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统治诸天万界的王 » 第十七章 考校扶苏

第十七章 考校扶苏

    嬴政回到咸阳,还未回到宫中,便遭遇刺客,对此嬴政虽未在街上多言。

    但心中却是责怪扶苏,也不知是怎么办事的,竟然让刺客行刺到家门口了,虽自己不惧刺客,但今天之事,就是在打大秦的脸面!

    扶苏办事怎么如此马虎?

    若是今日刺客得成所愿,不仅仅打了大秦的脸面,更是打了他扶苏的脸面,在家门口遇刺,岂不是让整个大秦皇室,都将在天下黔首面前颜面扫地、抬不起头来!如此,大秦天下岂能长久?岂有大秦之将来?如此,谈何大秦万年?

    打定主意,明日早朝定当重罚扶苏。

    陛下,方才刺客行刺之时出现之人,很是怪异,看着不像是我大秦之人,且此人身坚如铁,吾观其防御恐极难破之。

    嗯,此人的确是有些与众不同,朕却也未曾见过如此怪异之人。

    今日天色已晚,就先行名人安排好此人,待明日早朝之后,朕再探其来历。

    此时王翦看到车辇床榻之上,放着一堆洁白纸张,却不知为何物,之前与陛下在车上。

    王翦指着嬴政床榻上的A4纸问道,陛下之前所说的仙人所赐之神物,可是此物?

    嗯,此物名为纸,乃用于书写之物,是朕从未来带回之神物。

    用于书写?直觉敏锐的王翦,听嬴政如此说,立马明白,于是出言问道:陛下,不知此物造价几何?

    嬴政对王翦有此一问也不觉得意外,也知道王翦的直觉一向敏锐。

    呵呵,王老将军还是一如既往地敏锐啊,这是问到点子上了,这纸张虽朕之前虽也见过,但此物制造所需材料不多,及制作工艺亦不复杂,朕欲大量制造纸张,将纸张推广于大秦。

    陛下,此纸张质地平整、洁白而又柔软,用于朝政奏章亦是不错,但若如此陛下所言此乃神物,恐是有些言过其实了,若非是此物还有吾不知之用处?

    嬴政闻言,也不见怪,毕竟这个时代之人,对事物的认识多有不足。

    王老将军以为此物若著书教授天下如何?

    嗯?教育天下?难道陛下这是想借纸张在整个大秦天下推行教育不成?

    陛下,此事不可!此物虽用作教育多有方便,然而若陛下将之推广于民间,用作教育黔首之事,恐以大秦之财力难以支撑。

    车辇停下,这时已经到了嬴政平日处理政事的偏殿。

    陛下,偏殿已到。

    嬴政看着王翦说道:王老将军,走吧我们偏殿继续。

    说罢嬴政当先走出车辇,王翦跟在身后。

    偏殿是嬴政处理政事的地方,平时朝会议事结束之后,嬴政便会来到偏殿处理朝廷官员和各地上交奏报,有时也会与朝中大臣在此议事。

    偏殿之中,嬴政招呼王翦跪坐于窗边的榻上,吩咐下人打来一壶开水,下人倒好两杯,然后退出偏殿守在门口。

    嬴政一脸微笑看向王翦说道:朕明白老将军之顾虑,老将军是否是觉得纸张虽造价不高,但制成书本需要很多人抄写,耗时耗力,花销也大,且效率不高,如此,耗费不少,却收效甚微?

    陛下圣明!吾正是此意。呜……不对,陛下即知如此,若说陛下无解决之法,亦不可能有将纸张推行于整个大秦天下用于教育的。

    陛下即如此说,莫不是陛下已有解决之法?

    王老将军,朕的确有解决之法,此方法名为:印刷术,呜,准确地讲应该是叫活字印刷术。

    王翦一听,果然,陛下早已成竹于胸,不然不会有将纸张用于对黔首之教育而推广整个大秦。若只是推广纸张,其中多有弊病,自己都能看清其利弊,陛下之能远胜于我,自然也是清楚其中厉害关系的。

    陛下,这印刷术,听名字之中带一‘印’字,莫不是和印章有共通之处?

    王老将军虽年迈,然心思缜密,确实,这印刷术其实就是印章,我所言之活字印刷术就是能将印章通过重新排列即可组成想要之文章的一种印字之法。

    若有此法配合纸张推广大秦,则天下黔首皆可习字识文,大秦兴盛亦不久亦!想到嬴政时间已经不长,又恐嬴政时间不够看不到大秦兴盛的那一天,顿时心中一阵纠结。

    陛下,若将这造纸和印刷推广整个大秦,那大秦之兴盛或不远矣,只可惜陛下……

    王老将军是担心朕看不到那一天么?

    陛下,之前你所说仙人言之陛下时日无多,吾只愿能得偿所愿,亦不想陛下过早抛下大秦。

    王老将军言重了,朕可是在泰山之巅,对着全天下宣布:朕亡亦将身化龙魂,护佑华夏。朕岂会轻易抛下朕辛苦创下之基业?

    嬴政和王翦交谈多时,用过晚膳之后,便令人护送王翦回府。

    翌日清晨,朝堂上,一众臣子按照惯例行礼后,开始了今天的朝会。

    嬴政开口说道:朕此次东巡,沿途郡县处理了不少郡县大小官吏,朕不在朝堂,不知诸位都是如何处理的?

    扶苏开口道:父皇,儿臣受父皇之命,处理朝政,父皇东巡所处理之官吏,扶苏命朝中大臣举荐,儿臣在众大臣举荐之人中,挑选了一些政绩不错且忠诚于大秦之人,地方亦有表奏举荐了一些地方之人,儿臣酌情考虑予以了一些许可试用,待考核通过方可正式任命。

    右丞相冯去疾附和道,陛下,大公子所言甚是,此做法,皆大公子提出,臣等见大公子考虑周到,亦如此照办之。

    陛下东巡这段时日,大公子亦如陛下般日日勤于政事,地方奏报处理也算仅仅有条,可圈可点。

    冯征进言道:陛下,右丞相所言极是,此次大公子监国,虽比之陛下尚有不足,然行治国之举,大公子之考虑亦算是周到,做事沉稳。

    嗯,这地方只是如此处理,尚可!然,朕昨日回宫路上遇刺,扶苏可有话可说?

    回禀父皇,此乃扶苏之失职,扶苏忙于政事,未曾注意到入城之人的可疑之处,这才让父皇回宫路上遭遇刺客,让父皇失了颜面,此为大过,扶苏甘愿受罚。

    嬴政心平气和道:扶苏,圣贤尚且不完美,人非圣贤,岂能无过?

    人之过错,在于提醒自己,勿要再犯,此事虽责不全在于你,但你之过,在于人流监管之疏忽。

    此次刺客来袭,是为你上了一课,汝需时刻牢记,然汝之过错,朕若不罚,恐时间一长,被汝遗忘,朕罚之,是为汝之日后勿再次犯此种错误。

    扶苏,朕罚你杖二十,减奉一季,可有异议?然你虽有错,但监国处理国事,亦有辛苦,朕此次封禅,得遇仙人馈赠一物,朕欲赐予,以示奖励!

    父皇教训得是,儿臣无异议,儿臣自当时刻谨记父皇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