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崇祯八年开始 » 第89章红楼梦(养书的翻到最后,感谢)

第89章红楼梦(养书的翻到最后,感谢)

    陈东感觉到对方柔嫩的肌肤,迅速放下手掌,心中暗自后悔不该那么上头,竟然乖乖的把手掌送上去给人家占便宜。

    看着他脏兮兮的脸蛋,并没有出言提醒,这样也好,省的半路上被人看见抢了去。

    这邢行动想必也知道自己的倾世容颜,担心被别人觊觎,知道保护自己,这是好事,陈东不由的心中松了一口气。

    “簪子记得收好!”

    陈东最后不舍的看了一眼这件母亲唯一留下的遗物,想起母亲含辛茹苦受尽委屈把他养大,他不仅没有理解,小时候还曾有过怨言,后来更是不告而别。

    子欲养而亲不待,乱世之中这样的人又何止他一个。

    闭上双眼,陈东不由的想起了红楼梦中两句最重要的判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几百年来很多红学家给出过很多解读,但大家都不知道这两句话真正的含义。

    真正的含义恐怕也只有曹雪芹本人才能给出解释。

    甚至有专家说“玉带林”是“林黛玉”,这种倒过来的搞笑观点。

    大家都知道判词基本上都对应红楼中金钗的命运,这两句判词应是预言林黛玉、薛宝钗的结局。

    黛玉上吊而死,宝钗死于冰天雪地中,被大雪掩埋。

    这其中有两个关键词“玉带”“金簪”,也许后世的人对这两个词没什么感觉,但对于明朝的人来说,这两个词就相当于后世中的“微信”、“抖音”一样烂熟于耳!

    明朝的玉带象征着身份,是明或明之前朝代大臣们上朝戴的装饰,俗说的“蟒袍玉带”,是皇族贵胄和各级官吏使用的带饰,用以区别职位大小。

    五代、宋沿用唐代的玉带制度,明朝依旧,直到满清入主中原,采用了新的服侍制度,玉带不再使用。

    “玉带”、“金簪”这两样东西都是汉族装饰的东西,代表着华夏的衣冠制度,跟清朝没有半毛钱关系。

    玉带挂在树上不知系在腰间,金簪不是佩在头上而是埋在雪里呢?

    满清入主中原之后,悍然发布了剃发令,用暴力强制汉族男子剃发易服。

    口号是“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华夏衣冠峨冠博带,加上蓄发、束发的传统,共同构成华夏文明延续数千年的外在特征、外观象征、外在躯体!

    剃发易服后,华夏民族失去了流传三千年的民族服饰,胡服垂辫,华夏将成胡虏,野蛮征服文明,社会倒退何止百年。

    剃发令一下,不肯遵从的汉人一律处斩,在这场抗争中数千万的汉人死于满人的屠刀之下。

    “玉带”、“金簪”也化为历史。

    玉带为什么不摔碎,金簪为什么不埋进土里,这也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创作者希望这些东西都是暂时掩埋,希望后人能够重新恢复华夏的衣冠文化。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凡是能看懂这两句话的读者,无有不泪流满面者,是故“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文字、习俗、历史,灭其一,即可视为亡国灭种,剃发易服亡的不是大明一家天下,而是三千年来,华夏之文明。

    “要不然还是还你吧。”邢沅见陈东眼角滑落的一滴泪,认为他是舍不得这支簪子,脸色认真的说道。

    “不用,你收好,好好活着。”

    “良平,安排两个人送他去苏州。”

    陈东下了马车,站在城门口,看着马车远去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天边。

    “找个地方先住下。”

    众人之后在陈东的带领下,直接骑马进城,随意找了个客栈住下。

    稍作休整,陈东已经得知了流贼败走的消息,双方损失都超过万人,只不过流贼损失更大而已。

    让孙安带着自己的印信把军队带到隔壁的含山县驻扎,并收拢之前走散的军卒。

    这中间自然免不了送信给卢总督,省的自己冒着差点死掉的风险挣来的军功被埋没掉。

    接下来,就是安安静静的养伤了。

    那位少年虽说手法笨拙,但好歹是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将军,王千总派人送过来消息,千人回去只有六百余人,这次受伤者二三十人,其余人大都失踪,死不见尸。”

    “朱龙桥北张德、李帆两位千总,只有百十人受伤,阵亡五六人。”

    赵良平端着一碗冒热气的中药,把药交给陈东,汇报道。

    陈东脸色沉重,想起前几日的战斗,伤亡基本出现在最开始的一日,还有浮桥南岸,战斗之后根本没有机会带走尸体。

    打仗死人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可自己亲手带出来的兵损失如此之大,心中怎能没有感触。

    一将功成万骨枯,绝对也不仅仅是一句话而已。

    还是冒险行事了,这次差点把自己都给交代进去,看来自己还是不够成熟。

    “传信回去,一切等我回去再做计较,我会给兄弟们一个交代。”

    “你下去安排,过两日我们出发回去。”

    陈东说完把桌上的药端起憋着一口气一饮而尽。

    这次战斗让他明白了一味的投机取巧并不可取,这次是他命大没有死,可难保下次一样能这么幸运。

    数月之前,他手下的人还都是流贼,或者农民,大多数对于统领军卒,行军作战也才刚接触几个月而已。

    幸好曹真这个有经验的帮他处理后勤,不然怕是每日的粮饷分配都要出问题。

    陈东半年之前也不过是一个大头兵,现在一下掌握着几千人的军队,还有后勤武备。

    这么长时间以来,他每日睁开眼都是在为钱为粮食发愁,几乎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

    陈东这种坐火箭的升职速度,几乎一口就让他吃成了一个大胖子,地位攀升的太快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一切还要看能力说话,当能力达不到的时候做事就会很吃力。

    即便是看过一些兵书,还有请教一些将军,人家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这么些年才积累的经验,凭什么无缘无故的教你。

    纸上得来终觉浅,看到并不意味着学到。

    就像一些道理一样,别人说给你听,你知道是那么回事,但事情真的发生在你身上,你才能切身体会到这些道理,并且牢牢的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