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投机者 » 第二十六章 巧计脱身

第二十六章 巧计脱身

    姬灵人慢慢抬头,“看来公孙先生也想到了这一步。”

    “怎么?你难道也这么看?”公孙龙吃惊地看着这个孩子。

    姬灵人微微一笑,“是,其实上次我就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了。虽然说李兑来试探平原君,被我们顺利瞒了过去。但是他们肯定还是不放心。平原君在邯郸,等于是在赵王何的眼皮底下。沙丘行宫那里如果有风吹草动,赵王何必然先得到消息。

    也就是说一旦庞煖搬救兵成功,云中飞骑驰援沙丘解救了主父。赵王何肯定也会知道,这个时候,云中飞骑和主父都尚在沙丘,平原君却在城内。一旦赵王何醒悟过来,觉得此事和平原君有关,你觉得他会怎么对付平原君?”

    公孙龙震惊地看着姬灵人,低声道,“这可不妙。赵王何精于权谋,一旦沙丘行宫被解围,他会立刻意识到平原君与此事有关。”

    “不错,而且邯郸城在赵王的控制之下。先生觉得,平原君公子胜这手下的三千门客,能保得住他的周全么?”姬灵人反问道,“所以,我们的事情还没有做完。要想万无一失,还得设法把平原君送出邯郸,脱离赵王何的控制。”

    公孙龙压低声音道,“这可不容易。赵王何已经使李兑为司寇,邯郸城也被李兑带人封了,所有人禁止出入。更别说公子这样身份敏感的人了。现在这个样子,公子如何能出城?”

    “这些先生你暂时别考虑。你先告诉我,公子现在还有没有什么可去的地方,当然一定要稳妥的去处。”姬灵人思考了一下问道。

    “有,倒是有。最稳妥的,自然是去别国,魏国也好,燕国也罢,总比留在赵国要好。”公孙龙回答道。

    “不!”姬灵人立刻摇头,“这样的想法,会把平原君置于死地的。因为一旦公子要离开赵国,赵王何必定认为他心怀异志,就极有可能对公子动手。

    所以平原君只能留在赵国,但必须在赵王何无可奈何的地方。公孙先生再想一想,有没有这样的地方?”

    “这样,就只能去代郡了。那里原本是公子章的地方,主父原本想封公子章为代王,但赵王何不同意。这才有了公子章谋反,被赵王何诛杀的事情。”公孙龙想了想道,“目前的代郡,应该是赵王何也无可奈何的地方。”

    “公子章的封地?”姬灵人沉吟道,“有办法了,此事还得从李兑身上下手。”

    “怎么做?”公孙龙皱眉道。

    “先生可以私下去找李兑。并且告诉他,之前公子章蓄意谋反,暗中曾在代郡准备了一支叛军。只是沙丘之变来得突然,他的那支叛军未来得及启用,公子章便已经伏诛。

    眼看公子章已经死了,其中一些叛军的将领现在也已有悔意,有心归降弃暗投明。但另外有一些还在犹豫,因为怕赵王何不会放过他们。

    但他们素知平原君公子胜仁义无双,所以提出要跟公子胜会面,由他做出保证,才能放心投降。赵王何现在杀了公子章,肯定担心他的封地代郡出现叛乱。如果知道了这样的事,肯定会让平原君前往。”姬灵人道。

    “可是,李兑会相信么?”公孙龙低声道。

    “这个容易,公孙先生可以找人伪造一封书信。就以叛军将领的口吻,请公子在赵王何面前说情。这封书信必须要把对赵王何的不信任表现出来,让人觉得他们在犹豫不定。公孙先生就说公子收到了这封信,让你去转交给李兑。

    李兑一定会问你,为什么要转交给他而不是转交给赵王何?你就说是公子说的,李兑相国现在任职司寇,管这些事。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不想参与到这些是非之中。”姬灵人道。

    “这样能行么?如果李兑真的自己解决此事,把公子抛在一边呢?”公孙龙想了想道,“那公子想要离开邯郸避祸的打算,岂不是落空了?”

    “不会,就算李兑想要自己处理,赵王何也不会允许。”姬灵人微微一笑。

    “哦?”公孙龙皱眉道。

    “赵王何杀了自己的哥哥公子章,又围困了自己的父亲。即便他现在身为赵王,但他心里肯定也是虚的。所以,他一定想要平原君站在他的一边。也就是说他要逼着平原君表明态度——到底是跟着他,还是跟主父?

    如果平原君接受了这个差事,去代郡接受叛军的投降。那么在世人的眼中,他就是站在赵王何一边的。这也是赵王何所希望的。

    当然这只是其一,第二个原因么?代郡毕竟是公子章的地盘,即便那里的叛军说要受降,但此行吉凶未定,李兑是沙丘之变的主谋之一,他必然不敢前去。但让平原君去,他就没有什么担心的了。如果那些叛军真的投降,那么正好可以避免代郡出现叛乱。如果那些叛军只是假投降,那么遇上危险的也是平原君。

    即便是平原君被叛军所害,赵王何也心安理得。因为这样一来,他诛杀公子章的理由就更充分了。”姬灵人小声道。

    公孙龙脸色微变,深吸了一口气,点点头,“有理,我这就去找公子。”

    “慢。公孙先生,这件事你别说是我的主意,就说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姬灵人开口道。

    “这是为何?”公孙龙迟疑道,“若是能救公子脱困,这可是大功一件。公子必有厚赏。灵人为何要说,这是我的主意?”

    姬灵人微微一笑,“我和平原君萍水相逢,他未必能信我。但公孙先生在他门下已久,而且颇受赏识。所以,公孙先生的话,他一定是会信的。这种关键时刻,容不得半点犹豫。所以公孙先生若说这是你的主意,平原君必定会相信。”

    “可是公子去了代郡之后又该如何?那里根本就没有这样一支叛军啊。”公孙龙皱眉道。

    “这岂不是很好么?公子可以带上一众门客,在代郡吃喝玩乐,等着主父脱困的消息。只要主父一旦脱困,邯郸必有一番动静。平原君却远在代郡,避开这次风波,岂不是绝佳的选择么?”姬灵人微微一眨眼。

    “我代公子多谢了!”公孙龙肃然抱拳。

    姬灵人只是笑笑,没有说话。即便是他,可能也没有想到,自己救赵武灵王的这个决定,已经影响了赵国,甚至整个战国时代的大格局。整个战国的历史,正在因为一个十二岁少年的横空出世而悄然起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