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业帝国之崛起 » 第十七章 洛阳,新的起点

第十七章 洛阳,新的起点

    刘裕北伐后秦,前前后后一共分为七路大军。

    其中三路就是在彭城出发的,另外两路是吴承宗大军和沈田子,傅弘之统领的襄阳军,襄阳军八千攻打的是武关。

    剩下的两路在益州,统领者是窦霸,姚珍,进攻方向是梁州(今汉中市)。

    六月初,吴承宗大军抵达襄城。

    事实上他完全可以绕过襄城,直接进攻洛阳,可是他不放心背后有一个定时炸弹,所以下定决心要端了这里。

    吴承宗攻克襄城一战极其缺德,怎么说呢?面对城内的三千人,他并不打算出动自己的嫡系精锐部队,所以第一时间出动了野军。

    他把自己的常备军一万两千布置在第二包围圈,让野军在第一线,攻打城墙。

    吴承宗甚至亲自拔刀,下令野军全军出动,后退一步者斩!

    一万两千常备军就是执行者。

    没法玩了,野军全部都是一些流氓地痞,土匪恶霸,被逼到了这种程度也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了。

    要么死磕城墙,要么反了。

    可是他们没有骑兵,全部都是清一色的步兵,先不说吴承名的七百骑兵已经蓄势待发,光是那些训练有素的常备军都足够剿灭他们了。

    于是在一片谩骂声里,三千八百人的野军也是对着襄城玩命了。

    林大为了鼓舞士气,并没有隐于幕后,反而是身先士卒。

    野军的人并不缺乏战斗力和血性,他们只是比较懒散和不守纪律,真的发飙起来那也是很可怕的。

    吴承宗并没有把整个襄城包围,只是围三缺一,主力军队放在南门,东西两边只是象征性的布置一千常备军罢了,北门完全没有人,为的就是减小城内秦军的抵抗,有利于瓦解他们的意志力。

    如果是宋太宗攻打幽州的时候也是围三缺一,恐怕早已经收复燕云十六州了,何至于让中原百姓几百年里被北方威胁?

    当初宋太宗攻打幽州仗着自己兵强马壮,人数众多,硬生生的把幽州全部包围,水泄不通,城内辽军被他激发起了求生欲,拼死一战。

    攻打襄城的战斗很激烈,从早上到傍晚,野军硬生生的拿下了南门,紧接着就是源源不断的军队进入襄城!

    看着这一幕,吴承宗喜出望外,随后下令,让林大调遣自己的野军清除城内的秦军。

    然而林大的缺陷这时候暴露出来了,那就是好杀。

    野军本来就是一群土匪,看到繁华的襄城以及之前杀了一天心里怒气冲天,那里忍得住?

    林大不仅仅没有第一时间严明军纪,反而纵容他们,并且一起加入了他们的阵营。

    第二天早上,当吴承宗率领天骑军和十二军率先进入襄城的时候,被眼前的画面惊呆了。

    史称“街道巷陌,血气冲天,尸体遍地,男女老少皆有,清点无辜者,七千有余。”

    这一个晚上的烧杀抢掠,竟然杀了七千人,吴承宗一口气差点缓不过来。

    整个襄城活着的不超过三千。

    看着林大和几个将领身上满身血迹和金银珠宝的,吴承宗大怒,下令把林大拉出来当着整个野军的面打了三十军棍,勒令野军士兵安葬城内百姓以及停止屠杀。

    野军三千八百攻克襄城之后还剩下两千一百人,而且因为这一个晚上的发泄,他们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吴承宗是很生气,但也不可能大规模处理这些人,削弱自己的力量。

    六月二十日,吴承宗放弃襄城,于两天后在嵩山旁边的阳城耀武扬威之后离开了。

    阳城不过是有一千人,面对浩浩荡荡的吴承宗大军,也是恐惧不已,那里敢出门袭击?

    就这样,吴承宗的部队来到了洛阳城外。

    千年古都,洛阳!

