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枣多桑树稀 » 第二十七章 相聚后的离别

第二十七章 相聚后的离别

    桑和平和桑和顺回来了。因为工厂停工,他们俩就一起回家了。

    看到家里这边也一样,整天闹哄哄的。

    桑子安不让孩子们出去,都老实地待在家里面。告诉他们,如果觉得无聊,没有意思,就看看书。

    哥几个闲的没事,就会顺着白杨树爬上墙头,偷偷地观察那院的老瘟壶在干什么?

    有一次,他们偷偷使坏,看到老瘟壶躺在院子里的藤椅上闭目养神,就大喊一声:哪里跑?吓的他一下翻倒在地上,连滚带爬地往屋子里面跑。

    看到老瘟壶那狼狈不堪的样子,哥几个不禁“哈哈哈”地大笑起来。

    最后,免不了挨了一顿训斥。

    不久,工厂恢复生产,桑和平和桑和顺回到了三线工厂。

    桑和睦和桑和才响应号召,下乡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成了下乡的知识青年。

    他们在胡同口,戴上大红花,坐上大卡车,唱着歌,高高兴兴地出发了。

    家里一下就肃静下来,每天只有桑子安和小女儿桑和美两个人。

    只有在学校有什么行动时,桑子全就和他老丈人从梯子上爬到这边院里躲避。

    桑子全不知道任金枝被他们带走都遭受了什么。任金枝每次回来,什么都不说。

    这样的生活,在任金枝又生了一个儿子后,算是告一段落,学生们不再来桑子全家里折腾了。

    任金枝很感慨,每天那样折腾,竟然没有影响到孩子,生下来健健康康的。

    她和桑子全商量,让孩子随她的姓,桑子全同意了。

    她觉得孩子这么坚强,在肚子里面和她一起经历了苦难,就给儿子取名叫任大壮。

    老瘟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感谢桑子全让孩子随了他们家的姓。

    和桑和美相差不到十天的桑和丽,远没有姐姐轻松,她要在家里帮着妈妈照顾三个弟弟。

    桑和平来信,说在工厂里认识了一个姑娘,家也是外地的,两个人相处的很好,准备结婚了。

    桑子安和媳妇儿有些不高兴,还没有领来看一看就要结婚了。

    可是,离的那么远,不高兴也没有办法,管不了太多,就只能随他了。

    桑子安给他回了一封信,家里也没有什么积蓄,一切都靠他自己,想怎么办就自己拿主意吧!并叮嘱他一定要照顾好老二桑和顺。

    “不知道老三和老四的情况怎么样?,走了那么久,也没有什么消息。”

    自从桑和睦和桑和才去了乡下,桑子安每天都要听媳妇儿唠叨几遍。

    听说去的地方挺艰苦的,具体什么情况,也不是很清楚。

    一听说谁家的孩子从乡下回来了,桑子安和媳妇儿就赶紧去人家里打听。都说去的不是一个地方,相隔太远,也不是很清楚那边的情况。

    问他们在那边生活的怎么样?只是苦笑着说,还行吧!

    尽管是这样,每年还是有一批批刚毕业的学生坐着大卡车走了。

    过年的时候,桑和平带着媳妇王和平回来了,还带回来他们的两个女儿。

    “大哥,你和大嫂的名字就差一个姓啊!怎么这么巧?”

    “就是因为名字,我们才认识的。”桑和平看着长高了的妹妹,用手比了比个头。

    “嗯,当时看到厂里面贴出的先进个人的名单,我们都认为是自己,就去厂部问,是不是把姓弄错了。结果没有我们俩什么事。”嫂子说到这儿,笑了起来。

    桑和平一看,接着说:“厂长说,怎么会弄错呢?你叫什么?我说桑和平。那你叫什么?你嫂子说王和平。然后,厂长就说,名单上公布的是人家厂部的张和平,跟你们俩有什么关系?”

    桑和平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

    “就这样,我们俩算是认识了。要是没有这件事,厂里好几百人,还真不一定能认识。”

    “也不一定,有缘分早晚会遇到的,而且还在一个厂里。”桑和平看着媳妇儿说。

    王和平不好意思地笑着低下了头。

    “所以,我们都觉得这就是缘分。我们俩一商量,就给女儿取名叫桑霜和,桑霜平怎么样?有纪念意义吧!”桑和平脸上露出得意洋洋的神态,看着屋里的人。

    “你弟弟和顺怎么没有跟你们一起回来呀!”

    “娘,他们没有假期,现在正是忙的时候,等过一阵就好了,不像现在这么忙了,就会回来了。”

    “那他现在还是一个人?”

    “嗯,没有听他说起过,应该就是一个人吧!”

    “你这个当大哥的不能只顾着自己的小日子,也得帮你弟弟成个家。一个人在外面不容易,身边也得有个能照顾他的人。”

    “我知道,我们俩都给他介绍过,他都相不中,看不上人家。眼界高着呢!”

    “看到你都两个女儿了,他不着急啊!”

    “人家老二说了,好饭不怕晚,心急吃不上热豆腐。”

    “唉!还是那个贫嘴样儿,看他将来能领回个啥样儿的来!”

    吃年夜饭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桌子前,一起吃饺子。

    “娘,二叔他们一家不过来吗?”

    “不过来。自从你二婶儿她老爹住进那院,就再也没有在一起吃过饭了。都多少年了,进出的也不方便,得绕出老远去。”

    “奥。就是那个老瘟壶啊!”

    “你都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像小时候一样没大没小的?你两个女儿可都在这儿看着呢!”

    “奥,不,不,不,哎呀,娘,我这不是说吐噜嘴了吗!”

    说完,桑和平看到爹在旁边儿,已经笑的合不拢嘴了。

    “看你们这一老一小的也没个正形儿,小孙女可是在这儿看着呢!”

    “奶奶,老瘟壶是什么?”

    “奥,没什么,没什么,别听你爹在那儿瞎说。”

    桑子安和桑和平这爷俩已经笑的前仰后合的了。

    “奶奶,我们不叫爹,我都叫爸爸。也不叫娘,叫妈妈。”

    小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还在那里郑重其事地给奶奶纠正错误。她们弄不懂,爷爷和爸爸为什么会笑成那样?

    “奶奶,爷爷和爸爸为什么这么高兴?”

    “奥,他们想起了小时候在一起时发生过的,非常有趣的事情了,就感到很开心。”

    “那以后,我们就经常回来,逗爷爷和奶奶开心。”

    “好好好!看到你们,我们就高兴了!”

    只待了一个星期,桑和平他们一家就要坐火车回去了。

    桑和美抱着两个小侄女哭了起来,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儿也还是个孩子。于是,三个女孩儿哭成了一团。

    可是,没有办法,带不走也留不下。桑和美还要上学,而两个小侄女还小也离不开妈妈。

    最后,桑和平一再保证,有时间就会带着孩子回来。这样才算把她们分开,一家四口踏上了回家的路。

    从此以后,便开启了两地之间长达一生的循环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