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遮天之丹帝 » 第三章 昆仑觅机缘

第三章 昆仑觅机缘

    巍巍昆仑,壮阔浩大,横贯六合,纵压八荒,茫茫无边。

    这是一片原始莽荒,根本看不到尽头,相对来说凡人界的昆仑山脉只是一角,是这条主脉的一个末梢,真正走入进来,会让人觉得自身的渺小。

    面对它像是面对浩瀚星空一般,每一座山岳都高的吓人,云绕雾锁,如混沌气弥漫,充满了天地初始的气机。

    若是腾飞到高天,可以大体的明白,这是一条沉睡的大龙,那数不清巨山,都是大龙的脊柱骨,横陈盘卧,气象万千。

    这是楚万青初次来到此地的第一印象,而后当楚万青登上一座魏巍高山之后更是感觉心神一震,灵魂都为之更为清晰。

    楚万青在进入天地印中用推演台进行推演,成功进入了成仙地,而即使如此也不代表他可以在成仙地里为所欲为,之后楚万青便唤出神农鼎让其悬浮于脑海之上进行自我护主,而他则根据推演台所提供的线索尽可能的收割机缘。

    此地大药遍地,随处可见千年灵药,万年药王在他所见之处也不下三株,这还只是在成仙地外围,由此可见内围和核心光景乃是何等珍贵,可惜,现在限制他的不是成仙地,而是他的修为,但楚万青头顶神农鼎,虽仅为道宫第三神衹修为,但在此外围,不敢说横着走,至少所行无大忌就是。

    而后楚万青花了整整半年,将外围机缘拿了个差不多,但是可惜,虽有神农鼎相助,但他还是不敢进入内围,无缘神痕紫金,但即便如此,因各种缘因陷在此外围的圣人,圣人王都不少,甚至还有几位寿尽大圣。

    之后楚万青花了三天时间整理收获,最后统计得,圣人经文三十六部,圣人王经文十二部,大圣经文三部,圣兵二十七件,圣王兵十件,大圣兵三件,而其中经文兵器各式各样,可以说是让楚万青安全感十足,而之所以能有如此收获,主要还是因为推演台的神异,尽管成仙地大帝阵纹遍地,但是推演台总能在这死阵中找出生路,故而有如此之大的收获。

    虽然收获颇多,但实际上除了经文,其余圣兵多数在岁月流逝中或多或少的受了损伤或直接沦为禁器,如那些圣人级兵器优是如此,仅有少数两件近代圣兵才幸免于难,而圣王兵也是大半成为禁器,唯有三件大圣兵器无有大损坏,重新温养之后又可使用。

    而后楚万青便收了心神放出神农鼎,让其自由在外围吸纳源气补充自身,而他则进入神农鼎内进行修行。

    时间缓缓流逝,直到楚万青估算搭便车的时间应该差不多了,便出了关,而他的修为也达到了道宫巅峰,只差一步之遥即可突然四极,而他一介凡体,在五年之内,从普通凡人一跃成能飞天遁地的大修士,楚万青甚感欣慰。

    之后楚万青收起神农鼎,收拾了一下自己建筑的木屋,便出了昆仑成仙地,直奔溪阳小院,期间还在大学同学群里冒了个泡,引起了同学们的一阵围观与好奇,而他则一阵敷衍带过。

    时间又往前走了一阵,直至来到了九龙拉车前一阵,而今日,楚万青在日常水群中发现了王子文开始号召起同学聚会。

    而后楚万青则在确定了同学聚会时间之后,先是去了一躺龙虎山,在神农鼎的遮掩下,他扔了一件圣王兵及两件圣兵禁器下去,还有两部圣经,而后便匆匆离去。

    之后便前往了同学聚会开始的地点,他混于人群中,不算起眼,人招呼便应,不招呼便自顾自的吃吃喝喝,说起来他也有一年半未尝人间烟火气了,很是怀念。

    而后楚万青看戏般的见证一切,也不吱声也不帮呛,就这样混于人群中直至散场。

    第二天一起随他们去看了母校,边走边布下一座聚灵大阵于地下,还扔下了一万斤源于其中,也听到了周毅那个跨洋电话。

    之后听他们约好几日后一起登临泰山,他也开始期待,期待那波澜壮阔的北斗。

    楚万青在前往泰山时见到了那个黄毛,也见到了叶凡的老情人李小曼。

    泰山,巍峨沉浑,气势磅礴,尊为五岳之首,号称天下第一山。

    自古以来泰山便是神圣的象征,位于古中原地区的最东部,被黄河与汶河环绕,在古时被称之为太阳初生,万物发源之地。

    山莫大于之,史莫古于之!

