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魂穿神狄:全职传承人 » 第56章 李灵的能力

第56章 李灵的能力

    PS:喜欢本书的朋友请您给些票票哦~

    ……

    一个庞大的疆域要如何治理?

    这是一个问题。

    现在的突厥在历史上被称为后突厥,在后突厥建立前,就曾有一个国家在东突厥灭国后建立起来,名叫薛延陀。

    后来,薛延陀国祚旁落,突厥人重新崛起,后突厥的政权在同一片草原上重新建立起来,这个新兴的国家就成为了武周的头号大敌。

    为什么这片草原总能诞生出袭扰四方的强大政权呢?

    这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

    数据要塞给出的回答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当属“丝绸之路”。

    钱。

    这东西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过时,它不是一种只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它是一个很实在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钱等于水,等于粮食,等于取暖衣薪,等于人口土地。

    这就是钱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意义之一。

    但我们要考虑的不是经济问题。

    唐朝初年,历任高祖、太宗、高宗三位皇帝,将大唐的疆域扩展到了中原王朝的极致,得益于这段时期的气候条件,在北疆屯田也有了出路,于是,就将府兵制这一军事制度发扬光大。

    当军权、政权、财权都高度集中在中央的时候,如果有一位英明的领袖统领着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那么这个帝国就将无敌于世界。

    这不是一句很中二的话,而是真地存在过的事实。

    府兵制度保证了唐朝这个庞大帝国拥有了向外扩张的军事资本,但真正让前千古一帝下定决心实行西进计划,并以此奠基,真正地让大唐震慑八方、万国来朝的原因,其实是在军事实力保证下的,商路。

    也就是,丝绸之路。

    如果不算后来的元朝,唐朝走出河西走廊后持续不停西进的脚步,实际上就是源自于丝路贸易所带来的庞大利益。

    钱,依旧是钱。

    丝绸之路贯穿东西方,将沿路的四个大河文明串联在一起,这条路上贸易网络,不仅养活了沿线的无数国家,同时也让沿线国家以极快的速度建立、发展、崛起然后衰落。

    像西突厥,像高昌国,像薛延陀。

    虽然这几个国家的灭亡与人性的贪婪和愚蠢不无关系,但本质上也是太宗皇帝西进战略的一些小插曲。

    但,在完成西进战略之前,为什么太宗皇帝要在遭逢大旱和蝗灾之后,都得咬着牙灭了东突厥呢?

    渭水之盟这种国之尊严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归根结底,是东突厥亡李唐之心不死,早年就资助河北集团像王世充、刘黑闼等,同时,东突厥对丝路的威慑力要远比新兴的唐朝更加强大。

    相比较中原,北方草原政权此时对于丝路的控制有一个极大的优势:

    汉人想要踏上丝绸之路就必须要通过河西走廊,穿越TLF盆地,到达天山脚下,然后才能正式开启东西方的丝路贸易。

    但草原人却可以从蒙古高原一路直抵西域腹地,因此上,贸易往来也更加方便快捷,东突厥从西域各处抢来了不少财富,他们也正处于发展壮大的时期。

    可惜,草原人遇上了“天可汗”,还有李卫公。

    贞观四年,灭东突厥。

    至此以后,大唐向西的进程里,再无敌手。

    第一战,打的就是河西走廊南边随时会威胁这条商路的吐谷浑,然后再向西的第二战,就是TLF盆地里的高昌国。

    安西都护府,就是在这个时期设置的。

    到了高宗朝,连带着天山脚下重新建立起来的西突厥也一并铲除,大唐版图达到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

    最重要的是,在这条横跨整个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上,我们再也没有阻碍,中原的货物可以畅通无阻地卖到西亚、北非乃至欧洲。

    就此,唐朝初年,万国来朝。

    在李艾原来的历史上,唐朝和西域的中间,出了个强盛的吐蕃,在吐谷浑被大唐给打的招架不住以后,吐蕃趁势崛起,后来还仗着地利多次袭扰河西走廊。

    这个时代的吐蕃和羊同一起被灭,吐谷浑被打的离开了土生土长的地区,那里成了发配的苦寒之地,高原上重回部落时代。

    但这个世界的后突厥明显是被加强了的。

    后突厥的后字被摘掉,单走“突厥”二字,它更像是东西突厥的合并体,同时西域的月氏国、吐火罗、楼兰等相继崛起,而更远的波斯,乃至欧洲的十字军骑士也都来到了中原大地,组成了后续黑衣社的剧情。

