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魂穿神狄:全职传承人 » 第43章 牛车问对

第43章 牛车问对

    什么是爱情的感觉呢?

    飞一般的感觉。

    李艾一直以来都不太懂这个,但是他现在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

    平板牛车上,靠在干爽软和的草堆中间,仰着脑袋,李艾看着那难得一见的浩渺星空。

    牛车上的车夫位置,李灵一身贩夫装束,戴着一顶有破洞的草帽,手里拿着根带着一片绿叶的树枝,有一下没一下地驱使着老黄牛。

    李艾现在脑子里还在回想着,几个小时前,自己跟个小鸡仔似地被某人拎着,一路从大都督行辕的墙上翻出,然后再三步两步飞上了幽州城那应该有十米高的城墙,然后又飞下来。

    他只感觉自己坐了一趟过山车。

    但身边的女人连喘都不带喘的,直接把他扔进了牛车上的干草堆里。

    丢脸呐……

    “唉……”

    李艾叹了口气。

    他当时出来看东花厅热闹的时候,就应该把胡琴给带上,顺手给方大人来上一曲《二泉映月》,然后等到李灵把他带走的时候,这胡琴也能一并带着。

    失策啊……

    忽然,哒哒哒地马蹄声响起。

    李艾腾地一下从牛车上直起身,牛车望西而行,他却面朝东,那幽州城方向,稍有些平整的小路上,一匹无人驾驶的老马迈着优雅的小碎步,轻盈地跟了上来。

    “我去……老马!”

    看着那追风悠闲自在地步伐,李艾脑海里突然蹦出来了一句:

    “介个就是爱情。”

    老马突然停下脚步,狐疑地瞅了瞅牛车上衣衫不整的少年郎。

    她觉得这个小年轻好像在想一些不太对劲的事情,哼了一声,然后才迈着小步子跟了上来。

    牛车的速度并不快,追风跟上来完全不费劲儿。

    来到了近处,李艾借着今晚的月色,看到了追风身上正挂着他的胡琴和弓弦,还有一大一小两个包袱。

    李艾胸前的衣服鼓动了两下。

    蛇蛇被吵醒了。

    对了,李艾坐过山车那会儿,蛇蛇愣是神奇得一点动静都没有。

    昕晞不满地从李艾怀里伸出脑袋,蛇信子舔了舔李艾的脖颈。

    前排充当车夫的李灵,这时也停下了牛车。

    李艾赶忙安抚好蛇蛇,跳下牛车,来到了追风的身旁,伸手摸了摸马脸,检查了一下她身上的包袱。

    大包袱里放着追风爱吃的水果、草料等食物,小包袱里才装的是李艾的物品。

    当然他也没什么东西,无非就是一件换洗衣物,还有些散碎的银两。

    拍拍追风,李艾轻声问道:

    “你是怎么出的城门啊!”

    幽州城是实行宵禁的,晚上不仅城门关闭,而且还会有军士在街道上巡视。

    追风只是很愉悦地舔了舔李艾的脸颊。

    她似乎很喜欢李艾身上的气味。

    “我和狄公约好了今晚把你带走,这应该是他的准备。”

    “呃……”

    李艾脑袋微微宕机了一小下,他现在还没搞清楚状况。

    “不用这样看我,我已经将吉利的身份告诉了狄公,并把你的计划都跟他讲了,当然,我换了一套说辞……于是,我得到了一份比你说的更详细,而且也更靠谱的计划。”

    原来是李灵和狄公的交易。

    “你们交易的内容是什么?”

    “我会负责在夺回代朔二州以后,安抚五州流民,令他们回归农田、山林,从事生产劳作,并将所有造反用铁器上缴。”

    “你信任狄公了?”

    李灵斜睨了李艾一眼,继续说道:

    “作为交换,我和我麾下的部曲将得到一个新身份。”

    “新身份吗?狄公担任幽州大都督所能给予的官职……好像最高也只能到从五品上的游骑将军,还没什么实权……”

    “我麾下的部曲将被归义为大同防御军,我则会获封忠武将军,领大同军护军,”

    李艾眨眨眼,伴随着李灵的叙述,来自数据要塞的知识进入了李艾的脑海中。

    所谓大同防御军,这并不是武周时期设立的军队名称,唯一与之有联系的,只有后来中晚唐时期设置的“大同军都防御使”这个官职。

    可现在,这个军队突兀地出现在了两百年前的唐初,这是两个世界的不同之处吗?

