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世乾坤之云瑶传奇 » 第六十三章 君臣、兄弟

第六十三章 君臣、兄弟

    汴京,崇元殿。

    “陛下,延州战报,西面叛乱已经平定,大将军生擒了李彝胤,如今大军已经在返回汴京的路上了。”魏道傅笑着将书信呈上。

    “好!!!大将军先是击败燕遼联军,接着又平定了定难军叛乱,真乃大魏之福将啊!”郭君荣双拳紧握,心中大喜。

    “不知陛下准备如何处置李彝胤和定难军?”高兴归高兴,不过眼前却是摆着一个难题,这个时候魏道傅不由得问起。

    郭君荣将书信放到一边,渐渐陷入了沉思,此事处理起来确是有些棘手,他现在也拿不定主意,于是又看向魏道傅,缓缓道出了心中的想法。

    “素闻党项族难以管治,而这李氏家族自从拓跋思恭任命定难节度使开始便受到当地人拥戴,如今朕若改用汉人管治定难军,恐会引起内乱。如果武力镇压,必然会造成大肆杀戮,这是朕不愿意看到的。”

    “陛下宅心仁厚,微臣敬仰,况且大魏初定,加之刚刚结束一场战争,民心不稳,此时确是不宜大肆杀戮。”魏道傅微微一笑,对于郭君荣的想法深表赞同。

    “不知魏爱卿有何主意?”郭君荣见状眼前一亮,连忙问起,直觉上他认为魏道傅应该已有办法了。

    “臣倒是有个想法。”果不其然,魏道傅的话没有令郭君荣失望。

    “爱卿快快道来!”

    看着郭君荣一脸的期待,魏道傅耐心地为他解答了眼下的难题。

    “陛下可将李彝胤留在汴京,实为人质,然后任命其子李光叡为定难节度使,如此一来,既可解决党项族内部稳定,又可令李光叡投鼠忌器,不敢造次!”

    “好啊!就依魏爱卿之言行事。”郭君荣闻言拍手称快,同时也对魏道傅的智慧更加钦佩。

    说起来魏道傅乃是先皇郭彧最为倚仗的朝廷大臣,想当年郭彧起兵灭燕建魏便是魏道傅出谋划策,如今大魏能有今日,魏道傅自然是大魏的功臣,这也是三位丞相之中郭君荣更加亲近魏道傅的原因。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少年来到大殿之上,跪拜道——

    “陛下,听闻大哥赵重要回来了?”

    “不错!赵炯,你可以回将军府去等他了。”

    郭君荣面向赵炯点头笑着回答。

    此前郭君荣和沐彩英从朱仙镇救回来的这位少年便是赵重的弟弟赵炯,他这次就是来汴京投奔赵重的,郭君荣得知赵炯的身份后便将他留在皇宫等待赵重凯旋的消息。

    目送赵炯离开,魏道傅犹豫了一下才缓缓说道——

    “陛下,张义德严刑拷打了这么久,那高兴一直守口如瓶,没有吐露半个字。”

    郭君荣闻言皱了皱眉头,眼下赵重班师回朝,对于刘京京到底该如何处置,他有些拿不定主意。

    “那刘京京有何举动?”

    “自从李凤自尽后刘京京便一直待在了延福宫。”

    “哦?看来她确是不想牵连大将军了。”

    “按道理大将军如今立下大功,刘京京更应该亲近大将军才对——”

    “爱卿有何高见?”

    “陛下,表面上看她可能是为了大将军着想,不过臣以为此举更像是在离间陛下和大将军,大将军得知此事之后会认为陛下不止是怀疑刘京京一个人,到了那个时候,大将军恐怕会和陛下产生隔阂——”

    “魏爱卿多虑了,想当年大将军救过朕的性命,可以说是生死之交,所以朕信任他!”

    “臣斗胆直言,今时不同往日,他毕竟是陛下的臣子,陛下切不可感情用事!”

    魏道傅自然是心系大魏社稷,他要杜绝一切潜在威胁,哪怕是与皇帝亲近之人。

    郭君荣闻言没有回应而是陷入了沉思,有那么一瞬间他想过干脆杀了刘京京,不过马上又否定了这个念头,毕竟赵重和刘京京是名义上的夫妻,郭君荣是个念旧的人,况且赵重乃是大魏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也不愿因小失大。

    将军府。

    “大哥,你终于回来了!”

    “炯弟???!!!”

    赵炯回到将军府没有多久,便等到了赵重归来,此时此刻两人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大哥,你受伤了?严不严重?”

    “哈哈!都是皮外伤,我还挺得住。对了,你是什么时候来的?”