    黑衣社这样的组织居然能在位于河西走廊最重要的支柱城市凉州发展壮大,绝对和武皇对该地区的管辖松懈有关。

    这些加在一起,也就阻碍了武周继续西进的脚步。

    因此,武皇转变了战略方向,她登基时,把洛阳当作自己的神都,这意味着经济中心从长安开始向东转移。

    武皇还让自己成为神权与人权合一的帝王,虽然借此加强了中央对河南、江南大片地区的统治,但归根结底,还是放弃了太宗皇帝制定下来的大方向上的方针政策。

    换句话讲,为了自己登基称帝,武皇在这段时间里确实出让、交换了许多国家利益,说她祸国,一点问题都没有。

    不能说这个决定有多么不好,但因为缺乏对北疆边境的重视,让突厥人发展壮大,让河北的地方武装开始拥兵自重,自行对抗寇边的突厥人,也就因此埋下了祸根。

    武皇是个合格的权谋者,她不是一名成功的战略家。

    她对北疆的着眼点是那些躲避灾祸而向南迁往魏州的世家大族们,所以,她对于曾经那支幽州军的处理方式就是处置军队的领导者,而不顾及军队中的士兵。

    在突厥刚刚进犯并夺取了代朔二州的背景下,她捉拿王义节并削弱幽州军的这一举动,看起来好像是在削弱了河北文人世家王家的势力,但也几乎等同于放弃了北地五州的民众。

    事实上,这就是朝廷十二卫的战斗力给她带来的盲目自信,自以为掌控了十二卫率就能安定天下,于是就任由府兵制度下的地方大员自行发展。

    于是,就催生出了李青霞在幽州举事的兵力,还有李灵麾下的十万流民。

    说到李灵,这位邓康县主也确实是个巾帼人物。

    也许是基因,李灵过人的商业天赋让她下意识地带着流民开始西进,借着李青霞的指令和突厥人贸易往来,并向着丝路靠拢,再以其过人的武力和胆识掌握了这支流民部曲,使之成为北地的一支重要力量。

    李灵麾下的流民部曲,也是李青霞举事的诸多倚仗之一。

    别的到还没什么,就是因为李灵麾下的这支流民集团凝聚力真地有点可怕。

    五州的流民聚在一起,不仅没有闹出大事,甚至还通力合作,在荒山开辟了新的定居点。

    靠着这里的商道,这批流民集团还做到了暂时性的自给自足。

    李灵的作用要比任何人想象中都要大得多。

    而这,也是本次会谈的难点。

    流民部曲只听李灵的话,赶月也只能帮衬着做些日常事务。

    想要从赶月这里借来李灵的流民部曲,并让这支军队听从女阁领的军事安排,还得让女阁领和赶月,与顶级特种部队控弦之士配合,打出一场漂漂亮亮的歼灭战,这才是本次三方会谈的重点。

    按理来说,李艾是不够级别参与这场会谈的,但他却恰好和场中的三位女豪杰都有联系。

    塔德菈已经是名义上和实际上的老婆了,女阁领是交过心的同道之人,赶月又是救命恩人和最大合作者的丫鬟。

    嗯……

    这个局儿没李艾还真不好凑起来。

    三方的意见分歧都是比较大的。

    塔德菈和另外两位是民族上的矛盾,而且塔德菈原来就是莫度的将领,这个是主要原因。

    女阁领和赶月之间的不对付主要来自于邓康县主的李唐后裔身份,以及武皇所属的梅花内卫之间的问题。

    女阁领作为凤凰羽,是梅花内卫最老的一批班底,要是说她没参与当年越王谋逆后的酷吏统治事件,李艾自己都不信。

    保不齐邓康县主一家就是女阁领给抓进诏狱去的。

    这可以说是生死仇敌级别的矛盾。

    之所以她们在李青霞麾下还没打起来,一来是李灵和赶月不知道女阁领的真实身份,女阁领的双面间谍把戏玩得很溜;二来就是因为肖清芳的缘故,梅花内卫和蛇灵纠缠不清,双方又合作又竞争的。

