忆当中,自己那个世界的郭德纲一路也是曲折离奇。即使成名以后也经历了诸多的风波。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谁也不容易啊。

    “我本人挺喜欢相声等传统曲艺的,不过对于你们这个行当本身并不了解。你们是新相声的代表,首先把传统曲艺和现代元素相结合,让传统曲艺焕发了新的活力。

    我们网站也属于新兴行业。网文的历史不过十年。不过网络文学的本质属于娱乐的一部分。我们的小说内容也和明清的小说没有大的区别。也是才子佳人、王侯将相。所以我想着我们两者能不能做一个结合。

    之前燕京的几个园子我都逛了一下。发现除了宣南书馆,其它各个园子里面评书只能算是一个添头。情况并不是太好。因此我也改变了之前的打算,有个新的想法。

    目前各个园子的情况一般都是周末两天,最多加上周五,不超过三天的演出。工作日期间各个场子很少有演出。不知道你们平时是因为排练还是售票效果不好,平常没有开场子。

    现在我想的是把这些平时的时间利用起来,开专门的评书场。至于具体的合作方式我们可以商谈。”叶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看来你对于我们这个行当确实不了解。小园子也有小园子的规矩,不过你的一些提议也有可取之处。小园子……”随后郭增福给叶宁讲了一些小园子以及这个行当的情况。也让叶宁对于这个行当有所了解,知道自己的一些想法有些不切实际。不过了解愈多,心中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

    两个人年纪相差不大,但是这一聊起来却十分尽兴。传统曲艺和网文这个新生行业虽然之前八竿子打不着,但是细聊起来却有许多相同之处。

    首先内容上面。外界对于这两者都有所诟病;再者生存,大部分的网文作者也是兼职,每个月靠全勤撑着;其次两人都是行业公敌,处境一致。

    通过不断的交谈,两个门外汉渐渐的敲定了一些合作的情况。至于能不能成,还要看后续的情况。

    郭增福是相声演员,但是在评书门也有几个徒弟。目前评书这块他有四个徒弟。分别是李景麒、李景麟、刘景华、阎景俞。

    两个人目前商议的是郭增福先派两名弟子和起行中文网进行合作。先挑选合适的网文作品进行改编。改编完成过后,寻找合适的场地先进行试水。如果效果好,会扩招新的学员,培养后备人才。如果这一步失败了,那也只能表示遗憾了。

    德云会馆目前演出不多,许多演员的演出任务很少。这个合作达成以后,也能给演员增加一些收益。

    不过这个合作目前只是两个人的口头约定,具体的合作协议还需要专业的人才敲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合作不难。难得是合作后可以继续下去。

    从德云会馆出来以后,对于其他团体的合作叶宁也有谱了。从第二天开始,叶宁又陆续游走于其他几家团体,商谈合作的事情。

    评书目前有一丝复苏的可能,但是此次合作还是有失败的风险。影响项目成功的可能性有很多,演员的水平、本子的质量、场地……所以为了提高项目的成功率,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当中。

    从燕京离开后,叶宁又去了津门。用同样的方式又和其它几家达成了合作。虽然郭增福和同行关系不佳,但主要是目前掌握相声话语权一些人。目前各地兴起的小剧场多是开明的青年演员,关系还没有那么僵。而且这些合作也仅仅只是评书方面,和相声牵扯不大。

    ……

    又搞定了一个事情,叶宁心中有一股满足感。虽然此次合作前途未卜,而且前期还需要投入一些资金。不过需要的钱并不多,如果成功了,投入很快就可以回来了。

    如今叶宁的几个计划,也就还剩话剧方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