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投机者 » 第一百零五章 消耗之策

第一百零五章 消耗之策

    中军大帐之内,三国将领正在争执不下。

    “我的意思还是坚持左军突进,绕过坚守的秦军,直接攻打函谷关。”韩国将领拍着桌子道。

    “哼,糊涂!”齐国大将匡章冷笑一声,“如此急功近利,乃自取灭亡之道。孤军突进,后方城池尽在敌人掌握之中。

    一旦敌军阻截后路,则进无可,进退无可退,如同自困于函谷关下。”

    “那章子认为,该以何法破局?”那个韩国将领忍不住问道。“你我兵发三路,而目前三路大军被阻,十天之内,并无寸进。难道我们要这样一直耗下去吗?”

    匡章看了他一眼,缓缓地道,“兵法之道,该求稳的时候求稳,该求险的时候求险。现在正是需要稳的时候。

    惟今之计还是必须先拿下周边的几个城池,使得三路大军能够形成三足之势。三足者,稳也。

    纵使秦军反攻,受我三路大军左中右钳制,亦难有所建树。所以目前的军势不能动,尤其不能孤军突进,此乃兵家之大忌。”

    “说得好,说得好。”姬灵人从大帐后面走出来,鼓掌道,“久闻章子大名,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你是何人?”匡章看了他一眼。

    “稷下灵人,见过各位将军。”姬灵人笑着走到了中军大帐挂着的羊皮地图前。

    一众武将看着这个年轻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因为姬灵人这个权士,职位太低。大部分人都不认识他。

    孟尝君只能干咳了一声,“这位乃是我帐下的行军权士,姬灵人。”

    “小小权士,这里岂有你说话的地方?还不快给我滚下去。”魏国将领脾气火爆,大声呵斥道。

    “小人自然是没有说话的地方,所以才在相邦的身边站着。而诸位将军却又想找人问计,小人也是急诸位将军所急,情不自禁说了话。既然几位将军不想听,我也就不说了。”姬灵人叹了一口气。

    “慢!”齐国大将匡章一摆手,盯着姬灵人道,“你就是姬灵人?稷下的子晚先生,说起过你。你就是他所说的那个灵人公子?”

    “是。”姬灵人点点头。

    “如果是你的话,我倒是有兴趣听听。”匡章指着羊皮地图道,“当前这局面,秦国援军已至,固守城池,你有何对策?”

    “孙子兵法有云,攻城之战,是下策,不得已而为之。”姬灵人看着地图道,“当前的局势是,齐魏韩,三路大军各自为战。而又各自难以取得突破。这个问题我们暂时先放一放,我们先来谈如何攻秦。

    可以进攻秦国的通道,一共有四条,首先崤函通道,从中原地区攻入函谷关东。

    第二条路,是走运城盆地西渡黄河。

    第三条,是走武关道翻越秦岭,从南阳盆地攻入关中。

    第四条,是在西侧翻越秦岭,从汉中地区攻入关中;或翻越秦岭后先进入陇西地区后入关中。

    而我们面前显然只有一条路,崤函通道。崤函通道,可以看做西起崤山,东到虎牢关的狭长区域,是关中地区到中原地区的战略通道。

    函谷关已在图中标出,它的地位已经标的很明显了,北边是黄河,南边是秦岭余脉,绕不过去。

    实际上,秦赵两国常年在黄河两岸死磕,当然主要在河东赵国境内,互有胜负,其他五国也只能干瞪眼。

    山东诸国要联合抗秦,大队人马不论转道赵国,突破黄河防线,还是转道楚国,翻越秦岭,相对其他国家,补给线太长,不现实。

    山东诸国要戮力抗秦,只能向西破函谷关,克潼关,一步一步来。

    大军无法展开,而秦国只要守好黄河防线,兵马粮草辎重可沿黄河南岸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函谷关前线,很容易守。”姬灵人回答道。

    “你说的这些我们都知道,我们只想知道,怎么才能更快的兵进涵谷关。”韩国将领大声问道。

    “兵进涵谷关容易,但攻破函谷关不易。”姬灵人回答道。“与其在函谷关下挨秦军的强弓劲弩,不如围点打援。利用临近函谷关的这几个秦国城池,不断的消耗函谷关的守军。

    刚才诸位将军也提到了秦国的援军到了,那么他们的援军从哪里来?是从函谷关来的。送来这么多援军,人吃马嚼需要消耗。这就又迫使他们不但运了援军过来,还得不断的运粮。”

    “运粮?!”齐国大将匡章的眼神一动,低声道,“断粮道!城中守兵断了粮,就坚守不了几天。”

    姬灵人笑了笑,“将军说的不错。目前的形势,冒进是绝对不行的。强攻城池消耗也太大了,既然这样的话,我们就围而不攻。改为封锁秦军粮道。

    函谷关的粮食充足,因为从咸阳至函谷关一马平川,还能从咸阳把吃的喝的放船上直接运到函谷关,补给相当方便。

    这边多个城池被困,秦军就会设法把函谷关的兵卒和粮食往这边运。而我们主要就是袭击这些运送粮食的兵卒,截夺他们的粮食。

    让这些秦国士兵们不断求援,秦军不可能源源不断的送来援兵和粮食,但他们会试图保住这几个城池,要保住城池,他们就必须援兵援粮。而这样一来,函谷关的兵和粮就会逐渐空虚。”姬灵人回答道。

    “那样的话,确实可以把他们都耗死,这些城池在缺粮的状态下,最后始终会崩溃。而函谷关也会因此伤了元气。

    但是这个过程耗时很长,我们自己的粮草消耗也是个不小的数目。”魏国将领沉吟道。

    “韩魏两国近在咫尺,粮草可以源源不断地运来。加上我们劫夺敌军的粮草,已经算是不少了。况且这些秦军固守城池,而城外的大批农田又已到了收获的季节。

    各部可以下令军卒抢收抢割,让那些秦国守军在城上看着,却无计可施。而这些收获的粮食,也可以充作我军的粮草。”姬灵人笑着道。

    匡章点了点头,“此乃稳中求胜之计,避免了冒进之险,又能成功消耗敌军。我看可行。”

    “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进攻函谷关?”韩国的将军有些迟疑道。

    “多则两个月,少则一个月。函谷关附近周边城池就会缺粮乃至断粮。秦军发现我们尚未占领这些城池,肯定会再度增援。

    到时函谷关的粮食储备和兵卒人马肯定会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那个时候就是我们发起进攻的时候了。”姬灵人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