    但现在,李艾需要她们统一战线。

    因为这支突厥鹰师的进犯触及到了她们三方的利益。

    首先,塔德菈作为不遭莫度待见的亲女儿,她本就是弃子一枚,她本意是想要归顺进武周境内,给自己麾下的控弦之士留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但作为敌军将领的她,想要投诚是需要一块敲门砖的,这场歼灭战是最好的方式。

    其次,女阁领需要完成武皇下发的“关河宁定”任务,如果放任这支突厥鹰师进入幽州境内烧杀抢掠……好么,安史之乱说不定就得提前来了。

    所以,她们两人都有必须战斗的理由。

    至于赶月所代表的流民集团的利益,其实是她们一直以来的诉求。

    代州虽然多山地,但其实可耕种的土地还是不少的,朔州地界虽然也不富足,但民众自给自足总是没问题的。

    代朔二州的流民想要回家,其他三州的百姓也想回自家的土地上。

    归乡之情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而现在摆在流民集团面前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粮食。

    有了粮食,这十万流民想去哪里都好办。

    对十万流民的部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现在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时间上并不允许。

    所以,李艾定下了一个令场间女豪杰们瞠目结舌的计划。

    “你……真地决定了?”

    赶月半张着嘴,满脸惊讶地看着李艾。

    “如此荒谬的计策……”

    这是女阁领的话。

    “唔,记得装扮好了以后,先让我瞅瞅哈。”

    塔德菈却兴奋了起来。

    感受到身边大猫突然冒出来的情绪,李艾摸了摸她的脑袋,说道:

    “等一切都尘埃落定的。”

    “哦,好。”

    俩人像是定下了什么契约。

    李艾安抚好塔德菈,他转过头看向赶月,说道:“需要准备多长时间?”

    “我觉得可以再商议一下。”

    女阁领抢先说道。

    “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也可以商量。”

    “……”

    但女阁领陷入了沉默,良久才说道:“据我对这支流民集团掌握的信息来看,李灵的掌控力实在是有点高……”

    “所以啦,”李艾拍了拍女阁领的肩膀,“我男扮女装成李灵,是没什么问题的啦,她只比我高半个头,我只需要在脚下垫点东西凑够身高就好。”

    “有个问题!县主的声音你打算怎么解决?”

    赶月问出了一个关键细节。

    “你听说过‘京中有善口技者’这句话吗?”

    塔德菈闻言脸红了一下,但很快就镇定了下来。

    女阁领注意到了塔德菈的表情,她若有所思。

    “没有。”

    赶月最先回答道。

    “那我就给你展现一下。”

    清了清嗓子,李艾酝酿了半晌,用和李灵七八分相像的沙哑嗓音说道:“赶月,给我倒杯水。”

    “喔!”

    赶月惊呆了,抿了抿嘴唇,然后真地给李艾倒了杯水。

    “唉,学李灵说话还是挺困难的。”

    李艾拿起水,小小地啜饮了一口。

    这是李艾小时候琢磨怎么学人说话时的习惯,他得喝水。

    当然,喝水没什么,但这个绝活儿很有用,借爷爷的声音打电话给老师请假什么的都是小事情。

    最重要的是,借着初中那时候刚流行起来的某语音通话,他就帮自己的好哥们泡到了班上的一个妹子。

    但他在撩妹的时候被老师给抓包了,于是这就成了不能说的秘密。

    于是,因为这个,他留下了一个小毛病:哪怕之前一点尿意都没有,可只要一紧张他就想上厕所。

    老实说,学人说话这门技巧还是爷爷的拿手绝活。

    说书人经常会因为书中的角色而刻意拿腔做调,变换语气和声音来表现不同的人物性格。

    李艾很好地继承了下来,他打小就会学别人说话,但他从来都是不求甚解,爷爷也从来不要求他真地学得像,爷爷就曾对李艾说过“学人只得七分像,剩下三分自己想”。

    那一代的老人所经历的时代大约就是这个样子,很多关键行业不仅要照猫画虎,还得自学成才,得两条腿走路才行。

    “细微的一些习惯和气质上的问题就交给赶月你来帮我纠正了,从今晚开始,到明天下午,我们只有这半天的时间。”

    李艾郑重道。

    “好,我尽力做到。”

    “那么,这一次就拜托各位了。”

    李艾朝着三位抱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