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巧了!我也叫刘辩 » 091、荀攸投奔被打断

091、荀攸投奔被打断

    “殿下放心,陛下的任命文书就在攸这里,明天自会报于张燕。”荀攸了然开口。

    刘辩听罢,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张燕终于封爵了,算是归顺朝廷,由黄巾反贼洗白成了汉室吏员;担心的是张燕放归几十万佃农们,到底该安置在哪儿?

    “殿下,你还有话想说?”荀攸观察他的表情,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

    回过神来,他说:“倒也没甚么。荀先生累了吗?要不要本王派人送你回屋歇息歇息?”

    荀攸摇头,竟然主动道:“殿下若不反对,可否容攸逗留于此?”

    两眼弯弯,他便道:“就依荀先生。”

    抬起头来,他又向赵云点头致意。

    赵云拱了拱手,迟疑片刻,却是默默地告退。

    刘辩略有失望:看来赵云不想投奔自己呀?

    无妨!

    他有耐心磨下去。

    他朝何先递个眼色。

    何先抱了抱拳,主动地追上赵云,低声地说了几句话,疑似要带赵云去休息。

    反正赵云和何先一前一后迈出屋时,他能瞧见赵云明显地松了一口气。

    抿了抿唇,刘辩回过神来,宣布道:“——诸位,请汇报这几天的工作进度罢?”

    于是乎,荀攸作为不太合理的外来吏员,亲自地目睹并体验了皇子殿下如何日常工作:但见袁绍、曹操、袁术、石越、刘备、关羽、张飞和何苗,依次地进行汇报——

    这对刘辩来说,几乎习以为常,甚至有日复一日的啰嗦感。

    但对荀攸来说,则是第一次。

    荀攸有趣地目视袁绍率先地拱手道:“殿下,这几日我命铁匠日夜赶工,制出一千辆板车,用于载人,或者运输货物!如今,真有外来流民们或佃农们进行登记,再也不用担心对方要赶去“木屋区”而浪费多余的时间了!”

    一、一千辆板车?!

    刘辩倒吸一口凉气,忍不住道:“只制板车?农耕工具有生产吗?”

    袁绍:“……”

    袁绍的表情僵住了。

    扶了扶额,刘辩懂了:没搞农耕工具,光是奔着板车了!

    这怎么能行呢?

    刘辩果断道:“从明天起,农耕工具也不能少!板车可以少造了!”

    袁绍耳根子红了,拱手道:“喏!”

    不错!下一位!

    刘辩跳过袁术和石越,瞅向刘备,包括关羽和张飞。

    荀攸歪了歪脑袋,惊奇于刘备、关羽和张飞十分亲密的模样。

    便见刘备迈前一步,从容道:“殿下,当前的佃农们安全抵达东光县,并已安家落户了!备亦带来青砖十万块,已运入仓库,请殿下过目。”

    适时地,关羽和张飞也保持鞠躬的姿态,和刘备可谓同进同出,非常同步。

    听罢,刘辩感慨如下:一切物资都往仓库搬去,也不晓得仓库还能装得下。

    挥了挥手,刘辩道:“本王明白了。从明天开始,王叔……刘舍人你继续负责“木屋区”罢?——木屋区还能再建吗?你认为再建一片“砖屋区”,可行否?”

    “砖屋区?!”众人面面相觑,饶有兴趣。

    刘辩言之凿凿道:“没错,有木屋区,为何就不能有砖屋区?——待到砖屋区住不下了,就弄个“商业区”好了?”

    “商业区?!”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就见刘备两眼一亮,含笑地说,“殿下,此主意甚好!南皮县居民们的财产并不多,根本没法全住进砖屋,不如把砖屋区腾出来,改成商业区?——备的意思是:

    商业区全是砖屋建造,有格调,如何呢?

    这样,也避免木屋与砖屋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刘备意有所指。

    刘辩眸光闪闪,隐约地意识到:木屋功能多多,却远不如砖屋实用!奈何砖屋虽好,却比木屋难造,价格也比木屋贵得多——

    他的理解是:假设人人都住木屋,是贫困居民,有一天好几个居民们花钱搬去砖屋,长此以往,会不会造成砖房价高,而木屋廉价?

    所住砖房者,多是“达官贵人”,而达官贵人却看不起平民们?

