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九州剑气 » 第一章 崆峒立派

第一章 崆峒立派

    崆峒山地处平凉西效,是丝绸之路出关中的要塞。东望八百里秦川,南依关山,北峙萧关。雄关漫道,向为兵家必争之地。

    遥遥望去,山上雾霭轻飘,群峦若隐若现,仿佛仙山玉麓,不染人间烟尘。也难怪,崆峒山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的美誉,景物清幽,雅致圣洁,是修道、修仙的名山。传说广成子便是在此山中得悟至道,终于羽化登仙而去。

    因有此说,引来不少诚心向道、企图脱凡成仙之人。甘愿放下尘世间的荣华富贵、娇妻美眷,不避山道艰险,不怕毒虫猛兽,来此山隐居清修。

    但有的人因向道之心不够,修到一年半载,便耐不住空山孤寂。或是想念家中妻小,或是想念昔日挚友,或欠厚恩未酬,或有大仇未报,或有心愿未了。总之是抵受不住尘世间恩怨情仇的纠缠,终于一声长叹,怅怅然离去。只有极少数了无牵挂的人,能留下来,但最终是得道升仙而去,还是终老孤山,没人知道了。而修道之行从未间断。

    唐朝初年,有一个甘肃人,别号飞虹子,受朝廷委派,到敦煌莫高窟做看守。一个偶然的机会,飞虹子得以进入石窟,参观敦煌壁画上的舞曲。此人精通道藏,会武功,却不近女色,三十多岁还未曾婚配。自从参观过石窟上的壁画,便如着了谜一般,一有机会,便偷偷摸进石窟观览。如痴似醉,神魂颠倒。历经半年,将石窟中的数百副壁画全部看完。

    他意犹未尽,略感失落地走出石窟。回到家中,只要一闭上眼,那些壁画就不由自主地窜进脑海,有时壁画上的人物持剑来斗,有时挥拳击打。当那一剑刺来,一拳击到时,仿佛是在刺他打他,令他从噩梦中惊醒。但一睁开眼来,却又是朗朗乾坤,哪里看得到半点剑光和拳影。却觉得浑身乏力,仿佛与人大战了一场。

    接连好几天都是如此,只要一闭眼,就梦见壁画上的人物持剑来斗。他起先觉得十分有趣,纵是在睡梦里,也与人比武论道。但每一次惊醒过来,都是心惊肉跳,浑身乏力。时间一久,常常受此困扰,再没半点乐趣,只弄得自己苦不堪言。

    就像梦魇一样纠缠着他,他请过名医,求过高士,但都没人能帮他去除这个梦魇,问及病根时,又不便将自己偷进石窟的事宣告出来。他自是知道,病根起自于敦煌壁画。每次做梦,梦中所见皆是那壁画的人物来和自己打架,自己被壁画上的人物打得一败涂地,身负重伤而惊醒。若是将壁画上的人物打败,所受惊吓就会轻得多。

    要想睡个安稳觉,唯有将壁画上的人物打败。他一想到,就立即去做。在梦中与那莫须有的壁画人物相斗,这听起来是件匪夷所思的事。不曾想,这匪夷所思的法子居然奏了效。然而,壁画上人物所展示的武艺,明显比他高出许多,每次比试都是败多胜少。他将在睡梦中不能破解的招数记下来,惊醒过后,思索如何破解,想到应对的招法,牢牢记下,等入梦后再去拆解。如此反复用功,用了半个月,破解了一副壁画上的十个剑招,那十招剑法一破,那副壁画上的人物果然不再来找麻烦。

    虽然找到了摆脱的法子,可是杂事缠身,每天用来思索破解招数的时间很少,进度很慢。而且一旦偷懒一天,被破解了的招数又会重复再现。数百副壁画上,共有数千招不同的武功,何时才能破尽?才能解除这灾难?

    他毅然辞去看守之职,只身前往崆峒山,寻一石洞住下,专心一致,冥想招数。壁画上所藏的武功,有些招式简单,只需一两天就能想到破解的法子,而有的招数繁复多变。武功路数也大相径庭,显见那些壁画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多人的作品合集。

    对于繁复多变的招数,要用十来天,更有的花费了几个月,才想到破解的办法。最开始,他因为睡不好觉,不得不去思索、钻研,壁画上的人物自动来找他比试,他被迫而行,极不愿意。但不到两年,他就彻底反转了,不用等壁画上的人物入梦来寻,他自己一得空,便回思石窟中壁画上的武功图案,自觉就思索破解的招数。五年过后,他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苦思冥想。

    他本就了无牵挂,心思纯粹,加上一心为了去除壁画里梦魇的困扰,时光完全被破解图案上的武学所消磨,没空去想其他。是以一住五年,竟丝毫不觉空山孤寂。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破解的壁画越来越多。到了第十年,他破解了将近一半的招数。

    而时日一长,以前记得的图案,竟变得模糊起来。这时,他已是奇虎难下、欲罢不能。若不将石窟里的图案武功破解干净,势必难以收手。于是,他偷偷摸进石窟,在石窟里待了半年,将所有图案又仔仔细细地瞧了个遍。这些图案组成个作品合集,他仔细辨别,发觉上面的武学共分为八个大类,包括轻功、内力、暗器、拳脚、剑术、刀法、枪法和一套鞭法。武功种类既多,招式又繁,他将图案一一抄录下来,再回转崆峒山石洞中,专心致志地研习破解之法。

    石壁上图案里的武功,越到后面越是复杂,一个招法里,往往含有七八个暗招,有的则预伏着五六个变化。要将一个招数里数十种变招全部想透,已然很吃力,再要将这数十个变招逐一破解,实是件大费心力的事。好在随着他破解的招数的增多,病情已减轻大半,纵然仍旧会被噩梦惊醒,但至少已可舒舒服服地睡上一大觉,养足精神,再行钻研。只是如此一来,所需要的时间无疑多了许多。有时为了一招艰深的招数,耗去两三个月。

    山中无甲子,不觉时光易逝,等到他将数千招壁画招数全部破完时,又过去了三十年。他入山时,还是个三十一二岁的青年,身体、精神具处人生巅峰。等到将这些武功图谱全部参透时,已到垂暮之年。其实在他修炼到二十年的时候,那噩梦已被彻底清除,他自己也有感觉,只是常年受噩梦侵扰惯了,反而不相信这噩梦已不会再来。

    壁画上数千招武功具都精微奥妙,他将其一一破解,等同于自创了几千招精妙的招数。他又精研道藏,内力与日俱增。不知不觉间,他的武学已然修炼到了从心所欲、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虽然梦魇终得去尽,武功天下无敌,然为此耗费了大半生的时光。究竟是得是失,当真难以言明。

    人的寿数终究有限,生老病死,是任何人都难以抗拒的自然命数。垂垂暮年,空有一身无往不利的神功,却也难以改变命数。

    飞虹子本来没有任何挂虑,也从道藏中悟透了生死大关,却只怕自己死后,这一身通天彻地的神功淹没黄土,不得流传于后世。于是,他下山游历,走遍大江南北,精心挑选了三个资质优佳、心地淳朴的少年,传习武学。弥留之际,嘱托这三个弟子,要将武学发扬光大,用之于济物利人。这一师三徒,成立了崆峒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