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汴梁记 » 第五章 英雄救美

第五章 英雄救美

    雨势渐起,此刻已是汇连成线,从天边狂泻而下,山洞地势高些,也不虞雨水倒灌。

    从溪水边把那女子抱到洞里之后,将女子平放到地上,只见她浑身湿透,嘴唇惨白脸色发青,小腿上还有一条狰狞的创口,仔细看去伤口里面还嵌着一块石头。

    这女子面相吴忆感觉到有些熟悉,一定是在哪里见到过。

    吴忆放下女子,赶忙生起火堆,女子伤口的石头不宽但却深深嵌在小腿上。

    吴忆心想,罢了,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那石头需得赶紧取出来,耽误不得。想罢,便将女子衣衫拢到一边,小心翼翼用手捏住石头留在女子体外部分,欲将其拽将出来。

    “咳、咳,呃……”

    “你醒了!”吴忆见到女子醒转,有些欣喜,努力总算没白费,许是疼痛感让女子醒将过来。

    女子艰难睁开眼睛,抬头望见吴忆正半跪在自己身旁,手正贴在自己一条光溜溜的腿上。

    “登徒子,我杀了你!”声音显得有些颤抖,说完,就要挣扎着想要坐起身来,但是随即嘴角渗出一口血。

    “误会了,误会了,我在帮你清理伤口,莫要乱动!”吴忆赶忙解释。

    女子这才看清楚状况,知道是误会了那男子,秀眉紧锁,有些羞赧模样。

    “呃,多谢!”女子声音低微。

    吴忆让女子躺好:“伤口内的碎石头需要取出来,你忍着点!”

    吴忆狠心一扯石头,女子痛的一声闷哼,那卡在女子小腿之中的石头便被拔出。女子伤口之处很快渗出血来,吴忆赶忙从袍子上撕下一块布条裹住女子腿上伤口,女子又是一声闷哼。

    吴忆扭过头发现女子嘴角也在渗血,赶忙道:“你还受了内伤?”

    女子似乎没有力气说话,只是点点头。

    吴忆心道,智行老和尚之前给自己一瓶丹药,正好派上用场。

    “这是治内伤的药丸,你接好服下。”女子身体实在太虚弱,吴忆只好俯下身子将药丸塞到女子口中,女子也没有抗拒,直接咽了下去。

    女子吞了药丸,只是片刻功夫便昏睡过去。吴忆心想老和尚说的果然没错,这丹丸的副作用就是服用过后让人控制不住的昏睡。收回心思,只见女子呼吸匀称,脸色逐渐恢复,不长时间就有了些血色,这才放下心来。

    大雨磅礴了整整两日,群山、树木、野草等等都被雨水拂去灰尘,焕发出盎然生机。

    女子醒转过来,发觉心口不再疼痛。动动身体发现小腿伤口还在隐隐作痛,根本使不上力气。四下寻视只见吴忆还在睡梦之中。

    “喂,恩公,你醒醒!”

    吴忆揉揉惺忪的眼睛,起身看到女子已经醒转,忙道:“不要乱动,我弄些吃喝东西给你!”

    女子依旧只是点点头,没有说话。不一会,吴忆将树叶折成碗的形状,去溪边打了些水,又生起火堆,用树枝插了个大饼在火上烘烤。

    烤的焦香的大饼香气四处散发,女子肚子竟咕噜、咕噜叫了起来,吴忆听得真切,笑了笑把大饼撕了一半递给女子。

    女子尴尬的脸上染上绯红,似乎有些嫌弃黑乎乎的大饼,犹豫了一下,接过来小口吃了起来,吃完又喝了些水。

    “多谢救了我!”女子打破了沉默的氛围,害羞的眼神避开吴忆。

    “不用,不用。”吴忆挠挠头,第一次认真审视起女子容貌,只见她面凝鹅脂,眼睛灵动无比,说不出的柔媚细腻,一张俏脸恰到好处。

    “你怎么称呼,怎么会……”

    “恩公怎么称呼,怎么会……”

    两人竟然异口同声,不由得相视微笑。

    “恩公,小女子名字唤作若莲,我姓木子李。”女子接着说道:“不知道恩公尊讳?”

