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志公传奇 » 第二十二章 同门七人去探险 七人获得七修剑节

第二十二章 同门七人去探险 七人获得七修剑节

    众人随傅大士来到方丈室,方丈亲自去搬来几把椅子,白大仙白九儿、小龙女、蜘蛛精珠娘和志公、狐狸精芸娘全都坐下。

    傅大士见芸娘脸色不好,神情委顿,关心地问:“伤势好些了吗?刚才恶斗气姬,你出力最多。”

    芸娘点点头,说:“伤了些元气,要调养三日,应该能够康复,并无大碍。”

    傅大士一听,从怀里掏出个白玉葫芦,小心翼翼地倒出一粒火红的丹药,室内顿时奇香扑鼻。

    傅大士说:“此名九转小还丹,是我多年采集灵药,炼制而成。此丹最适合异类疗伤,你服下后,明天就可痊愈,我们还有重要的事情去做。”

    芸娘连忙接过去,直接放进嘴里咽下去了,立刻神气就好了许多。

    傅大士坐着说:“本来我的打算,让你们一边练功,一边行善积累外功。但没料到魔教发动得如此之快,找上门来了!”

    小龙女问:“师父,四大妖姬不是都被我们打败了吗?”

    傅大士轻轻摇头,说:“四大妖姬在魔教不过是小角色。魔王麾下还有四大魔将、四大魔使、‘爱欲’、‘爱念’和‘爱乐’三位公主,魔后及十个魔太子!这些干将各有神通法宝不同,实力雄劲,当年神魔大战,天界损兵折将、死伤惨重!

    按照魔教一贯的做法派,四大妖姬死的死逃的逃,暂时不会来找麻烦,但下次来的,必定是更厉害的角色!我们佛家讲究的是以德服人,感化人,但我们都没有成佛,不得不炼魔!

    而打坐修禅定,又不足以制服来犯的魔众,那只有寻找法器,炼成法宝,以对付魔教。”

    志公忍不住问:“师叔,我们都是刚入道的,上哪去找法宝?”

    傅大士微微一笑,说:“正邪斗争了何止几千年?两派都有异宝散落在人世间。七修剑你们听说过么?”

    小龙女说:“我知道,师父!七修剑有龙、蛇、蟾、龟、金鸡、玉免、蜈蚣七种,各有象形,专破异派五毒,乃峨眉至宝!七修合壁,更具极大威力!”

    傅大士说:“你说的是峨眉派的七修剑,龙名金鼍,蟾名水母,鸡名天啸,兔名阳魄,蜈蚣名赤苏,龟名玄龟,蛇名青灵......但七修剑并非峨眉独有,我说的七修剑藏于武当山中,是古仙云中子所铸,当年云中子道成升天成仙了,这七把剑用不上,就封存起来,期待有缘......”

    小龙女忍不住问:“师父,这事您是怎么得知的?”

    傅大士微微一笑,说:“古籍中有记载的,我采药去过武当山,实地勘察过,确实有这么个地方。那次去得匆忙,也不需要用剑,就没有去取。志公,你去跟徒弟田建生说一声,要他明天大早赶来同泰寺,我们一道出发。”

    志公说:“师叔,是个凡人猎户,不会法术......”

    傅大士说:“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志不坚。田建生有胆有谋,血性过人,有空我亲自指点他些入门功夫,他日成就必定惊人!”

    第二天一早,众人会合在一起,除了了尘方丈没有去,其他人都来到同泰寺门外。

    傅大士说:“时间紧迫,说不得,只好用神通了。你们都闭上眼睛,每人挽着别人的手,不要说话。”

    大家照办,傅大士默念咒语,使出“缩地之法”,很快一行人就到了武当山下!

    大家跟着傅大士走,小龙女忽然问:“师父,为何不直接飞到藏剑的地点,还要我们走过去?”

    傅大士说:“那是对前贤的不敬!你是本地人,给大家讲讲武当山吧。”

    小龙女沉吟道:“武当山是道教圣地,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武当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等胜景,风景名胜区以天柱峰为中心有上、下十八盘等险道及‘七十二峰朝大顶’和‘金殿叠影’等。春秋至汉代末期,许多达官贵人到武当山修炼,诸如周大夫尹喜、著名方士、道教炼丹家、乃至异类修成的妖仙等等,都曾隐居此山修炼。汉末至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数以百计的士大夫或辞官不仕、或弃家出走,云集武当辟谷修道......”