    这样的确不好。

    有隐患。

    沉吟片刻,他说:“刘舍人,本王准了!木屋区落实好后,就同时再建“商业区”罢?就用砖屋打造。”

    刘备道:“敢不从命。”

    “砖屋可在进行?”刘辩轻拍脑门,可没忘记之前就有青砖了。

    刘备愣了一愣,回道:“用是用了,但却不和木屋区一起。”

    言下之意:刘备歪打正着,换了一块地方建砖屋,刚好可以发展成商业区?

    两眼弯弯,刘辩内心对刘备人品点赞:换得妙!

    接着,是曹操。

    面不改色地,曹操道:“主公,东光县发展良好!和南皮县类似,东光县也实行大锅饭,也大力地鼓励开垦田地,多多种植!让我惊喜的是:东光县的房屋完好,有不少空房,可登记和收留外来流民、佃农们!更别提东光县有两家窑场……”

    吧啦吧啦,曹操将东光县夸了一通,夸得众人略带羡慕。

    毕竟曹操是众吏员们当中,第一位被任命为县令的家伙,怎不遭人眼红?

    奈何众吏员们还算纯良,并不想与曹操进行无聊的口舌之争。

    众吏员们暗搓搓地等待好时机:你曹操既能任命为县令,为何我们就不行?——莫要忘记渤海郡有八县,只要自个儿功绩突出,怎么着也能捞个县令当一当?

    八个县城……哦~不对!是六个!一人一个,谁也不耽误谁!

    可惜的是:刘辩压根不清楚麾下人才们的想法,还单纯地认定大家为民奔波,真乃一枚不可多得的好吏员——刘辩还在琢磨,只要削弱八县的各个世家和豪强们,打服对方,让对方跪下唱征服,给大家任命县令,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他需要忠心又能干的心腹吏员们,且渤海郡各县城也必须要有一位县令,分担他的辛苦才行——不然,八个县,每天都要巡逻一趟,那啥也别干了!

    “曹主簿,你做得很好。”刘辩毫不吝啬地夸奖曹操,“还有甚么问题没?”

    “问题倒不大,但就琐事不少,没法让人轻易地离城。”曹操好不烦恼。

    这把刘辩给逗笑了,笑道:“这有何难?——曹主簿,你在东光县培养几个人才,到时再交琐碎事务交给对方解决,不就行了?

    本王倒还记得师袁宜和张大瓷,此二人怎么样了?怎地一直留在东光县,也不回来,莫要忘记了师袁宜乃是郡司空呢?”

    ——哪怕师袁宜只是掌管渤海郡的土木工程和府中工匠们,与甚么论天下大事没啥关系,师袁宜也识字,会写字啊!

    这不是妥妥人才,还不值得大力培养吗?

    养好了,不就能减轻曹操你的负担了吗?!

    斜视曹操,刘辩简直一言难尽。

    曹操不怒反喜,喜道:“不愧是主公,是曹某浅薄了。”

    听罢,曹操大喜,喜道:“多谢主公指点!我必不让主公失望!”

    看至此处,荀攸心有所触地想:主公?——曹操竟唤殿下为主公?!

    那么……

    荀攸眸光渐深,亦默不作声,降低自身的存在感。

    目光一转,刘辩转向袁术……身边的石越,问道:“石先生,你那边如何?”

    袁术张了张嘴,又闭上了嘴,只觉心塞:殿下又无视人了……呜!但听石越道:“回禀殿下,我和袁祭酒一切良好!”

    “那就好。”刘辩摆了摆手,“登记之事,仍由你和袁祭酒负责?”“敢不从命。”石越拱了拱手。

    袁术也鞠躬。

    瞄了一眼何苗,刘辩漫不经心道:“何下掾,你的情况是甚么?”

    何苗迈前一步,风轻云淡道:“托殿下洪福,南皮县治安正常。”

    就没奇怪的冲突矛盾嘛?

    刘辩既欣喜南皮治安太平,亦遗憾平淡过了头儿……咳咳!平淡是好!平淡是福,总比颠沛流离、你争我抢要强!

    “有劳何下掾,今后南皮县的治安仍要靠何下掾了?”

    何苗道:“喏!”

    然后?

    然后,没了。

    环顾众人,刘辩一时想不起还有何事要做,遂习惯性地问:

    “诸位,还有别的事要禀报否?”

    众人心知今天的汇报工作结束,且自身确实没事要说,便齐齐地行了行礼——

    见状,刘辩宣布道:“尔等辛苦了,且退下罢。”

    于是乎,众人相继地退出——

    除了荀攸!

    眼见众人走个干净,荀攸起身道:“殿下,攸对殿下你实在敬仰得很,能否和殿下你畅谈一番呢?”

    挑了挑眉,刘辩道:“先生想谈甚么呢?”