    “我么?”吴忆想起自己丢失了之前记忆,不由得心情惴惴。

    吴忆答道:“呃!我曾跌入深崖,醒来就忘记了以前所有事情,给自己取了个吴忆的名字,对了,你怎会……?”

    李若莲听说吴忆经历,颇感意外,回道:“额,恩公看出来了吧,我是女子……”

    吴忆点头称是,心想若是被其知晓自己救她的过程,还不得真把自己当做登徒子。不过当时自己也是救人心切,不晓得是个女的,真是罪过呀!

    李若莲接着缓缓道来,她本是江宁人氏,家中经商做些贩布营生,此行本来要去蜀地采办蜀锦,但是女儿身实不好抛头露面,便索性女扮男装,与一个叫刘崇谏的男子结伴同行。行至复州城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投宿在城门外的一家客栈里。谁知半夜出现几个蒙面歹人,破开客房门窗就杀向自己。自己后背挨了一掌吐血不止,强撑身体找到自己的马匹,这才逃了出来,不知走了多远,因为伤势加重,在马上昏了过去,遇见吴忆那天夜里,自己醒来看见有人,便呼喊救命……

    吴忆听完,顿觉这李若莲做的事情简直是不可思议,小小弱女子扮作男人,在外奔波。而且从南唐国跨越大周到蜀地,一路数千里地。看来复州城也不是平静之地,行商竟会被劫掠。看着李若莲身着青衫,吴忆不知怎地忽然想起一事。被官军们押解至五池口时候,看到的那个路边的长得秀气的男子来,不正是眼前之人么?

    “李姑娘记得五池口么,几日前你是否曾行经那里,还骑着马匹?”吴忆问道。

    “啊!确有此事,恩公怎知……”李若莲惊奇的说道。

    吴忆笑道:“哈,嗯。当时我就在你面前。”

    说着便摘下头上八角帽,李若莲惊呆了!这不就是那天自己看着不是和尚,却也被官差与和尚一同押解的人么,唯一不同的是当时吴忆一身褚衣,现在却成了褐色袍子。

    两人相视浅浅一笑,感叹世间之事真是机缘巧合。

    李若莲疑惑问道:“恩公,原来前几日就见过了,你现在怎么会在此等地方,当时不是官差押着……”

    “罢了,不说了。那是一段不愉快的经历,我并非歹人。”吴忆摇摇头打断李若莲。

    …………

    复州城一处茶肆套间中,一个翩翩少年盘卧榻上,正是与李若莲同去蜀地的刘崇谏。刘崇谏对面还坐着一个华服男子,体态瘦弱,怀里搂着一个丰满女子。

    “都快三日了!连个活人也找不见么,统统都是废物。”刘崇谏怒气冲冲。“高保勗,再如此下去,你我一拍两散!”

    瘦弱男子捏了怀里女子一下,笑道:“刘公子,稍安勿躁!这里毕竟不是我荆州地界,万事需谨慎些。我又调了些人手过来,说不定不久就会有好消息传来!”

    刘崇谏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最好如此!高大人,希望此事不会坠了你‘万事休’的名声。”

    …………

    雨后天晴,彩虹高挂,七种颜色,一层层重叠,相映生辉。

    “咳咳!恩公,可否扶我到洞外透透气,外面已经不下雨了。”

    李若莲看向吴忆,山洞里火堆将要熄灭,之前的柴火也已经烧尽,烟雾缭绕甚是呛人。吴忆也被呛得不行,快步走到李若莲身边,抱起李若莲出了山洞。

    距离一个男子如此之近,李若莲脸上也泛起绯霞,与那彩虹里的赤色相近。

    出了山洞,吴忆意识到了当前处境尴尬,荒郊野岭的,不知身处何地,满目望去连个炊烟人家都未曾看见。

    吴忆问道:“对了,你那伴当呢?”

