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真不是网文作者 » 第三三零章 访谈

第三三零章 访谈

    银河阅读是夏国第一款民间企业研制推出的阅读软件,毕竟之前的三大阅读软件都是夏国的国企。由国企到民间,这是一个进步。

    夏国所有的网络文学网站都是民营公司建立的,但是阅读平台却是相反。这个现象很奇怪,但也很容易理解。

    网站的运转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它需要时间成长。

    在网站的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作者和读者。好的作者吸引读者,更多的读者也吸引更好的作者前来。这两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有一个出了问题,网站就很难继续下去。

    而在这期间的人力成本、建设成本是很高的。稍不注意就会亏损倒闭,里面有很高的风险的。所以许多网站发展多年也仅仅是达到微利。

    而阅读平台则不一样,它是吸收各个网站已经成熟的作品来赚钱,是一个中介,是借鸡生蛋。这样一来两个问题当中的作者问题就解决了,也就是产品有了。

    有了产品以后就要考虑如何把东西卖给更多的人,这就牵扯到流量问题了。而三大通信运营商最不缺的就是流量。在手机阅读刚刚出现,对手机市场进行挖掘之时,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一点其他的公司都比不上它。

    其他的公司、企业并不是不能做平台。而是他们获取流量的成本太高,短期内是很能盈利的。而一旦现金流不能正常的运转起来,企业面临的问题就是倒闭。所以很多企业不愿意涉及网文行业,不管是网站还是平台。

    做网站,要解决作者和读者的问题;做平台要解决读者的问题。这两者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银河阅读敢于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并不是因为它的获客成本低,也不是因为他有制胜的秘诀,主要还是叶宁知道平台的重要性,加上他现在也亏得起。

    现在亏钱,亏得是小钱,一旦平台起来很快可以收回成本;可如果等以后再做,成本会更高,亏得会更多,回本期限会更长。

    银河阅读上线几个月以来,单看平台是每个月都在盈利的。但是如果加上运营、广告、宣传等各种费用,现在仍然是亏损状态。就和瑞幸咖啡的财报一样,如果我们不放券、不撒钱、不打广告,每一杯都是正常售价我们是赚的。

    当然了,叶宁还是比瑞幸幸运的,他亏得是自己的钱,不用对股东、对金主负责。如果真要负责的话,也是向他爹,真正的爸爸负责。而一般这种时候在妈跟前哭两声就可以解决了。

    每一个企业创立初期都是亏钱的,在模式可行,道路正确的前提下能不能成功就看企业的钱能不能撑到盈利了。幸好叶宁的钱还是够的。

    互联网开始进入手机时代以后,各大互联网的主战场就是手机用户了。为了争夺手机用户,各大企业尤其是对手企业几乎是使出浑身解数争抢用户,也使得获客成本越来越高。

    下载一个APP,注册一个账号的成本由几毛钱到几块钱,再到最后的几十、上百,每一个新产品比拼的不止是科技,还有金钱。

    好在叶宁下手早,现在算上各种宣传、营销费用,加上读者福利、补贴等等,一个新用户的成本也不到一块钱。叶宁的初步目标是使银河阅读的用户量达到一千万,而他为此准备了三千万用来烧。

    ……

    现在夏国的平均工资虽然已经数倍于当初起行中文网刚刚成立的时候,但也就是三千左右。万元户已经成了一个时代名词,但月入过万还是许多人追求的目标。

    而这时候一个阅读软件拿出一百万举办一个征文比赛,自然会吸引许多人的目光,也引来一些媒体的窥探。只是他们不知道对于准备烧三千万,甚至五千万的叶宁来说,一百万的奖金真是稀疏平常了。

    叶宁并不讨厌媒体,只是对于一些媒体这种如附骨之蛆、无处不在的记者比较厌烦。

    以前的纸媒、电视时代,民间媒体主要是娱乐媒体。但是互联网到来以后,各种网络媒体开始崛起、盛行,大有后来居上的意思。

    网络媒体的盛行有好有坏。他们的一些报道确实从不同的视觉解读了热点事件,也暴漏过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正面的意义;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对于流量、热度的追逐更加极端、苛刻,为了制造噱头、热度他们不惜对一些事件掐头去尾,断章取义的进行报道,有时候甚至是颠倒黑白,误导读者。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媒体都是如此,也有一些媒体一直在坚持使命,传递真实的报道。所以面对上门的采访机会叶宁也不会放过。一次采访有时候可以胜过几十万的宣传费用。

    《观众》,一个名字很有意思的网络媒体。这个名字指的不是观看的群众,而是观看群众,主要是报道一些社会新闻,是近几年很有影响力的一个媒体。

    这次的采访很舒服。没错,就是舒服。可以看出来《观众》之前是对网络文学做过研究的,每一天问题都问到了点上,没有外行的笑话,例如一章小说一两块钱、网文作者各个月入过万、网文作者靠流量就能挣钱等等可笑的问题。

    自从起行中文网成立,叶宁接受过的采访有几十次了,这次是最轻松的一次。因为他不必再一遍遍的跟记者科普什么是网文、网文的盈利模式、底层作者的生存状况等等基本的只要稍作功课就可以了解的知识。

    这种采访让他感觉很好。他也是第一次在认真的回答对方的提问,而且双方之间的讨论不单单局限于银河阅读了,对于整个网文圈、整个网文生态环境以及未来发展都做了一次深入的对话。

    第一次如此轻松的接受访谈,叶宁也很高兴,为此他也稍微透漏了一些网文圈的黑暗面。也提醒广大的怦然心动的读者,网文有风险,入圈需谨慎。

    ……

    在访谈的第二天,《观众》在官方以及各大平台刊登了这次访谈的全部内容。网络文学再次吸引了众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