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投机者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游说主父

第一百四十一章 游说主父

    “如果是这样的话。看来我有必要去代郡一趟,亲自说服主父了。”姬灵人点头道,“本来这次合作事关重大,也必须要经过主父的首肯。”

    “这就太好了。主父对灵人一向颇为厚爱,如果灵人能够亲自去劝说他,必然能够大功告成。”平原君赵胜大喜道。

    “怎么不见公孙先生,这次去见主父,我希望公孙先生能够跟我一起去。”姬灵人笑了笑道。

    “公孙龙?这可巧了,他现在正在主父那里。一个月前我派他去祖主父那里办事,至今,应该还在代郡。”平原君赵胜点头道。

    “既然这样,不如我连夜就出发。还劳烦相邦帮我准备车马,灵人不胜感激。”姬灵人点头道。

    “这么急?”平原君赵胜意外道,“不等明天天亮之后吗?”

    “事情紧急,我想还是尽快见到主父,为他说明此次合纵的利弊。连夜赶路,虽然辛苦了一些,但相比于合纵伐秦来说,只是小事而已。”姬灵人笑了笑。

    “这样也好。”平原君赵胜,也知道姬灵人很急。立刻连夜为他安排车马。平原君选了最好的马车和最好的驭手,而且派出了自己的门客护卫。沿途护送。

    几天之后,代郡的主父行宫内。有人飞马来报,说是周天子使者来见,有机密要事。

    赵国主父赵雍微微皱眉,冷笑了一声道,“周天子,他能有什么机密要事?有事让他找赵何去,我已经不是赵王了,没工夫接待他的使者。”

    “主父,那位使者是坐相邦平原君的马车来的,而且据说星夜疾驰。如果不是真的有急事,我想相邦也不会让自己的马车来送他。”赵雍的手下小声道。

    “胜儿的马车?”赵雍微微皱眉,在这个时代等级观念还是非常强的。寻常的使者,应该不至于能让平原君赵胜用自己的马车一路护送。

    这让主父赵雍有些奇怪,他忍不住问了一句,“你看清楚了吗?”

    “看清楚了。驾车的驭手也是相邦府中的人,驾车的马……”手下看了一眼赵雍,小声道,“正是主父,去年赐给相邦的那几匹匈奴好马。”

    赵雍愣住了,赵国人都喜欢马。平原君这个赵国公子更是喜欢犬马。赵雍也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的喜好,所以在去年的时候,送了他几匹匈奴人的好马。

    这几匹马,平原君赵胜喜欢得不得了。平常就连自己骑出去打猎都有些舍不得,这次居然用来拉车送客?这个使者到底是什么来头?

    “那个使者是谁?莫非是周公子周最么?”赵雍微微皱眉。

    “听说此人是故虞国的公子……好像叫灵人。前段时间曾经流言四起,传的很是神奇。说此人得到了鬼谷先生的毕生真传,在合纵抗秦的时候,曾经担任军师,率众攻入了函谷关。”那个手下回答道。

    “什么?灵人!”赵雍微微一愣,立刻道,“人在哪里?让他过来见我,赶快去。”

    那人连忙下去。到了片刻之后,姬灵人才被人带了上来。

    “你……”赵雍看着灵人,不由惊讶的道,“真的是你?你居然已经长得这么高了?”

    姬灵人向赵雍跪拜,“灵人,见过主父。”

    赵雍却盯着他,也没让他起来。“当初和秦军一战,是你破了函谷关。”

    姬灵人忍不住道,“此战,我虽然是军师,但攻破函谷关,却也有侥幸的成分。”

    “好,我问你!当初三国攻破函谷关之后,为何中途停下?不再继续攻秦。却把深入秦国的我赵国士卒置于险境?”赵雍厉声喝道。

    “这……可不是我能做主的了。灵人虽任军师,但也只是临时的。就连孟尝君田文,恐怕也无法让齐魏韩三国只会调度完全听他一人。”姬灵人摇头道。

    “好哇,当初拉我们参战的时候,你们可是好话说尽。我赵军轻骑深入,直逼咸阳,这才使得秦军回援,函谷关空虚。可你们趁势攻破函谷关之后,却止步不前。差一点将我大赵军卒陷于险境。这就是你们的合纵所为!”赵雍提起这件事就忍不住恼火。

    “主父,这可真的不能怪我。合纵联军各怀心思,而且在函谷关旷日持久,粮草难以为继。所以才在攻破函谷关之后,便接受了秦军的投降。

    试想一下,当初我们如果坚持作战。恐怕情势最为危机的,才会是深入其中的赵军。赵军能够兵进咸阳,一方面是因为主父指挥有方,赵军骑兵悍勇。

    而另外一个方面,是因为武关守军被我放出的留言迷惑,以为楚国也将攻秦,所以没能及时拦截住赵军。

    当时的情况是,赵国军队已经靠近咸阳,函谷关守军也已经回援咸阳。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再继续攻打秦国,他们势必会召回武关守军,先保护住都城咸阳。

    而赵军是骑兵,虽然来去如风,却难以久战攻城。所以如果再继续攻打下去,对赵军是最大的不利。而及时接受秦军的投降,可以避免秦军再继续反击赵军。给赵国军队带来更大的伤害。

    而且秦国战败,割地求和。不光是韩国和魏国,都各自拿回来了被秦国占据的土地。赵国所得到的土地和城池,也相当丰厚。”姬灵人点头道。

    “这么说我还得感谢你?那我问你,你们拿下函谷关之后,为什么又把函谷关给了魏国,而不送给我们赵国。难道我们赵国在这次伐秦之战中,出力比魏国少么?”赵雍冷冷地道。

    “这件事倒是我的主意。这函谷关呢,乃是关中门户。其重要程度,主父一定知晓。秦国要想征伐关东诸国,必须先出函谷关。

    所以函谷关,秦国志在必得。只要控制了函谷关,秦军进可攻,退可守。而函谷关如果被魏国掌握,在秦国会想方设法夺回,甚至不惜对魏国开战。

    而我如果把函谷关给了赵国,那么赵国就等于成了秦军的靶子。秦国会不断攻赵,直到重新拿下函谷关。我正是为了赵国和主父考虑,才把函谷关给了魏国。这样一来秦国要打,也只能先打魏国。

    而赵国有足够的时间来决定,是帮助魏国守住函谷关,还是袖手旁观。无论主父做何决定,都可以。”姬灵人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