    李艾没有多想,他把注意力拉回到现实。

    因为,李灵提到的,她即将得到的官名和会获封的“勋”。

    忠武将军,正四品上武散官,无调兵权和行军总管权,但有训练士兵、安排屯田和战时先锋的权力。

    正常来说,这就是皇帝赏赐外姓将军的职位,因为在武周朝,六品上武散官必须要留在洛阳兵部待命,所以后面那几条基本都没有机会实现,平时是没什么实权的。

    而后面的“大同军护军”,其实是“护军”这个从三品的勋制。

    唐朝的时候,勋爵指的是两种功赏制度。

    勋爵都是赏赐,但爵位能够获封食邑,勋则没有。

    勋,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功劳赏赐,有大有小,但“护军”,却是正儿八经地从三品。

    身为阁臣的狄公是不可能开出这个价码的,因为唐朝的勋爵历来只有皇帝可以封赏。

    中晚唐时期不算,皇权旁落过多,现在是初唐,还是武周朝,以武皇的手腕是不可能给狄仁杰这个资格的。

    所以……

    原来,李灵早就跟内卫有交集了吗?

    那他之前还……

    唉……

    没地位、没势力,啥信息都没有。

    李艾感觉到了深深地无力感。

    在幽州各方势力的大佬们面前,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小丑。

    心灰意冷的李艾,有些落寞地询问道:

    “嗯……是狄公给你许诺的职位吗?”

    “不,狄仁杰亲自设置大同防御军,因为我麾下的部曲有近两万人,已经可以独立成军。至于我自己的官职和勋爵由谁来许诺……”

    李灵停顿了一下,草帽并没有微微扬起,雪白的颈部和无比惊艳的侧颜显露在李艾的视野中。

    她继续道:

    “你给我的功名,足够换来这些了。”

    李艾闻言点点头,他知道对方不想说,但无非就是和肖清芳、女阁领之间的利益交换。

    大概率是肖清芳,在江州的时候,那仵作杀掉那个准备刺杀李艾的内卫的时候,李灵应该就知道肖清芳的部分底细了。

    至少到现在,肖清芳还没有显露出自己造反的决心。

    但李艾还是犹豫了一小会儿,提出了新的疑问:

    “论制,忠武将军在没有战事的时候,是必须要在洛阳待命的,你……”

    “我可以不回去。”李灵转回头,淡淡地看了眼李艾,说道,“上车吧。”

    “哦。”

    李艾低着头,悻悻地爬上了牛车,然后再次靠在了干草堆里。

    牛车开动,追风也迈动步伐跟了上来。

    “忠武将军这个官职就是个陷阱,而且‘护军’的勋制也远不如你原来‘县主’的爵位。”

    “我没得选,或者说,我麾下的流民部曲让我没有了选择权,真论起来,我现在的身份还是反贼。当然,他们也没得选,低于三品的官职不适合我的归义身份,而四品的实权官职她们又不可能给我,这个忠武将军,是最好的。”

    “刘金呢?你有想过利用他吗?就……那份名单,也不用全部。”

    “……”

    李灵沉默了一会儿,才轻声道:

    “这世上已经有了一个武媚,于是就多了一个李青霞。那本不是我的志向,我又何必强求呢?”

    就这一句话,她没有再往下说。

    但李艾已经清楚她的意思了。

    心下松了口气,他知道自己没看错人。

    他翻过身,在牛车上越过干草堆,盘腿坐在了李灵的身旁。

    “但总有一天,武皇会逼你进洛阳的,而进了洛阳,不会有好下场的,她做得出来这种事。”

    “我知道。”

    “那到时候你怎么办?准备借雁门关搞割据?”

    “不准备。”

    “唔……我想不出来你该怎么办。”

    “不回去就是了,茫茫漠北,原上悠悠。”

    她说得斩钉截铁,但个中意思,却让李艾陷入了沉思。

    无论是她想换的忠武将军,还是护军的勋制,这都是一颗埋好的雷。

    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知道,李灵其实很难做。

    武皇想要关河宁定,李灵麾下的民众也是需要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于是,北地就需要数年乃至十数年的平静,以供这些无家可归的平民们安居乐业。

    而李灵的诉求是要恢复祖上邓康王一脉的荣光。

    李灵的爷爷,老邓王李元裕是个历史上都少有的贤明王爷。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从小就听玄武门之变的故事,他很听从那个大他将近三十岁的兄长的话,那一句“为朕养民者,惟在都督、刺史”,于是,老邓王这一辈子,最高就只坐到了兖州都督的位置,但他死后获谥号“康”。

    少年时期的老邓王聪敏好学,善谈名理,与卢照邻为布衣之交。他后来历任五州刺史,擅于商贾、长于农事,在任期间励精图治、民生和缓,他一生未娶妻妾,唯独致力于民生安乐与孔孟之道。

