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崇祯八年开始 » 第92章报恩

第92章报恩

    陈东可不是什么好好先生,对方有意置他于死地,他自不会留手。

    如果不是看在拓养坤那么卖力的情况下,他不会这么轻易就这么轻轻放过。

    这次也是给他一个选择的机会,最后下场如何也全看他如何抉择。

    讲兄弟情可以,但在大是大非上,绝不允许。

    距离此处不远的西营内,拓养坤已经回到了他的军帐。

    “大哥,将军把你叫过去有何事吩咐?”

    沈忠已经等候许久,见拓养坤回来,示意跟着的亲兵出去守着。

    “没什么大事,只是交代了几日后行军的事宜。”

    “对了,你可有什么事瞒着我?”拓养坤坐下把腰间的雁翎刀放到两人中间,脸色认真道。

    “行军?去哪里?”沈忠下意识的问道,随后笑道:“我的事哪件能瞒得过大哥,你不是都看在眼里吗?”

    “行军的事先放一边。”

    “咱们这么久的交情,你跟我说实话,将军那一箭是不是你做的?”

    拓养坤见他不敢看向自己,心已经凉了半截,没有别的试探,直接开门见山。

    两个人自崇祯二年开始,相互扶持,才有了今天的势力。

    可以说没有沈忠,就没有现在的拓养坤。

    “不是,我怎会做此事。”沈忠眼神闪烁,看向桌面的刀,否认道。

    “敢做不敢认?”

    “你为何如此做?”拓养坤脸色狰狞,质问道。

    两人长时间的相处,彼此再熟悉不过,沈忠撒谎的时候就是如此,这根本瞒不过他。

    让他不理解的是,之前投降陈东是两人商议好的结果。

    现在沈忠等于是背叛了两人的约定,这么大的事情连跟他商量的意思都没,就直接做出决定。

    这说明,两人之间已经没有了信任。

    “好汉做事好汉当,是我做的,跟别人没有关系。”

    “我只是觉得在官军手底下不快活,不是遵守这个就是遵守那个,我过不惯这样的日子。”

    “看着大哥你在一个年纪如此小的人手下,我真的不甘心。”沈忠这次眼睛看向对方,没有再躲闪,正色道。

    流贼中讲的是义气,兄弟情,崇尚英雄,所以沈忠才没有再否认。

    看农民军中的外号就知道,这些人都是听着水浒传的故事长大,大碗吃肉,大碗喝酒,替天行道,是这些人的精神支柱。

    “到现在你还不肯跟我说实话吗?”

    “你要是有不得已的理由就告诉我,我去将军那给你求情。”拓养坤叹口气,无奈道。

    拓养坤不是傻子,只是因为这个,还不足以让沈忠背叛。

    投效之前,两人把利弊都已经分析清楚,经过相处才有的最终决定。

    这中间肯定还有他不曾知道的真相,所以他才猜测沈忠一定还有隐瞒。

    “李头领曾对我有恩,我不得不报。”

    沈忠整个人放松了下来,缓缓的闭上了眼睛,等待着对方的屠刀。

    “你为何如此糊涂,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找我商量?”

    “事已至此,你收拾一下吧,晚上我送你离开。”

    “咱们这一世兄弟缘分已尽。”

    拓养坤没有对曾经的兄弟下手,这么多年,怎会没有感情,既然两人已经不是同路人,那就只有一别两宽了。

    把他送走,眼不见心不烦,欠陈东的,他会补上。

    “你要放我走?”沈忠睁开眼睛,疑惑道。

    “怎么,你还想我要了你的命不成?”

    “将军说过,是杀是放都由我说了算,以后我不想再看见你,以后各为其主,战场上遇见,我不会手下留情。”

    拓养坤拿起桌上的刀,最后看了一眼对方,随后转身离去,留下沈忠一人独自在帐内。

    沈忠没有看这位大哥的背影,只是呆呆的立在原地。

    “对不起...”沈忠闭上双眼,两行清泪划过脸颊,在心中默然道。

    ……

    一个时辰之后,陈东在亲兵的簇拥下,来到东营。

    见到拓养坤正抱着担架上的尸首,放声哭泣。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可见两人之间感情深厚。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呢。”拓养坤抽泣道。

    “将军!”李定国从身边走出,给陈东见礼道。

    陈东上前轻轻拍了拍拓养坤的肩膀,安慰道:“节哀!”

    “沈忠把总重伤不治,我会向朝廷奏明其功劳。”

    “托人将沈忠的尸体送回老家安葬,务必使其落叶归根。”

    沈忠的死,不管对于陈东还是拓养坤都是最好的结果。

    陈东不会放任一个要杀自己的人活着离开,也许沈忠正是明白这点,才选择亲手了结自己的性命,为的是不让拓养坤这个大哥难做。

    这件事一个处理不好,可能就会发生兵变,一个把总在营内死亡,并不是什么小事。

    手下的人都是拿命在拼,帮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是理所应当的事。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赏罚分明,不能掺杂太多的个人感情。

    二月初,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前往荆襄。

    陈东的那封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次就是在房竹山中的张献忠虽然没有进攻州县,但已经让秦翼明感觉到危机。

    二月下旬,陈东带人才进入荆襄地区,进驻在谷城县。

    而这个时候,朝廷派来的监军同样来到,一个太监带着十个护卫,直接住进了县城里,时不时的会来军中指导一番。

    陈东身上的钱财已经不富裕,抚恤金还有给军卒发的赏钱就已经彻底把他给掏空。

    湖广巡抚王梦尹得到卢象升的手令,勉强给他凑了一个月的粮草,这才得以维持日常营军的训练。

    现在迫在眉睫的就是搞钱还有练兵,练兵非一朝一夕,需要时间好好沉淀,他才能彻底的消化手头上的这三千多兵,将其变成真正的精锐。

    卢象升的天雄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甚至比起关宁铁骑都毫不逊色,是因为其超强的凝聚力。

    人心不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战斗力。

    天雄军比起狗皮膏药还难缠,只要贴上就极难甩掉,不脱层皮根本甩不掉。

    天雄军的士兵,大都来自大名、广平当地,并没有什么特别,之所以强悍,是因为卢象升的一个诀窍。

    两百多年后,同样有个人使用这个诀窍,组成一支强悍的部队,就是曾国藩。

    卢象升的天雄军大都是有关系的,同乡、同学、兄弟、父子,都是熟人,只要死一个人,就能彻底点燃一堆人,战斗力爆表,这就是天雄军能够成为精锐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