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废帝重生:朕即国家! » 第四十八章 集权与密谋

第四十八章 集权与密谋

    这些时日以来,百官们也大多摸清了楚宣的脾气。

    一旦这位决定的事情,一般是很难劝回的。

    像他们之前很喜欢玩的“死谏”“秉言直谏”这种套路,既能表现自己刚正不阿的风骨收获名声,还能时不时抱团怼一怼皇帝,让皇帝顾忌之下妥协。

    但这些在楚宣这里根本没有用。

    要知道这位可是真的会满足你心愿的。

    只要你敢死谏,楚宣他就真的敢让你死啊。

    “朕叫你们过来,也就是通知你们一下。”

    “不过在朕带大军亲征前,江南还需要一个老将前去稳定局势,不让这民变糜烂更多地方。”

    楚宣说完,直接就指定人选:

    “司马公,此事就由你来如何?”

    一直在人群中沉默的司马懿,闻言愣了一下,然后躬身领旨:“老臣遵旨。”

    噔噔噔。

    楚宣一手敲击面前桌子,点点头:“那行,爱卿你便速去江南,整合当地的守军,和周围的军队,力保民变不出江南地带。”

    “爱卿能否做到?”

    司马懿满是皱纹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弯腰点头道:“老臣必竭尽全力,不辜负陛下所望。”

    “好,朕知道将在外,最注随机应变,所以朕给你临机之权,可调动节制地方诸军。”

    司马懿闻言,眉头一挑,这可是将一部分兵权彻底交给了自己。

    虽然兵力肯定不多,但对司马懿而言也是可以争取的力量。

    “老臣叩谢陛下隆恩。”

    “朕听闻你家两个儿子俱是人中俊杰,甚为不易。

    不如将他们放在朕身边仔细培养,日后也好为朝廷做事。”

    楚宣盯着司马懿花白的头发,似是不经意道。

    “臣,替犬子谢陛下隆恩。”

    司马懿袖中双手紧握,默然道。

    他就知道,小皇帝不会这么轻易放心就将兵权交给自己。

    两个儿子这算是作为人质把柄在楚宣手上了。

    “不过诸位爱卿说的也有道理,朕之后亲征,朝政无人总理,容易荒废,无人处理。”

    “不如就临时建立一个中枢部门,替朕先总理朝政。”

    此话一出,百官的脸上都跃跃欲试。

    这可是掌握大权的好机会。

    楚宣也想的很明白,不说他亲征不在帝都之时。

    就是大周平日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也数不胜数。

    如果不分大小全部都给他处理,一是时间精力不够;二是有些事务他并不一定就了解,肯定要去了解询问,效率必然会很低。

    所以楚宣决定要将一部分权力下放。

    但是这权力如何下放,就很有讲究了。

    万一所付非人,或者尾大不掉,可就让人看笑话了。

    到时候放出去容易,想收回来可就难了。

    而高明的下放权力,反而会使得权力更加集中在手。

    不过楚宣有着地球上各种封建专制王朝对此的举措,倒也心里早就有了主意。

    “朕便设立一处临时机构,处理朝政琐事,名军机处。

    暂立五位军机幕僚,先定贾诩、魏忠贤、张奉孝、司马懿、郑经五位爱卿。”

    不管底下百官变换的神色,楚宣直接将军机处摆上前台,又一口气定下来军机幕僚的人选。

    他选的这五位军机幕僚,

    自然也是经过一番考量的,平衡了各方势力。

    安排两个士族文官的人也是为了让朝廷百官不那么抵触,不然全是自己人,有些时候也不好传达执行。

    “今日之后就开始施行,除了军务大事每件必传递于此,交于朕过目。”

    “其余朝政之事,就先交于几位军机大臣批示,达不成一致的,再交于朕裁决。”

    楚宣大概将军机处的作用说了一下,详细的规章制度肯定还会从各个角度确保皇帝才是拥有最终决定权,防止军机幕僚有勾结架空的机会。

    不动声色之间,大周百官的头上就多了一层机构,变相分化了他们的权力。

    ....

    ....

    ....

    楚宣在大本营之后。

    没有他在的镐京,

    不知是否是错觉,朝廷百官心里都轻松了许多。

    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也越发频繁大胆了起来。

    郑府。

    作为当朝礼部侍郎,正二品的大员。

    郑经的府邸自然规模不小,府邸里面不说富丽堂皇也绝非寻常人家。

    这一日深夜,

    郑府一处偏殿却还是灯火通明。

    竟然有不少官员和世家子弟聚集于此。

    按理说,现在东厂和锦衣卫横行,监察百官,没有人敢相互走得太近,以免被厂卫的番子看到。

    要是被东厂和锦衣卫的人盯上,那可是必然没有什么好结果,肯定会被追拿构陷。

    不过这郑经也不是一般人,从小便以文采闻名,年长后出书立著,又儒家经学大师闻名天下。

    并且他除了这个礼部侍郎的身份,更重要的是其大周国子监祭酒的身份,让他管理教导过在国子监学习的无数大周潜在官吏。

    因此其虽然官位不是最高的,却是不少官员名义上的经学前辈,地位威望颇高。

    就连皇家也有不少人是他教导出来的。

    泰安帝的几个儿子,包括楚宣在内,也俱是这郑经的弟子。

    所以,哪怕是东厂和锦衣卫对于郑经这等当世大家,也不敢太过无礼得罪。

    毕竟这郑经,也是楚宣名义上的师父,教导过楚宣。

    据说楚宣曾经也十分尊重这位老师。

    于是心怀叵测的官员和世家们便选择在郑经家中聚集,

    他们想着,就算是被发现,还有探讨儒学经学的理由,可以蒙混过关。

    “诸位,如今咱们圣上的意思老夫算是看明白了,这不仅是要对付我们世家大族,还将我等文人弃之如履!”

    偏殿内,镐京城内一位已经闭门谢客很久的世家大族族长出现在此。

    他原本也是朝堂一员重臣,在年长辞官养老之后,便自诩为富贵闲人,不再过问俗事。

    如今竟也出现在此。

    “东厂、锦衣卫、还有新出来的这什么盖世太保、军机处,哪一个和我们有关系?”

    “我看小皇帝是要将我们都逼死才满意!”

    “我们再这样下去,可就真的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他宰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