    傅大士边走边说:“武当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场,真武大帝是天界的荡魔祖师,麾下多有在武当山修行得道的,所以武当山中藏宝极多!但万事都讲个缘分,我领你们去的地方是个秘境,各人能得到什么宝剑,就看你们自己了。”

    小龙女俏笑道:“师父,我是本地人,应该和武当山有缘吧,我能不能弄两把宝剑?”

    傅大士说:“物各有主,就看你的造化了。”

    志公问:“师叔,您还没告诉我们,这里的七修剑是哪七把?”

    傅大士沉吟道:“七修剑各依外形而定名,其实剑身是一样的,就是剑柄不同。七修剑有蜈蚣、毒蛇、蝎子、壁虎、蟾蜍、灵蛛、玉兔七把。”

    小龙女拍手欢笑,说:“真巧,白大仙白九儿是兔仙,刚好用玉兔剑;珠娘是蛛仙,刚好用灵蛛剑;芸娘是狐仙,田建生再加上志公师兄、你我,正好七个人,每人可以得一把宝剑,嘻嘻。”

    傅大士笑笑,也不答话,脚下加紧,走进一座山谷。

    山谷挺长,走了一阵,小龙女忽然说:“不对劲啊师父!这山谷进口处宽敞,翠竹修篁,泉水潺潺,鸟语花香,怎么越往里走,越是荒凉?你看前面越走越狭窄,地上寸草不生?”

    傅大士说:“因为剑气!这七把古剑埋在里面多年,虽然不能出世,但剑气还在,弄得附近寸草不生,鸟兽都不敢靠近。”

    小龙女说:“可前面是一条绝壁挡路,无路可走了呀?”

    傅大士说:“我上次是爬此绝壁采药,才发现了端倪,好久不来,记不清路径了,这才带田建生来。建生,你惯于攀爬,爬上前面的绝壁看看,有一处山逢,里面透着白光的就是了。”

    田建生连忙上前,说:“师叔公就看我的吧,我出来随身总带着绳索呢。”说完解下腰间盘着的麻绳,从挎着的豹皮囊里取出挠钩捆扎结实,觑准一处凸起的岩石,把绳子抡圆,“呼”地一声飞出,挠钩正钩住岩石!

    田建生手拽绳索,脚蹬岩壁,敏捷得像只山猫,灵巧地爬了上去!

    地面上,小龙女又问志公:“师兄,我们这边明明有会法力的芸娘、珠娘、白九儿,为什么不让她们直接飞上去探路?”

    志公笑道:“你哪来那么多问题?一切听你师父安排。”

    田建生手脚并用,爬到山腰处喊了起来:“师叔公,这里果然有条山缝,里面透着白光!”

    傅大士点点头,说:“你下来吧,我知道了。”

    等田建生回到地面,傅大士说:“大家闭上眼睛,我用法术带你们进去!”偏偏小龙女又问:“师父,刚才为何不直接带我们进去?”傅大士说:“不知道具体地点,怎么进去?要是用法术送你们进去了,四处是岩石,岂不活活压死?记住,进了里面少说话,多观察,我估计七修剑必定有厉害的东西守护,不会让人轻易得到。”说完念咒,大家赶紧闭上眼睛,片刻的功夫,就觉得脚踩在石头上,纷纷睁眼。

    小龙女四下一看,轻呼出声:“好美呀!”只见大家站在一个宽敞明亮的山洞里,到处都是钟乳石,有的还往下滴水,洞里非常明亮,就不知道光亮从何而来?

    山洞里摆设并不多,正中间一张石床,床上赫然有一圈坐痕!床的对面一张石凳,一张圆圆的石桌,一个石头砌的灶台,如此而已。

    傅大士四下打量,说:“这应该就是古仙人云中子修道的地方,床是打坐兼睡觉用的,石桌石凳是坐着看经书用的,那边石壁上还挂着一把拂尘,可惜年代太久,只剩木柄了。无论是修佛还是修道,都讲究苦修,不能享受,这一点你们都要学习!”

    这时志公喊道:“师叔你看!这石室一圈都有洞,我数了数,大到可以进人的有七个,里面都发出白光!原来这里明亮如昼就是七个洞里发出的亮光!”

