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巧了!我也叫刘辩 » 206、大家在熬夜抄写

206、大家在熬夜抄写

    刘辩呆了一呆,呆呆地望着徐庶。

    原以为洛阳那边来信,他必须回信来着,怎料徐庶这么好说话的吗?……他觉得不方便回信,徐庶就同意他不必写回信了!

    “你……”他迟疑了一下,小声地问,“为甚么不劝我写信?”

    徐庶惊讶地望着他,奇道:“殿下不是决定不写回信吗?”

    “这……话是这样说,但你可以劝我啊?”他有些汗颜,都不晓得自身在说甚么。

    徐庶道:“那好……殿下,只要你愿意,你仍旧可以回信,不必担心信会遗失。”

    刘辩:“……”

    虎着脸,刘辩道:“我突然不想写信了。”

    徐庶道:“那就不写罢。”

    刘辩满头黑线。

    他终于察觉:他郁闷的不是写不写信的问题,而是徐庶对自个儿一点也不上心……徐庶是投奔他了罢?——说好投奔呢?就这?

    正常情况下,麾下幕僚、门客啥的,不都会替主公分担烦忧,分析局势么?为何徐庶就没……是了,是了!徐庶又没认他为主!

    叹了叹气,他好不泄气,摆手道:“就听你的。”

    徐庶:“……”

    这回,轮到徐庶心情微妙了。

    他却没再理会徐庶的心情,而是道:“对了,这两只信鸽怎么处理?交给你了?……书院能养鸽子么?”

    徐庶迟疑道:“能养?”

    “那就由你养罢?”他风轻云淡地抚掌,“好生养着,指不定之后会有用处呢?”

    徐庶拱手道:“敢不从命。”

    他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离开之际,他还记得要把信烧……且慢,不烧罢?收好就行?总觉得这两封信很重要呢?——他将两份信件揣进袖里,后才冷不丁地提醒道:“唤我公子。”

    他可没忘记徐庶方才唤他“殿下”了……幸好没有外人在场,否则他岂不是曝光了身份?那他还能留在“北海书院”么?

    徐庶怔住,飞快地改口道:“遵命,辩公子。”

    这还差不多。

    他终是离去,回到自己的房屋,藏好信件,卧榻休憩。

    毕竟夜幕降临,除非点灯,否则四周黑漆漆的,甚么都看不见。

    因此,他没留意当他埋头钻进被窝,舒舒服服地入睡以后,门外其实都点了灯盏,以致整个“大舍九号”相当敞亮,敞亮到看书、抄写都没毛病。

    尤其是偌大的客厅,早已备好十六张案几和椅几,供人熬夜赶写。

    ——没错!

    刘辩不清楚的是:大家饭后散步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偷溜回了书阁,把书光明正大地借走了!

    包括不太会写字的颜良、文丑和高览。

    现在,除了最为年幼的诸葛亮以及守护自家殿下的何先,荀彧等人都已备好足够的纸张,皆各持一本竹简书,用以抄书。

    哧吭哧吭地,大家尽快不迭地抄写,打算熬夜抄完一本竹简书。

    谢天谢地,每本竹简书颇有重量,好在字数不算太多,加上白天也写了不少,认真加班两、三个时辰,勉勉强强也能抄完——

    龇牙咧嘴地,不太会写字的颜良、文丑和高览抄书甚是痛苦,只觉手中笔杆太不听话,无论如何写字,这字都歪歪扭扭,十分难看!

    更别提三人都念不出来字,压根不懂书中内容。

    对比荀彧等人,真是差得远了。

    作为现场才识最高之人,荀彧指挥并监督众人写字之余,还以身作则,挥笔疾书。末了,荀彧低声地告诫颜良、文丑和高览这三人,只说:

    “你们先把书抄好,理不理解书内含义,不是当务之急,莫要忘记了书院开学,你们便能正式地上课,到时还会苦恼这字怎么念吗?”

    颜良、文丑和高览这三人无话可说,只得勤勤恳恳地写着,务必把书抄完——

    待到颜良、文丑和高览这三人奋战良久,时不时地两眼朦胧,打个哈欠时,荀彧早已誊写好了《诗经》,正帮曹昂整理和负责一半内容的《尚书》……头也不抬地,荀彧轻声道:

    “你们可曾写完了?”

