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崇祯八年开始 » 第77章不满(第三更,求个追读)

第77章不满(第三更,求个追读)

    高迎祥闻听张献忠杀败祖家军,料定官军已没有敢战之师,便绕过左良玉从叶县一带越过汝宁,

    卢象升年前腊月十六从信阳赶到确山堵截,打败高迎祥部众。

    高迎祥率众一路朝着南京奔进,进攻南京,确实可以让大明江山的寿命折损过半。

    但同样意味着,流贼不会再同之前一样不可预测。

    朝廷之所以调辽东兵马剿匪,也是想早日解决流贼的这颗毒瘤,好早日专心对付后金。

    北地的后金现如今虽然是心腹大患,但比起流贼,毕竟是在国土之外。

    攘外必先安内,朝廷现在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放在国内的流贼身上。

    长城防线依旧存在,此时的大明对于后金来说依旧是庞然大物。

    崇祯帝跟朝廷大臣显然都在致力于短时间内剿灭流贼。

    卢象升的奏折,这些人大都看过,但看过并不代表支持。

    他的奏折触碰到的利益群体太大,相当于跟整个明朝的既得利益者抗衡,这无异于蚍蜉撼树。

    大明帝国是这群人在控制,但也是在被这群人啃噬,藩王士族豪绅占据着天下百分之八十的财富。

    却没有人愿意为此时的大明输一点血。

    天灾人祸,无时无刻不在摧残着中原大地上的百姓。

    各州县官员无不为了政绩,谎报瞒报,为了政绩,毫无节制的加派收税。

    当农民种地已经变成一种负担的时候,就不会有人再去种地。

    因此逃亡从贼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大都是陕西人,流贼为什么去一趟陕西就能满血复活?

    那是因为陕西此时的百姓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流贼这时候就是他们的救世主,能给他们生的希望。

    大年初一,凌晨时分,天色还未大亮。

    陈东就从床上爬了出来,无聊的看着挂起来的堪舆图。

    卢象升的一封军令一大早就送到了他的桌案前,孙安在陈东醒来的第一时间就已传达。

    上面消息不多,只是让他带大军赶往凤阳府,防止流贼再度破坏。

    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陈东派遣进城的夜不收昨日就告诉他。

    流贼大股汇聚往南而去,路上并无官军阻拦。

    虽然张献忠不在此处,但现在南面汇聚的流贼已经不下十万之众,任何一支官军碰到都要吃大亏。

    凤阳府此时防卫森严,有重兵把守,流贼不会轻易去攻。

    陈东觉得有些多余,但还是不得不遵从。

    之前他不从军令,祖宽可是没少说他坏话。

    还好卢象升是一位君子,并没有加以责怪,在听到陈东手下的兵对百姓秋毫无犯时,更是大加赞扬。

    尤其是招降蝎子块拓养坤,回身打张献忠的事更是给予肯定。

    为避免节外生枝,卢象升让他代管拓养坤,直接节制,更是承诺这次会为他表功。

    卢象升并不知道陈东已经把这些兵收为己用,且还是这么大一股流贼。

    任谁见了都不得不称一声高手,第一次见这么玩的,上次这么玩的已经被朝廷治罪或者被流贼砍了脑袋。

    这也是陈东前几日不敢熟睡的原因。

    招募降兵或辅兵并不是不行,很多人都在这么做,只是都没放到台面上。

    陈东的兵额只有千人,虽然称正营兵,其实在朝廷的备案则都是辅兵。

    大部分人的粮饷则都是他个人的腰包,这要得益于他从拓养坤处发的一笔横财。

    但这么多人马,不是他一个人能养的起的,这些人也只够挥霍几个月而已。

    陈东现在几乎每天一睁开眼,都在为钱发愁。

    现在他的手下战力有些搞不清,两千的人军阵,常年配合自然是没什么问题。

    面对流贼即便是万人的流贼冲阵,陈东现在都有信心去碰一下。

    拓养坤跟王五手下的千人队,则是差了很远,没有时间想要训练成阵,不是简单的事情。

    跟流贼相比,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毕竟大家之前哪怕是流贼,也都是精锐,且还是甲胄齐全。

    以一挡五有点吹牛,但一打二绝对稳占上风。

    陈东缓缓转移目光,移动到应天府的位置上,光州到南京几乎无险可守。

    唯一仰仗的就是城池,六安、庐州这两个地方。

    陈东眼睛眯起,直接看向滁州方向,这里是攻击南京的必经之路。

    想要渡江就要占领滁州做后援,流贼的目的一定是这里。

    南京现在绝对不容有失,陈东不知道自己的到来会改变多少事情,万一流贼攻破南京,那就是灭顶之灾。

    本来大明王朝还能撑几年给他时间去发育,现在要是坍塌,完全脱离正常的轨迹,那他将不再有任何的优势。

    “老曹,咱们的粮食还能吃几天?”陈东刚吃完东西,擦了擦嘴,问道。

    陈东开口,其余众人,停下了手中吃饭的动作,齐齐看向曹真。

    这一路上消耗最多的就是粮食,可以说是日出斗金都不过分。

    “这一路上并没有什么补给,只够半月所需,这还是得算上之后的买粮。”

    曹真听闻陈东问到粮草,脸色有些难看。

    他对陈东十分的有看法,这些钱自己留着难道不香嘛,非要给到一些农户手里,他是一百分的不愿意。

    甚至可以说过的十分的憋屈,在曹军阵营里,多少上头都会有点额外的福利。

    到了陈东这里,则是统统都没有,他都有些怀疑这小子是曹军出身嘛,因此直接断定这是个愣头青。

    虽然运气好打赢了几次,但军中的粮草是他负责征集,泽冉清楚这花费有多少。

    陈东哪怕有座金山,迟早也要被吃穷。

    此事他已经给曹变蛟汇报过去,至于最后是个什么说法,那就不得而知了。

    他在汇报中更是表明了想要回曹军的想法,跟着陈东这呆板无趣之人,很是没意思。

    一路上连个女人都不能碰,要不是在汝州跟汝阳他进城逛窑子,能把他给憋疯。

    “半个月...”

    陈东计算着到滁州的距离还有花销,随后有规律的轻轻敲响桌子。

    “南方不是富有之地嘛,流贼也在,将军还担心没有粮嘛?”

    拓养坤这时候突然插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