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真不是网文作者 » 第二二三章 评书首演

第二二三章 评书首演

    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从开始到结束历经半年的时间,不过这半年的时间各个网站也不是只忙这一件事情,毕竟各个网站各自的事情还有一推。而且从一开始作品推荐以后的事情和各个网站也没有多少关系了,各个网站能做的也就是等待结果。

    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的起行中文网虽然要负责的事情比其他网站多一些,可是这半年来其他的工作也没有落下。毕竟年前叶宁定下来一堆的计划,尤其是那几项线下的探索。

    书店的事情前期选址已经完成,不过从装修到营业还需要不短的时间;社团的事情已经选了一些网文作者比较多的学校作为试点,不过在年后各个学校的进度还处于筹备阶段,没有正式的申请。如今在年后已经完成,打算试水的只有线下剧场,包括评书和话剧的演出。

    相对于话剧来说,评书的筹备工作还要快一些。

    在和德云会馆以及其它相声团体合作以后,首先是德云会馆首先派出来了麒麟二子:李景麒、李景麟和起行中文网弄相声本子。

    二人年纪不大,都属于八零后,对于网文这一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比较高,由他们两个捉刀进行网文的评书改编也比较合适。

    早期的说书艺人也多是以民间传说、话本以及明清小说为基础来讲述的。不过它们和明清小说的分类还有些不同。

    以前的明清小说分为神魔小说、公案小说、世情小说等等,从名字也很好区分。神魔是西游、封神一类的小说、公案是包拯、狄仁杰一类的断案小说、事情就是言情小说。

    而评书的划分则是分为袍带书、短打书、神怪书。神怪书和神魔小说差不多;袍带书则是王侯将相、忠臣良将的故事,例如岳飞传、杨家将等;短打书则有些像武侠小说。

    如果评书的这几个类别放到网文当中。袍带书对应历史小说、短打书对应武侠小说、神怪书对应仙侠、玄幻。

    当然了,评书发展至今,门类已经不局限这几种了,而且现在各类现代评书也不少。可如果把网络小说以评书的形式讲述出来,也并没有那么容易。

    一个是网文风格和评书文本还是有诧异的。许多叙述风格、语言特点都要往评书上面改;再一个就是选材,网文这几年已经越来越流行了,但是还没到足以跨界的程度。

    尽管现在已经有不少年轻人开始听评书了,但是对于网文的接受度未必有那么高。因此在选择作品的时候,还要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因此,为了保险起见两人一开始还是选的题材、语言偏传统的作品。

    李景麒选了一本武侠,龙泉庄主的《龙泉山庄》;李景麟选了一本仙侠,乾龙的《斩仙》。

    这两本作品都是开站之初的作品,在当时也属于比较火的作品。只是网文更新换代太快,这两部作品在如今的读者眼中已经有些落伍了。但作为线下探索的第一步,这两部作品作为试水之作却挺合适。

    不过因为这两本书是早期作品。在那个免费的时代,许多作者因为不挣钱都离开了网文圈。龙泉庄主和乾龙也不例外。

    虽然他们的作品后来也上架了,但因为上架时已经接近后期,即使倒V成绩也不少太理想,所以两个人在第一本书完结以后都离开了网文圈。好在起行中文网还有他们的联系方式,虽然费了一点功夫,但也联系上他们了。

    对于五年以后两人的作品还能有新的价值被发现,两个人也挺高兴。虽然现在两人创作的热度都已消散,但对于第一本书两个人也有着特殊的感情。而且两个人也知道现在正在进行的网络文学盘点,知道网文可能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对于自己的作品还有新价值两个人也不意外了。

    在取得龙泉庄主和乾龙新的授权以后,李景麒、李景麟二人开始着手修改作品。

    在德云会馆的合作开始以后,其他的团体也开始派演员过来,大多都是两人、三人。这个人数正好可以撑起一场演出时间。其中宣南书馆派的人最多,因为是专门的评书团体,他们派出了五名演员。

    如此一算,这些团队一共派出了近三十名演员。咋一看,评书好像有了点复苏的意味。

    不过既然是实验性质的试水,叶宁并没有让演员选择一样的题材。除了一些不适合评书的题材,如科幻一类,其他的题材都让演员选了一些合适的作品进行改编。这其中囊括了历史、武侠、仙侠、玄幻等大题材以及其中的小分类。

    当然了,为了防止作品无人问津的情况发生,每个演员还选了一本备用作品,当作接盘。

    ……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在年前和各个团体签署了合作协议以后开始的。每个演员挑选完作品以后,在演出之余的事情就是在家里修改剧本,期间会不断的和网站工作人员以及作者交流,删除或者补充一些东西。

    而经过了几个月的准备,在年后,各个演员都已经完成了先期的改编,足以说五到十回了,差不多是一个月的内容。

    在夏国传统节日清明过后,起行中文网在燕京以及津门的场子开业了。两地一共是四个小剧场,一边两个。

    燕京的剧场其中德云会馆和宣南书馆占据一个,分为周五、周六各一场;其它三家一个,毕竟德云会馆很少和其它相声团体一起演出,五、六、七各一场。津门的则是两家一个,分为五、六两场。

    燕京、津门的剧场差不多大小,都是小剧场,座位在五十到八十个左右。票价因为燕京发达一些,工资高,生活水平也高,票价是二十五元,津门则是二十。

    周五,燕京、津门两地都是第一场演出。

    首场演出早在一个周以前就开始广告了,各个俱乐部也帮了忙宣传。只是不知道售票情况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