    话音刚落,就见何先急匆匆前来,禀道:“殿下,何下掾和曹主簿求见。”

    啊?

    刘辩一愣,应道:“召何下掾和曹主簿。”

    何先领命。

    少时,何先领何苗和曹操过来。

    注视何苗和曹操,刘辩道:“二位怎么去而折返?”

    何苗一言不发,而曹操道:“主公,我与荀先生一见如故,刚见荀先生没走,便想前来问一问,谁知荀先生真没走!”

    转向荀攸,曹操朝荀行拱手道:“荀先生,你不会排斥我罢?”

    “怎么会呢?”荀攸也礼尚往来,朝曹操行了行礼,“孟德主簿效力殿下,视殿下为主公,自和主公是一体,可让攸羡慕得很呢?”

    “我也佩服荀先生的才华,想向荀先生请教呢?”

    曹操和荀攸互吹半天后,总算席地而坐,齐齐地看向刘辩。

    刘辩心道:你们吹完了?——清了清喉咙,他问:

    “荀先生,你刚才想说甚么?”

    荀攸环顾四周,知晓在场者皆是自己人,便干脆道:“殿下,攸有一事不明,想向殿下请教。”

    “何事?”刘辩问。

    荀攸道:“殿下,你是陛下的长子,天生具有立太子的资格,为何要远离洛阳,来这偏僻的渤海郡呢?”

    刘辩心想:你这问题,真是该死的耳熟啊?

    貌似我以前,好像回答了很多次?

    这时,再套用以前的答案,会不会被曹操嘲笑啊?

    瞄了一瞄曹操,刘辩没来由地计上心来,忽然道:“曹主簿,你说本王为何要远离洛阳,来这渤海郡呢?”

    刘辩把“渤海郡”这三个字咬得极重。

    曹操愣了一愣,随即苦笑说:“这……我的确不清楚,敢问主公原因?”

    刘辩瞪向曹操,只觉曹操忒是狡猾:很久以前,曹操分明听过他的理念想法,这会子……抿了抿嘴,刘辩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瞄向荀攸,不答反问:

    “荀先生,在本王回答之前,本王也想问你,你感觉汉室如何?”

    荀攸想也不想地道:“汉室危矣!宦官奸臣当道!陛下言行荒唐,且与朝中吏员们作对,不立太子!夷族时常入侵我大汉边境!近年天灾接二连三!百姓们穷困潦倒,惜叹各地吏员们却犹不自知……”

    一顿抨击,只抨得曹操和何苗……波澜不惊。

    波澜不惊?

    默默地围观曹操和何苗片刻,刘辩收回视线,对仍在滔滔不绝的荀攸不得不说:“先生,先生!打住,打住!停!停!……”

    你再批评汉室,真的合适嘛?

    也不怕我把你押住,关进大牢!

    荀攸真就停下来了,不说了。

    刘辩叹气,叹道:“先生既觉汉室危矣,本王身为父皇的皇长子,难道就不该为其分忧吗?这便是本王为何要去渤海郡的原因之一。”

    荀攸道:“殿下,你这一去,为何如此低调,低调得让人产生误会。”

    “甚么误会?”

    “大家都说,殿下被陛下排斥疏远,早已失去立太子的资格……”

    “你信吗?”刘辩冷不丁地问。

    荀攸怔了一怔,答道:“开始是信的,后来……我思索片刻,便觉得不信了。”

    “为何?”刘辩追问。

    荀攸却道:“殿下,原该是我问你,怎地你问起我来了?”

    刘辩乐道:“先生请问。”

    “殿下……”荀攸刚说两个字,又住了口去,“算了,算了,攸还打算在南皮县住上几天,也不急在这一时。不知殿下会嫌弃我小住几日吗?”

    “怎么会?本王高兴还来不及。”刘辩望向曹操,干脆地下令,“本王改天再与荀先生畅谈,今晚就把荀先生交给你,曹主薄你可得好生款待荀先生啊?”

    这……瞧这话说的。

    曹操摇了摇头,遂对荀攸道:“先生,请随我来。”

    之后,曹操带走了荀攸。

    何苗也站起,溜了。

    ——所以说,何苗一字不语,究竟是来做甚么的呀?

    扶了扶额,刘辩理了理心绪:不想了!再看一会儿登记账册罢?

    认认真真地,刘辩看登记账册,方才入睡。

    一夜无话。

    次日,刘辩又在何先的喊声中,被吵醒——

    “殿下!张燕来了!!”

    尴尬了,原来VIP标题不能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