    傅大士喜道:“这七个石洞里,应该就是藏着七修剑了。这剑光能够射进石室,还能透出山缝让我从外面看到,看来这七修剑威力非同小可!而我、志公、小龙女、芸娘、珠娘、白九儿、田建生,加起来刚好七个人,莫非是天意?”

    小龙女嘟囔道:“本来人家还想弄两把宝剑,多了个田建生我忘了,看来我们只能一人进一个洞了......”

    志公不想搭理她,说:“我们分头行动吧,进洞还不知道遇到什么?大家不要心急,遇到危难赶紧原路退回,性命比宝剑重要!”说完抬腿进了一个山洞。

    志公越往里走,山洞越低,只得猫着腰,摸索前行,好在里面很亮,前方看得清清楚楚。

    走了一会,志公忽然觉得身上有些痒,朝身上一看,大吃一惊!身上不知什么时候爬上了黑色蜈蚣!蜈蚣虽然不大,但很恶心!

    志公赶紧脱下衣服一顿抖,好不容易把蜈蚣抖落在地,又拿衣服拍打腿上的蜈蚣,忽然听到身后有动静!

    志公转头一看,吓得魂飞魄散!身后不知何时爬来一条极大的蜈蚣!这蜈蚣身子极大,把整个山洞都塞满了,巨睛獠牙,腿有上百条之多,恶狠狠地瞪着志公,嘴里流出涎水......

    志公飞快地转着脑筋,这应该是蜈蚣剑造成的幻像,毕竟蜈蚣剑已经存在几百年了,山洞里不应该有蜈蚣!但蜈蚣爬在身上,痒的真实的,不如以不变应万变,打坐入定?想到这里,志公盘膝坐下,使出七支坐法,很快入定!

    说也奇怪,志公在定境中,看到一只巨大的蜈蚣,张牙舞爪向自己扑来!志公心知这是蜈蚣剑在作怪,干脆使出法术--出阳神,一个和志公一模一样的身体脱壳而出,站在山洞里!

    这一来果然看出真相,山洞里插着一把剑柄镶嵌着蜈蚣的宝剑,颤颤巍巍地抖动着,志公见到的一切幻象,都是它作祟!

    志公的阳神十分高兴,蜈蚣剑果然现出了原形,毫不犹豫,上前一把拔起!

    蜈蚣剑轻啸一声,似乎想挣脱逃走。志公大怒,一抖手腕,把蜈蚣剑紧紧握在手中,蜈蚣剑挣扎不脱,终于一声哀鸣,服帖了。

    志公的阳神手持蜈蚣剑复体,看着手中如一泓秋水的宝剑,心里非常喜悦!

    小龙女走进一个山洞,一路平安无事,心里有些纳闷。眼看道路到头了,尽头是一堵石壁。

    小龙女觉得不对劲,就走到石壁面前细看,谁想脚下忽然一软,人掉了下去!

    小龙女本是龙神转世,师父傅大士对她期盼很高,经常去“如梦谷”指点她武功和法术,因此小龙女的本事仅次于志公。

    小龙女临危不乱,双掌连连向左右出击,借助掌风击在石壁上的反弹力,身子缓缓下落。

    眼看快到地面了,小龙女心里一阵轻松,突然“呼”地一声,一条黑影扑了过来,把小龙女的腰束住,重重地摔倒在地!

    小龙女花容失色,鼻子里闻到一股浓烈的腥味,中人欲呕,低头一看,束住自己是的一条蛇身,黝黑发亮,鳞片也是乌黑色的!

    小龙女双手连腰被束缚住,腰间佩剑拔不出来,刚刚在想对策,黑影一闪,一颗巨大的蛇头张开大嘴来吞自己!

    小龙女急忙扭头躲闪,连闪几次,大蛇吃不到人,突然暴怒,把蛇头连转几圈,蛇脖子死死缠住小龙女的脖子,想活活勒死她!

    小龙女双手抓住蛇身拼命挣扎,但大蛇道行很高,越束越紧,小龙女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大蛇高兴地吐出血红的信子,来吃小龙女。忽然一声龙吟,万分危急时刻,小龙女的元神出窍了!

    只见一条巨大的白龙,张牙舞爪盘旋着,对着大蛇狠狠一抓,大蛇尖叫一声,瘫倒在地,现出原形,是一把寒光闪闪的毒蛇剑!

    白龙随即回归小龙女身体,小龙女悠悠醒来,发现地上只有一把宝剑,剑柄盘旋着一条毒蛇,蛇信外吐......