    也许,正是因为家里有这样一位老人的存在,来自家风的传承,才让她耳濡目染,也有了这样一份感情在里面。

    那么,摆在李灵的面前其实就只有招安这一条路。

    这就是李灵的没有选择,她只能接受狄仁杰给出的“定远将军”一职。

    而另一边,狄公也是一样难做。

    他同情因为武皇上位而死去的那些人,也更同情因此死去的大量李唐王族,他也很希望能够拉李灵一把……

    但是,他刚刚回归朝堂,根基未稳,如果突然如此大张旗鼓地提拔李唐后裔,他也会陷入武皇的信任危机之中。

    狄公无法完全信任李灵,因为李灵并没有说出使团惊魂案的幕后指使,但她突兀出现在幽州,必然和此案有关。

    所以,刘金的那份名单给到的压力,让狄公必须留下一步后手。

    李灵不把李青霞给完全卖掉,其实也很好理解。

    李青霞是这批犯官家眷里爵位最大的第一个,她在父亲长乐亲王死后还能在洛阳有自由行动权,因此,她就给了这一批人极大的照拂。

    李灵也是承了她恩情的人。

    人情往来,利益交换……

    有多少不得已,就出自其中呢?

    但李灵明显不是一个喜欢安分地遵守规则的主。

    李艾突然想到,她带走自己时,对那个伪装成仆役的内卫说的那一句……

    “回去告诉你家阁领,现在,大唐黄国公,由努矢毕部接管。”

    划重点。

    “大唐黄国公”和“努矢毕部”。

    先说李艾的身份,大唐黄国公。

    这是一个符号,一个只要出现就会让武皇的王位坐立不安的符号。

    李艾在内卫女阁领的面前无数次提及自己是“武皇亲封的黄国公”,本意其实就是想要把自己拉到和对方在同一条线上,相当于是让自己和对方进行利益相关,然后才好开启他接下来的谈判。

    但谁都知道“黄国公”本身所代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女阁领知道,李灵也知道。

    李灵是邓康县主,虽然地位并不低,但从古至今就没有任何一个女人会凭借自己的勋爵身份在野跳反朝廷的。

    不光是前朝,后来者也没有。

    所以,李灵要借的就是李艾脑袋顶着的“国公”。

    这是“黄国公”这个国公身份所带来的加成。

    在世家大族、梅花内卫还有朝廷大臣们的眼里,他黄国公无钱无兵无粮,啥也不是,可在那些流民、军士们的眼中……

    嘿,那可是国公啊!

    而在北地永远绕不开的最大强敌,突厥人的眼里……

    嘿,那是曾经压着我们打了几十年的大唐国公啊!

    灭了东突厥的李靖是卫国公,灭了西突厥的苏定方是邢国公。

    对大唐的恐惧和敬服,是刻在突厥等诸多外夷这几代人的骨子里的,哪怕武媚来了个改朝换代,也绝对无法在短时间里消弭掉李唐的影响。

    有了李艾这个黄国公的身份在,李灵可操作的地方就太多了。

    然后是努矢毕部。

    这个部落是吉利可汗所属的部落,换言之,它就是突厥第一大贵族部落。

    这个部落名字本身在汉人的眼中并不起眼,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不就是一个突厥的部落嘛,有啥的呢?

    但它在突厥,却代表着三支各有超过六万人的突厥最强军队——虎师。

    前面介绍过,突厥的军队分为虎师、豹师和鹰师,而最精锐、最强悍的虎师,只属于突厥大可汗。

    这是三代大可汗,倾举国之力打造出来,曾经跟随吉利的父亲,骨咄陆可汗一路东征西战,确立了在漠北和亚洲中部这一亩三分地上,“大唐老大我老二”地位的最强精锐。

    后来,因为武皇的原因,大唐雄兵不复当年,突厥虎师就顶替了唐朝的地位,成为了武周北方到西域这片区域的绝对霸主。

    这一代的突厥虎师,基本都是由努矢毕部的人组成,哪怕莫度已经获得了大部分突厥贵族的支持,但只要统御虎师的努矢毕部将领不同意,那么莫度永远也别想成为突厥大可汗。

    所以……

    李灵的这句话就有了很大的深意。

    为什么要在内卫的面前提“大唐黄国公”?

    为什么自称自己是突厥的努矢毕部?

    为什么一定要在狄公的大都督行辕里说这句话?

    还有前面她提到的和内卫暗地里的交易,和狄公谈话……

    这一切,都预示着她的想法发生了李艾无从知晓的偏转。

    “呼……”

    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李艾回过头,望向李灵。

    “你有别的打算吧,方便,和我说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