    李若莲皱了皱眉头:“我也觉得奇怪,在客栈被追杀当日,我那手下并未出现。许是被杀或是逃了吧!”

    吴忆问道:“不知姑娘以后作何打算?”

    李若莲幽叹一声:“蜀地我是一定要去的,家里已经举债无数,如果再做不成这单生意,定是会家破人亡的。”

    吴忆思索了一下:“李姑娘,我也无处可去,你也腿伤行动不便,我们先寻个郎中医治腿伤,过后再从长计议。”

    “如此也好!”李若莲答道。

    看看离天黑还早,等着山洞黑烟散尽,二人回到了山洞。吴忆将智行留给自己的干粮、钱褡子交给李若莲,接着便背起李若莲离开了山洞。

    李若莲对吴忆说,既然自己是从小溪上游冲下来的,逆流而上,说不定能找到人烟。吴忆点头表示同意,岸迈开脚步顺着溪岸往小溪上游走去。

    雨后的小溪两侧湿滑无比,吴忆走的很是艰难,每走一段路便找个合适地方放下李若莲,自己在旁边休息。

    走出不多远二人就看到一条羊肠小道,吴忆直呼苍天有眼,有路的地方必定通向有人的地方。

    就这样走走停停,两人听到前面有动静,随即停下细听。

    “哞哞!”

    二人听得真切,是牛叫。

    “嘚、嘚!一车一人一老翁,晃晃荡荡路不平,一日一月一年年,忙忙碌碌不得停……”

    二人大喜,有人在唱小曲,总算碰到人了。

    吴忆抖了抖身上李若莲,加快脚步。追出不远,就见前方有个老头儿,正慢悠悠赶着牛车,牛车上盛着些竹炭。

    “老人家留步!”吴忆喊道。

    老头儿听到有人唤他,回头望了望,只见两个人正向自己走来。

    “稍、稍!”老头拉住牛绳,牛车停了下来。

    “刚才是唤我?你们这两个后生在这里做些什么?”老头儿顿了顿,半天才说了一句话。

    “老人家,我们迷路了,我肩上背的是我家公子,公子的腿受伤不能走路,能否捎上我们呀。顺便找家医馆,好医治我家公子。”吴忆说起瞎话一点也不害臊。

    老头儿反应很慢,吴忆怕老头不同意,忙斜头对李若莲道:“公子,老人家捎我们一程不容易,不如送十个通宝钱给他吧!”

    “那是自然。”李若莲公子哥扮相也有模有样,从钱褡子里面取出十个周元通宝铜钱递给老头。

    老头瞧见了铜钱,浑浊的眼睛中闪现一抹精光,伸手从李若莲手里接了过去。

    “哦,我正要去复州城,那便载两位一程。”老头倒是一点不客气,接着找出两个破布袋垫在竹炭之上,吴忆先将李若莲安置好,自己也坐到布袋上面。

    “嘚、嘚!”

    牛车缓缓往前驶去。

    吴忆问老头:“刚才唱的曲儿真是好听!您这是往哪里送炭啊!”

    老头回答道:“自己瞎编的曲儿,唱着打发时间的。我这炭送到王防御使府上,王防御使母亲病逝,听说他也要回原籍服丧,小老儿以后就没生意喽!”

    “王防御使?”吴忆说道。

    老头答道:“那可不得了,他是这复州排名第一的人家。老汉我的炭烧的好,达官贵人都争着要!我看你家公子腿伤得不轻,这王防御使府上不远就有一家卢氏医馆,虽说不上生死人肉白骨,医治外伤倒的确有一手。”

    “好嘞,我就带我家公子去卢氏医馆瞧瞧!”吴忆笑道。

    李若莲说道:“医馆都是黄昏闭门,不知今日还能否赶得及。”

    “不打紧,我赶快些就行。嘚、嘚!”老汉轻甩手中牛绳。

    老牛“哞”的一声加快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