    再说傅大士走进一个山洞,山洞曲曲折折,走不一会,脚下出现了爬行的蝎子。傅大士一看就知道这是幻象,从怀里掏出“慧珠”托在手上护身。“慧珠”发出的珠光并不强烈,但是地上的蝎子被珠光一照,顿时融化了,成了一缕缕气体飘散。

    傅大士缓步向前,忽然一阵黑烟涌过来,夹着着腥味,直扑傅大士!

    傅大士不慌不忙,口中念咒,黑烟碰到珠光就消散。紧接着一声怪吼,一只巨大的蝎子,举着两个钳子爬了过来,震得地面直抖。

    傅大士微微一笑,改念六字真言“嗡玛尼贝美吽”!大蝎子全身一阵抖,变一把蝎子剑躺在地上......

    再说田建生走进一个山洞,他虽然胆大心细,但知道自己没有法力,志公只传授些武艺给自己,所以格外小心。

    田建生走了几步,忽然听到洞壁里“索索”作响,抬头一看,前面密密麻麻地爬来一群壁虎!

    田建生向来以打猎为生,深知动物的特性,壁虎最怕的就是声响!

    田建生身上挎的豹皮囊里,有猎刀有铜锣,立刻拿出来“当当当”敲得震天响!洞壁上爬着的壁虎闻声而落。田建生小心翼翼地前行,看到前面有个黑黝黝的洞穴,上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当”地一锣!里面忽然发出白光,田建生举着猎刀护身,上前一看,洞穴里躺着一把壁虎剑!

    再说芸娘走进一个山洞,走了一阵,看见一群群蟾蜍迎面而来!芸娘是个狐仙,心思灵巧,心想此地出现蟾蜍,莫非是蟾蜍剑的藏身之所?而蛇是蟾蜍的克星,于是芸娘现出原形,猛摇狐狸尾巴,抖落的狐狸毛变成一条条长蛇!那群蟾蜍一看,转身就走,芸娘紧追不舍。

    那群蟾蜍纷纷逃进地下一个大洞穴里,芸娘也不敢贸然冲进去冒险,想了想,变回人身,使出法术,口喷烈火,猛烧洞穴!

    烧了许久,洞里没动静了,芸娘伸出狐狸尾巴,口念咒语,尾巴突然暴涨!进洞穴一捞,捞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剑柄上盘着一只栩栩如生的蟾蜍,应该就是蟾蜍剑了!

    珠娘也走进一个山洞,走不多远,看见前面洞壁上布满了蛛网,心里一动,想必这就是藏灵蛛剑的地方了!

    珠娘本身是蜘蛛精,知道蜘蛛网怕烈火烧,于是使出法术,口喷烈火开路!

    一路烧将过去,远远看见前面一只巨大的蜘蛛正急促地吐丝织网,挡住去路。珠娘毫不犹豫,喷出三味真火猛烧网中央的蜘蛛,就听“当”的一声,落下一把蜘蛛剑!

    再说兔仙白九儿也走进一个山洞,这个洞却奇怪,洞里还有洞,岔路很多,走进去很容易迷路。

    白九儿想了想,走进最右边那个洞,没走多远看见一群大白兔在前门追逐,顿时乐了!

    白九儿自言自语:“看这情形,这里应该是玉兔剑的藏身之所了,哈哈。我本身是兔子,当然知道兔子爱干净,最怕身上弄得湿淋淋的......”

    于是白九儿使出法术,洞里凭空出现了溪流,强劲地直冲了过去,那群大白兔急忙逃跑。

    白九儿紧追不舍,眼看前面出现了一只巨大的白兔,纵身一跃,骑在了白兔身上!

    白兔急忙转头来咬,白九儿早有防备,两只手揪住白兔的两只耳朵,奋力一拉,白兔不见了,地上躺着一把玉兔剑!

    白九儿原路返回,同来的七个人陆陆续续也来了,每人都有收获,个个喜气洋洋。

    傅大士仔细看了各人拿着的宝剑,赞叹说:“真是物各有主,造化天成。这七把剑,当数蜈蚣剑和毒蛇剑威力最大,也最难炼!我现在用法术,送大家回‘如梦谷’,专心练剑。练剑第一步,是学会合适的剑法,可以防身;第二步是炼成飞剑,可以飞起来杀敌;第三步是人剑合一,可以御剑飞行!能炼成哪一步,既要个人努力,也看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