    看着眼前高大的城池,吴承宗心生感慨,同时也很清楚这个城池的防御力有多么恐怖,更何况里面还有两万人。

    这是一场硬仗。

    这时候,檀道济依然在冷眼旁观,在他看来,吴承宗的军队绝对不可能拿下洛阳,就算是拿下了,也肯定是损失惨重,到时候不足为惧了。

    此时此刻洛阳的守将是姚洸,他是南安赤亭羌人,后秦文桓帝姚兴之子,受封陈留公,任征南将军、豫州牧,镇守洛阳。

    吴承宗大军攻克襄城之后就是距离洛阳最近的城市,姚洸吓得立马给长安方面写信,希望他们过来支援。

    但是姚弘却说,长安是都城,不能随便派遣军队出去,洛阳有两万人,并且城墙高大,晋军绝对不敢贸然绕过洛阳进入关中的,所以希望姚洸可以利用洛阳死死的拖着晋军。

    看着这个回答,姚洸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此时此刻,吴承宗的军队又一次得到了扩张,主要是野军,河南军以及常备军,野军从两千一提升到了三千五百人,河南军则是从七千四百扩张到了万人部队,常备军提升到了一万七千余人。

    河南是中国古代极其发达的地区,人口众多,在这里也是吴承宗势力得到补充的关键地区。

    面对洛阳的攻打方法,吴承宗做出改变,在围三缺一的情况下,以野军,河南军,常备军,三方各自攻打一天,常备军出动一万人。

    就这样,三天时间过去了,洛阳城巍然不动,而这时候,城内的司马姚禹和吴承宗联系,出卖了姚洸。

    他和吴承宗全盘托出,说现在的洛阳城虽然说军队有两万,但早已经人心惶惶,主力部队精锐不过是那两千人左右罢了,只要能想办法灭了这两千人余人,姚洸肯定不敢抵抗,然后投降。

    吴承宗问他想怎么做,姚禹表示,城内姚洸不足为患,主要就是赵玄是一个大麻烦,他是三朝老臣,世受皇恩,并且能力出众,需要想办法让姚洸逼他出来野战,到时候他们必败无疑,洛阳唾手可得。

    姚禹说完之后,吴承宗就答应他将来攻克洛阳之后,他记首功!

    于是姚禹屁颠屁颠的回去了,随后他想尽办法说赵玄坏话,并且说只要夜袭晋军大营就可以击垮他们,否则再拖下去他们必败无疑。

    大概五天之后,姚洸周围的很多将领都被姚禹收买了,于是都在说赵玄的坏话,他动摇了。

    紧接着吴承宗集合全部兵力,兵分两路,撤退到洛阳城外的柏谷坞和巩城,他在柏谷坞,甘祖在巩城。

    这时候姚禹继续劝说姚洸出兵,在外面击溃晋军,姚洸不顾赵玄苦苦相求,依然是派遣他带领精锐大军两千四百余人出动。

    赵玄在离开之后大哭的说“玄受三帝重恩,所守正是死地。但明公不用忠臣之言,为奸孽所误,后必悔之,但无及耳。”

    七月二日,赵玄大军在野外被吴承名统领的天骑军和八千常备军歼灭,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一百几十人投降,赵玄想自杀,但是被部下拦住了,随后被俘。

    吴承宗劝说了他两天没有结果,就给了他一把剑,赵玄自尽(我没有查到他当时多少岁)。

    姚洸得知消息之后,吓得坐不住了,随后在姚禹的怂恿下,放弃洛阳,自己带着几百人连夜离开了这里。

    离开之前,他把洛阳交给了姚禹。

    七月九日,吴承宗大军再次兵临城下,司马姚禹出城投降,吴承宗进入洛阳,并且明令禁止骚扰百姓。

    吴承宗大军攻克洛阳,天下震动!

    所有人都没想到,拥有两万大军的洛阳,城池高大的洛阳,竟然在区区三万余人的攻击下投降了?

    这时候距离刘裕发动战争北伐才五十天,他们还没有打破河南地区,可是吴承宗已经攻克洛阳了。

    消息传来,秦帝姚弘吓得彻夜难眠,姚洸也是在进入长安之后战战兢兢,生怕姚弘啥时候给他一刀。

    吴承宗占领洛阳之后停止了进攻,紧接着开始接受洛阳作为许许多多县郡的投降。

    到了八月初,吴承宗控制的地区为黄河以南,潼关以东,许昌以西。

    不仅如此,他麾下兵力终于是得到了极大的扩张,不得不说,和东南地区比起来,河南真的是人口众多!

    这时候吴承宗的麾下五军早已经突破了六万人,实现了再翻一翻的目标。

    天骑军三千,十二军四千,常备军两万九千,河南军两万,野军八千。

    这种时候,只要吴承宗想,军队突破到十万都不难,可是他没有那么多的钱和粮食,这种数量已经是他的极限了,再扩大就要把自己撑死了。

    接下来他的目光终于从洛阳离开了,转到了潼关以及他后面的那个繁华都城——长安。

    洛阳不可守,长安可据天下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