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元末从山贼开始崛起 » 第9章 修建工事

第9章 修建工事

    回到屋里,赫然是一本牛皮纸制作的图纸,这东西藏在兵器坊的暗格中,被海牙搜了出来。

    打开一看,他心跳顿时加快了。

    角弩的各个部件尺寸,材质。组装顺序,整体结构,全部标注的清清楚楚。

    “太好了,有了这东西,对付骑兵就好多了。”韩东激动坏了。

    ……

    目前的班底人数较少,就算扩大规模,能熟练保持阵型,遇到骑兵冲击,都是很大的威胁。

    若是步兵畏死,骑兵再娴熟些,不断的做出正面冲击改测翼搔扰的战术,再来点抛射,箭矢糊脸。那步兵阵型很可能溃散,被骑兵从后面追杀。

    甚至在极端环境下,远离大营的野外,骑兵可以不断的戏耍步兵。

    步兵结阵,就四散跑开,远远观望。步兵散开队形行军,骑兵立马就做出冲击状。

    如此周而复始,除非步兵有援军赶到,或者粮草充足。否则,会在这种战术下一溃千里。

    ……

    一句话总结下,就是骑兵拥有战场主动权。何时打,怎么打,骑兵说了算。

    步兵腿短,骑兵腿长。然而,如果步兵有了足够威力的远程攻击武器,角弩!那就不一样了。

    角弩相当于降维打击,百步内,你敢跑近了,我就能弄你。

    弓弩大多是百步射程,而且准头有限。

    角弩,就算是一个不会弓弩的人,也能轻松上靶。

    弩上面有望山,古代的瞄准具,精准度不能和现代枪械比。可打骑兵,连人带马那么大的目标,足够了。

    看完这些图纸,韩东兴奋不已,也顾不得是深夜,立刻把老工匠找来了。

    “将军,你找老汉有什么事?”老工匠有点惴惴。

    “你看看这个图纸!”

    ……

    这位老工匠姓元,在属于很常见的姓氏。做了一辈子的弩!

    可是当他接过牛皮纸张图纸,翻看了几眼后,就有点失态了。

    “将军,这图是哪儿来的?”

    韩东也不正面回答,只是问道:“你认识这弩吗?”

    匠人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可置信:

    “这是角弩,最精锐的军队才有装备。而且,你这个似乎比的角弩改进了一些。”

    “您看这里,这个滑轮设计,看似简单去,其实精妙无比!”

    “怎么说?”

    “角弩上弦也是比较费力的,有了这个设计,上弦就省力不少。”

    ……

    韩东心里暗自佩服,这匠人确实厉害。

    这种设计在后世的复合弓上面很常见,确实是能省力不少。

    匠人可没见过,单凭图纸就能看出这个滑轮设计的用意,确实不简单。

    “这是一位故人所赠,可惜人不在了。匠人,你能按照图纸,做出来吗?”

    “我试试,应该可以。不过有些材料山上没有,您得去购买!”

    “没问题,需要哪些?我写下来。”

    “槐木做弩身,松木做箭杆,翎羽做箭尾羽。另外质地最好的细麻绳,牛筋也需要一些。”

    韩东笔走龙蛇,明天就去栾城,照着单子购买。

    ……

    “匠人,还有什么家人吗?”

    “离开家乡数年有余了,只有一个儿子跟着我做匠人,也在山上。”匠人苦笑了一下。

    “好,你先回去吧。角弩的事情就拜托你了。”韩东起身送客。

    几十里外,乞颜孛儿只斤是睡不着了,气疯了。

    不断的砸东西,骂人,还杀了几个手下,损失惨重,几乎让他抓狂。

    一批高档绸缎烧了还不算,兵器坊还被人火烧一空,什么都没了。

    已经和知县报过案了,不过就元军在各地的官吏一贯作为,这种案子是没指望的。

    蒙元人虽然夺取了关中建立了元朝,但是骨子里还是奴隶制国家,距离封建王朝还有不少距离。

    ……

    简单的来说,就是缺乏足够的制度,机构去治理辽阔的国土。

    大多数蒙元贵族眼里,只要上交足够的粮食银子,有叛乱去灭一下,就够了。能做到这两点,就属于优秀官吏了。

    乞颜孛儿只斤岂能不知,这一次是大伤元气,他一辈子积累家产,没了一大半。

    会是谁下的手?一大堆怀疑对象在脑海中闪过,最后电光火石般的出现了一个年轻的身影!

    就是他,乞颜孛儿只斤老头咬牙切齿,没有根据只是直觉!

    那个找他买刀枪的年轻人,韩东!

    凭借着记忆,乞颜孛儿只斤老头找来画师,画出了韩东的大体模样,虽然召集剩余的手下,拿着画像出去找人。

    不论什么办法,打听到这个人在哪。

    ……

    横涧山,聚义厅。

    “匠人呢。给我找过来,我有事。”

    不一会,匠人就一路小跑着过来了,手上还有些干活的污迹。

    “将军,你找我?”

    “匠人,材料已准备妥当。角弩的试验就拜托你了。”

    “将军客气了,我一定尽快制造出样品。”

    韩东背负双手,望着窗外,乌云密布,狂风四起,喃喃道:“要变天了。”

    ……

    至正二十四年,七月戊辰,风雨暴至,延绵不绝。

    一场暴雨下到了后半夜,才慢慢停下。

    第二天,雨过天晴,太阳遮遮掩掩,远远望去,天边的乌云还是一层层的。

    韩东站在高处,看着这天气皱眉,找来了一个本地出身的手下。

    “这个时候,往年有这种暴雨吗?”

    这个手下想了想,回答说:

    “应该没有,这天是有点怪。看这种云,肯定还会有雨。”

    韩东沉思片刻后,决定立刻派人下山,带上银子,多找些泥瓦匠上山。

    下山走了几个村子,虽然山民们都知道韩东一行人的真实身份,也没人在意。

    ……

    首先这些人虽然上山做了盗匪好汉,却没有抢过当地的百姓。

    在蒙元的统治下,百姓眼中,衙门和元军,比山贼们可怕多了。

    山贼大多也是本地穷人出身,遇到事情还可以讨价还价。若是元军下乡征粮,敢稍微阻拦者,就是身首异处。

    “各位乡亲,会盖房子的就跟我们走一趟,一天七钱银子,包吃饭。咋样?有人干不?”

    韩东很清楚人性,直接预付银子给家人。

    很多人都心动了,上山也没啥好怕的。银子都付了,还能怎么着。

    “乡亲们,愿意干的就跟我走。山上有肉吃。”

    “哪儿来的肉啊?”

    “山上有野猪,打着了就吃肉呗。都是爷们,痛快点。”

    “干了,不就给你们修山寨嘛。老子不怕。”有愣头青嚷道。

    “不怕被我们扣下来做山贼啊?”韩东开玩笑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