    颜良、文丑和高览面面相觑,齐齐地打个激灵,清醒,先后道:“好了……”

    说得甚是心虚。

    荀彧暂时停止抄写后半部分的《尚书》,起身查看颜良、文丑和高览的《周礼注》、《仪礼注》和《礼记注》……此三本书籍的注解,皆由郑玄先生本人撰写!

    秉着这虽不是“儒家学说”的正篇,但由郑玄先生注解,视为稀世孤本,实不可错过的原则,荀彧特意让人记下来,哪怕看不懂、学不会其中道理,也可凭借郑玄先生的注解,从而荣获收藏珍贵书籍的这一价值。可惜的是:颜良、文丑和高览各自抄下了大部分内容,并不算完全地抄完……目光微闪,荀彧却点头道:“不错,够了,三位既然觉得困乏,那就歇息去罢!记得明早起来,把余下的内容全部补上。”

    “喏。”颜良、文丑和高览轻声地答应,都不敢大声说话,生怕吵到殿下。

    颜良、文丑和高览愉快地站起,回屋睡觉去了。

    曹昂也适时地伸个懒腰,还想瞄一瞄颜良、文丑和高览的字迹。

    奈何荀彧把三位武将们的字稿都收拢起来,没让曹昂瞧见。

    彼时,袁谭负责《仪礼》的抄录,而袁熙则是记录《乐经》——眼瞅颜良、文丑和高览休息,袁熙道:“小曹,别看了!赶紧把书抄好……那三位武将们的字迹不看也罢!画符呢这是?我都认不出来!”

    曹昂缩了缩脖子,便不再好奇地欣赏将军们的字迹了。

    定了定神,曹昂努力地抄写,恨不能马上做完。

    然后,余下之人打起精神,勤恳疾书两个时辰,终把书籍全都抄好。

    累得众人眼都睁不开,亦不想收拾,径直地丢开笔来,各自摇摇晃晃地回房了。

    徐庶却是例外。

    荀彧查阅众人的笔记,不出意外地瞥见众人的字迹相当不好辨认,甚至还出现几个错别字……叹了叹气,荀彧思忖:大不了等我们回南皮县后,再找专业人才重抄一遍,好歹把字写得端正,也方便后辈们看书啊?

    荀彧埋头写写划划。

    片刻后,荀彧忽然听到徐庶的嗓音——徐庶说:“文若先生。”

    荀彧:“……”

    荀彧吃了一惊。

    抬起头来,荀彧望见徐庶去而复返,不禁道:“怎地回来了?”

    徐庶赧然道:“抄写半天,我仍然记不住书中内容,想请文若先生指导一番,不知文若先生有空否?——挑一篇朗诵即可!”

    荀彧挑眉道:“徐福不困么?”

    徐庶道:“略困,但我睡不着。”

    荀彧沉吟道:“好罢!我就念一段,你仔细记好才是。”

    徐庶激动道:“多谢文若先生!”

    徐庶喜滋滋地走到荀彧的身边,就见荀彧抽出何河所抄的《郑笺》,一边开始低念,一边检查何河是否抄错。

    岂料荀彧还未念完第三句,就听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

    荀彧和徐庶同时愣住。

    寻声望去,荀彧和徐庶就见……就见诸葛亮也没睡!

    诸葛亮猫着身体,小心翼翼地靠了过来。

    一见荀彧,诸葛亮的耳根都在发红。

    荀彧了然道:“亮弟也想听吗?”

    诸葛亮两眼一亮,忙不迭地点头。

    ——很好!不必荀彧出声地询问,荀彧都能猜出诸葛亮的心思:和徐庶一样,诸葛亮也识不了几个字,正感吃力,想要练习听力和记字!

    荀彧朝诸葛亮招手。

    于是乎,徐庶在左,而诸葛亮在右,一起恭恭敬敬地聆听荀彧念了一段文章,用心地记下,再对照纸上字迹,努力地牢记。

    眼瞅徐庶和诸葛亮埋头盯看那张写有文字的纸张,荀彧莞尔一笑,又再翻看余下纸张,顺便修正错误一二三。

    不知不觉,待到荀彧把大家的任务全都改正完毕,徐庶和诸葛亮也适时地抬起头来,齐齐地望向荀彧。荀彧边是把纸张叠起放好,边是温声道:

    “很晚了。你们别看了,早点睡罢!闭上两眼,再默念你所学的。”

    徐庶和诸葛亮颔首,以示明白。

    最后,大部分蜡烛都被熄灭,所有人都钻进被窝,美美地睡了一觉。

    一夜无话。

    次日,刘辩被门外的嘈杂声给吵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