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流星改变的世界 » 第20章 番外:千秋万古,百华依旧。

第20章 番外:千秋万古,百华依旧。

    在诺贝萨学院成功建立前的上一个世纪,埋藏者这个世界深处的秘密,现所知晓之人或魂,皆从那个世纪而来。

    “姓名:百华

    能力:灵魂寄托(可以控制他人的灵魂,使他人为自己作战,或者使自己灵魂脱壳,直接进行灵魂攻击,)

    等级:LV5巅峰

    身份(职业):xⅹ世纪著名科学家

    爱好或擅长领域:文学和科技研究

    性别:女

    现存活亲属:丈夫——玉千秋

    姓名:玉千秋

    能力:化气为万物(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把任何气体化为万物)

    等级:LV6初期

    身份:爱好科学的肌肉猛男(无业游民)

    爱好或擅长领域:科学研究和近身肉搏

    性别:男

    现存活亲属:妻子——百华

    这次任务可是很艰巨的,一切都是为了黎明的到来,你们都是黎明组织不可或缺的力量,希望我们可以在黎明普照大地的时候再次见面,加油,两位同志。”

    玉千秋和百华相视一笑,一同说道:“定不负组织厚望,我们定定凯旋而归。”

    说完之后玉千秋还开玩笑的说了一句,“我们干完这次战事,回来结婚的钱你可要赞助一部分啊。”

    “可以呀,看你拿多少个邪恶之神眷属的头啦,又或是捕获多少个绝望组织的人啦。”

    玉千秋听完这些话后,和百华一起朝后面挥挥手,便纵身跳下了直升飞机。

    这次战役可容不得马虎,关系到的是目前军事重地,光明之神那边一直在被全太平洋战场所牵制,无法前来支援,虽说这属于不利局势了,但是从大的局面上来讲绝望之神的军队已经被包围了,而绝望之神本人也在全太平洋战场中和希望之神谈判中,虽然两者的冲突从未停止就是了。

    而玉千秋和百华此次要去执行的任务就是击退绝望之神眷属的最后一次大进攻,前面两次的佯攻,黎明组织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现在士气正盛,玉千秋和百华也难免有些得意,但是百华却仍然忧虑重重,心想事情应该不会这么简单,而玉千秋虽然也非常的高兴,但也从未放下防备,一般是在情况有利于黎明组织的情况下主动进攻一些地,让绝望之神眷属所占领的土地不断被蚕食。

    三个月后,战况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绝望之神眷属集中大部分兵力向黎明组织发起进攻,而黎明组织也开启了战略性的反攻,在这种中和的情况下,战况愈发激烈,而此次战役更是被后世称为迎接希望之圣战。

    这次战役之后整个世界的状况就开始了变化,黎明组织更一步的壮大了,而绝望之神的势力一步一步的被蚕食。

    但却只有少数人知道此次战役仍然牺牲惨重,黎明组织对此次战争派出的的军队全部战死于此次战争中。

    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的结束,为了防止绝望势力再次卷土重来,希望之神和黎明组织一部分特殊的人签订了协约,因为他们能力的特殊性,所以希望之神可以保存他们的灵魂,让他们选择诞生的时间或者是条件,但与之相对的他们一定要竭尽全力保护战后建立起来的秩序,并且要保护希望之神眷属的后人,而百华就是其中的一个,也是唯一成功的一个,(玉千秋是借用了百华的能力才得以转世,不过修为和能力皆会尽失,直至恢复前世的实力)

    保存灵魂后,百华的灵魂便开始了长眠,陈睡着睡着,直至玉千秋再次降世,而百华灵魂解除沉睡后,从出生开始便拥有了她之前的实力——LV5巅峰,只是还需要适应一下,她在所有人面前都表现的非常的优秀和独立自主,为的就是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以便于她暗中保护玉千秋,和偷偷的修炼能力,要知道一个并没有17岁却拥有能力的人就已经可以被誉为天才了,但要是连十岁都没有,并且已经有LV5巅峰的人,可是会被一些知晓世界真相的人怀疑是绝望的残余,关押进诺贝萨监狱下的死寂海中。

    在百华的不懈努力下,在百华十四岁那年便成为了LV6初期的强者,她对玉千秋都要保护,也从暗面转向明面了,并且也和诺贝萨学院的高层(副校长)签订下了条约,自己将保护学校,并且透露对付绝望势力的方法,而且还会不定期的出使学校的特派活动,但条件是要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护自己的等级隐私,以及学校也要加强对玉千秋的培养和保护。

    所以玉千秋才获得了那个名额,当时百华并没有来得及阻止他,因为百华正在出使外派任务,至于阻止的原因是因为百华知道哪怕是转世了,玉千秋的天赋依旧是没有变的,如果专攻科技研究这一方面,注定会碌碌无为,而百华还知道在未来还会有无数场绝望势力的复苏,像玉千秋这样并没有什么作为的人,注定会死亡,哪怕百华给予他最大的保护,但依据前世的教训,这些保护是远远不够的,现在自已去面对绝望势力连自保能力都还不够,怎么能让玉千秋全身而退了,玉千秋应该全力发扬自己的优点,这样才有可能在下一次的浩劫中活下来。

    “愿光明撒向大地,愿人类千秋万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的百华低语道,“不过千秋万古,百华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