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投机者 » 第一百零七章 伐交之战

第一百零七章 伐交之战

    联军的中军大帐之中,姬灵人和孟尝君接连收到捷报。秦国的运粮队伍受到连续重创,不但击溃了大量援军,还缴获了不少的军粮,着实让孟尝君大喜过望。

    “灵人,我军如今不但缴获了大批粮草,加上抢收的秋粮,联军至少还能支撑半年,这半年,韩魏两国的粮草兵员也会不断运来。在粮食这方面已然无忧,你看我们是不是该想想怎么打函谷关了?”孟尝君问道。

    “函谷关道东自崤山,西至潼津,深险如函,号称天险。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姬灵人想了想道,“我们不妨再等等?”

    “等?这……军情紧急,如何能等?”孟尝君连忙道。

    “相邦且听我说,函谷关天险,这样的地形令秦国占尽好处,秦国常常可以乘关外某国守备薄弱,有机可乘时骤然出兵攻击,而关外诸国几次组成合纵联盟进攻秦国时,秦军则退守函谷关,以逸待劳,使关外联军无可奈何,自然解体退兵,落得劳民伤财。

    这一次,他们动的是同样的心思,想要固守函谷关,等我们久攻不下,自行退兵。既然他们是这样想的,我们就要让他们以为,我们确实受阻函谷关,拿他们没有办法。”姬灵人低声道,“实际上,我们如果强攻函谷关,即便是损兵折将,也未必能拿下。而且三国合纵联军,貌合神离,若是战事不利,难免会有人会萌生退意。

    只要有一家退了,那合纵就维持不下去。所以,我左思右想,认为我们可以不用强攻,用另一个办法来拿下函谷关。”

    “另一个办法?”孟尝君愕然道,“还有什么办法?”

    姬灵人低声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是为不得已。我有一法可用——伐交!”

    “伐交?”孟尝君若有所思。

    “秦国的战略是以赵和宋为盟,对立齐魏韩。但是赵宋各有打算,赵国乘着齐魏韩军队攻秦机遇大举进攻中山国,而宋国也并未对秦国施以援手。

    今合纵联军在函谷关下与秦军对峙,而秦国的两个盟国却在观望。相邦以为这是为什么?”姬灵人低声道。

    “赵国和韩魏两国,同属三晋,他们之间一向关系密切,自然是不会帮着秦国攻打合纵联军。宋国势单力孤,更不敢得罪我们齐国。”孟尝君想了想道。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已,更大的一个原因是,这两国也对秦国不满。如今他们表面中立,但若机会合适的话,恐怕会反过头来攻打秦国。”姬灵人低声道。

    “你是说,拉拢赵国和宋国,一起攻秦?”孟尝君想了想道。

    “是。相邦,你如今的名声天下皆知。加上你一直和赵国平原君交好,如今平原君赵胜已经是赵相。而且平原君和魏国的信陵君还是亲戚。信陵君魏无忌的姐姐嫁给了平原君赵胜。他们两人关系极为密切。

    相邦何不与信陵君一起,请平原君让赵王出兵?若赵王愿意出兵,我有一谋。可保我们攻下函谷关。”姬灵人低声道。

    “哦?”孟尝君想了想,“这倒是没有想到,只是灵人,你为何一定要让赵国出兵?宋国不可以么?我倒是觉得去向宋国要求出兵,更有把握。”

    “宋国实力不足,而且此事唯有赵国可以办到。”姬灵人指着地图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孟尝君低声道。

    “因为赵国,可以从云中和九原南下,绕过函谷关,直接奔袭秦国。”姬灵人指着地图道,“而且这个图谋,赵国已经准备了很久。赵国主父也就是之前的赵王雍,不但由此图谋,而且还不惜乔装,亲身赴秦,察看过山川地势。

    我当年在秦国之时,曾经和赵王雍见过。所以知道他一直以来都有这个打算。只是从未有机会用过。”

    “啊!”孟尝君吃惊道,“从云中和九原南下?!”

    姬灵人点点头,“秦国地理形势易守难攻。八百里秦川,南倚终南,北临渭水。东据潼关之险、西持散关之固、南拥武关之雄、北借萧关之伟。但是再好的关隘也需要兵力来守,而秦国又并非也不能四处平均分兵,故总有兵力部署薄弱的一面。

    秦国即要东出,也要防止山东六国来犯,所以重点布防的是东边函谷关和与楚国接壤的武关,大秦精锐皆多布防与此。西边和北边乃与游牧民族接壤,秦国并没有布防多少兵力,因而西边和北边乃是秦国兵力薄弱之处。

    而赵国通过胡服骑射后,军力大涨。赵军有一点或许胜过秦军,那就是骑兵。赵国自从征服了游牧民族楼烦,将楼烦的军队供自己使用,那么赵军中必然有楼烦军,这也使得他们的骑军善于长途奔袭。另外,赵国西掠胡地,已经夺得云中和九原地区,而这些的地区正好和秦国北部疆土接壤。

    诸侯之中,唯有赵国攻秦可以不走函谷关一条道。所以是否能把赵国拉入战局,至关重要。”

    “可是如果赵国真的绕过了函谷关和秦军大批精锐,直接攻下了咸阳,可怎么办?那我们此次合纵,岂不是全都便宜了赵国?”孟尝君犹豫道。

    “相邦放心,赵国绕过函谷关参战,虽然能把秦王惊出一身冷汗。但还不至于真的被攻下咸阳。原因很简单,函谷关到咸阳之间一马平川。如果咸阳告急,函谷关大批精锐秦军必然大举回援咸阳,这个时候我们就能趁势拿下函谷关。

    赵国骑兵精于突袭,但难以久战,他们拿不下咸阳。而函谷关对于秦国而言,及其重要。因为这是关中之地的门户,函谷关一失守,意味着合纵联军将直入关中进逼咸阳。

    秦国不会到这种时候还继续跟我们作战,所以函谷关一破,他们必然乞降。”姬灵人分析道,“而且,函谷关破,合纵联军即将西进。宋国也不会沉得住气,他们小国寡民,注定只能当墙头草。眼看局势对秦国不利,他们一定会加入合纵联军。

    到那时,我们便是五国攻秦,秦国必败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