    赵重说罢坐了下来,经过两番征战,他确是受伤不轻,胳膊大腿后背均有受伤,如今脱下盔甲,厚厚的绷带显而易见。

    “说起来也巧了,我来的路上正好遇到圣上和皇后娘娘在外抓捕刺客,结果阴差阳错,刺客被我给设计拿下了,后来便和他们一起来到了汴京……”

    回想起这件事,赵炯不由得有些得意,不仅是因为偶遇了皇上和皇后,关键是初来乍到便立下大功,如今对方可是对自己关照有加!

    “刺客?”赵重闻言忍不住好奇起来。

    “不错!此人如今关在天牢。”赵炯点头解释了一句。

    赵重自然没猜到这个刺客是谁,所以也没在意,不过紧接着便想起来一件事——自己回来这么长时间了为何一直没有看到刘京京的身影?

    “对了,京京人呢?”

    “大哥说的是大嫂吧,我听说她搬回延福宫去了。”

    “这到底怎么回事?”

    “那我就不清楚了。”

    赵重不禁纳闷——刘京京为何突然搬出了将军府?

    就在这个时候,府外赵平安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将军,属下得到消息,高兴被抓,李凤自尽!”

    “什么???”

    “据说是皇后娘娘和张将军亲眼所见,李凤和高兴勾结,实乃北燕细作!”

    赵重闻言沉思了起来——看来这些日子汴京也不太平!细细琢磨,刘京京离开将军府八成是与此事有关了。

    “赵大人,之前我与那高兴曾有过交手!走,去天牢看看情况。”

    “将军受了伤不宜走动,还是先修养一段日子再说吧。”赵平安闻言忍不住劝道。

    “这点小伤不碍事——”

    “大哥,你们车马劳顿肯定累了,至少也休息一晚吧,明日再去不迟啊。”

    赵重还想坚持,结果一旁的赵炯也跟着劝说了起来。赵重见状盯着赵炯心道,既然炯弟这些日子一直待在皇宫,不如先向他了解了解情况再说吧。

    “那好,就听炯弟的!今晚咱们兄弟俩好好叙叙旧。”

    “将军,属下先行告退了。”

    眼见两兄弟团聚,赵平安知趣的离开了。

    次日一大早,赵重和赵平安一同来到天牢。

    “张将军。”

    “恭贺大将军凯旋。”

    “哈哈!听闻那个刺客高兴被关在这儿,我过来看看。”

    “大将军请!”

    “赵大人请!”

    两人和张义德打了声招呼随后跟在他身后来到了关押高兴的牢房。牢房中高兴早已被打的没了人样,此刻被绑在了半空似乎昏死了过去,侍卫朝他脸上泼了几桶水这才慢慢清醒过来。

    赵重看到高兴如此惨状心中却还是怒气难消,当初在黛眉庙中就是他下的黑手毒死了郭彧和柴如玉二人。

    “高兴!当时你行刺太祖和太后之时,可曾想到会有今日?”赵重抬手指着高兴大声斥责道。

    高兴睁开了双眼慢慢地看清了赵重的模样,当日阴阳教一众弟子皆是死于对方的剑下。

    结果高兴哈哈一笑,紧接着便大喊起来——

    “张义德,你不是要知道谁是我的同党吗?我告诉你,是他,就是他!”

    “你——你这个疯子!”赵重见状一下子懵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对方居然会诬陷自己。

    “你胆敢诬陷赵将军?打!给我狠狠地打!!!”张义德顿时大怒,指挥侍卫继续折磨着高兴。

    “啊!啊!啊!你们这群王八蛋,有本事就杀了我!!!”

    赵重望着高兴的惨状,对方现在只求一死,可明显张义德就是在折磨他,这难道是郭君荣的旨意,那么郭君荣怀疑的同党又会是谁?

    从天牢出来赵重一直没有说话,身旁的赵平安见状忍不住发问了。

    “将军在思考什么,不妨说出来听听,或许属下能帮上忙。”

    赵平安的声音令赵重停止了思绪,想了想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额…赵大人,我在想皇上是不是在怀疑刘京京?”

    “这个完全有可能,李凤畏罪自尽,刘京京的嫌疑很大,而她自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搬出将军府应该是为了不连累将军。”

    “我之前也有此猜测,其实她大可不必,我做事光明磊落,皇上又怎么会怀疑我,况且她之前一直待在将军府,我相信她是清白的。”

    “方才高兴诬陷将军,那张义德未必不会相信——”

    “他?”

    “张义德现在负责审问高兴,有什么消息一定会及时禀报皇上,我想此事他自然会告知的。”

    “那又如何,高兴明显是在污蔑我,我与皇上当年是生死兄弟,皇上自然不会相信。”

    “将军此言差矣,当年是兄弟,如今可是君臣,将军和刘京京关系密切,皇上不会毫无顾忌的,将军今后还需小心行事。”

    “这——”

    赵重再次陷入沉默了,按理说赵平安的分析不无道理,可是要说郭君荣会对付自己,他是怎么也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