    泰山雄伟壮阔,具有厚重的历史沉淀,可追溯到上古三皇五帝时期,是冀近神灵之地。

    “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

    横扫六合的秦始皇,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都曾在泰山举行过旷世封禅大典。

    而在此之前,上古时期更早有七十二位帝王在泰山封禅。

    先秦古籍《管子.封禅篇》曾有记载:“昔无怀氏封禅泰山,禅云云;伏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

    上古时期,诸多圣皇与古帝无一例外,皆选择在此封禅,令泰山笼罩了重重迷雾,透发出无尽神秘气息。

    春秋时期,孔圣曾往来汲汲于泰山,寻觅上古封禅大礼的遗迹,但却空留遗憾,未有所获,弟子追问时难以回答。

    后世人曾有一些发现。

    民国二十年,马鸿逵将军率领军队驻扎于泰山下,无意间发现一座五色土坛,内有两套玉册,以“石泥金绳”封之,藏于地下。

    先秦上古时期,各位古皇为何皆在此封禅,至今还是一个谜,可能永远也无法揭开。

    众人在酒店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开始攀登泰山。

    一行人当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登临泰山,包括楚万青,唯有亲临此地,才能够感觉到它的壮阔与雄伟。

    山体分三层台阶式地质结构,犹如登天台阶,坐北朝南,山体通体打开,一条十公里里长的登天路,通向浩大的山体间,延至峰顶。

    无论是远望,还是近观,都可以感受到那种磅礴大气,让人心怀激荡。

    在壮阔的泰山面前,让人有一种奇异的错觉,自身微渺如蝼蚁,甚至天上的日月星辰亦显得微不足道。

    这是一种震撼性的感觉,让人心灵为之震颤。

    当导游讲到古代封禅种种,更是让人遐思无限,人类总是对未知与神秘充满向往。

    楚万青看着李小曼与凯德并肩而行,不断为他翻译与讲解,让这名美国青年对泰山越发惊奇,不停地追问。

    也看着刘云志玩味的看了看叶凡,又看了看前方的两人,只是他那明显的意态似乎被叶凡直接忽视了,根本没有任何表示,这让他很失望。

    其实,叶凡根本未注意到他,自然很平静。

    泰山古松葱郁,又多流泉飞瀑,庄严巍峨中不乏灵秀,再加上飘渺的云雾,自然又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

    一路向上攀登,沿途有数不清的名胜古迹、摩崖碑碣,让人赞叹不已。

    从祭地经过帝王行宫岱庙,到封天的玉皇顶,构成长达十公里的地府——人间——天堂的一条轴线。

    在傍晚时,众人终于登上泰山之巅——玉皇顶,俯视脚下万山,遥望黄河,顿时让人深刻明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真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圣亦留下如此千古绝唱。

    而此时,楚万青似有所感,抬头望向天空之中,只见天空之上,突然出现几个黑点,而后逐渐变大,甚至还有风雷之声作响。

    九条庞然大物从天而降,像是九条黑色的长河坠落下来,在这一刻泰山上所有人都被惊的表情凝固,愕然相望。

    那竟然是九具庞大的龙尸,拉着一口青铜古棺,向着泰山峰巅压落而来。

    龙,传说中的存在,与神并立,凌驾于自然规律之上。但是,科学发展到现在,还有谁会相信龙真的存在?

    山上的游客震惊之下,屏住了呼吸,甚至忘记了叫喊。

    短暂的寂静,而后泰山上沸腾了,所有人都慌乱奔逃,向着四面八方冲去,躲避那临近的庞大龙尸。

    这是一副震撼性的画面,在血色的夕阳中,九龙拉棺而来,降至泰山!

    恐惧的惊叫,无助的哭喊,众人纷纷逃避。

    九龙拉棺,并不是多么迅疾的坠落,但当它降落时,还是重重的震动了泰山之巅。

    “轰”

    九条庞然大物像是九道山岭沉落了下来,将玉皇顶震的崩裂出一道道大裂缝,土石飞溅,尘沙弥漫。

    那口青铜古棺也“哐当”一声,砸在泰山之巅,山体摇震,如同发生了地震。很多山石从山上滚落而下,发出隆隆之响,像是千军万马在奔腾。

    不少人受到波及,被山石冲撞的血肉模糊,栽落下山去,恐惧的哭嚎声响成一片。

    震动停止,山体很快平静了下来,但是泰山上早已大乱,不少人在逃散中摔倒,这是一片极其混乱的场面,许多人头破血流,惶恐地向山下冲去。

    九条百米长的庞大龙尸,大半截躯体静静地横在山巅上,少半截躯体垂挂在山崖下,犹如黑色的钢铁长城,充满了震撼性的力感,极其冲击人的视觉。

    泰山玉皇顶被震裂,地面是一道道可怕的大裂缝。

    那口二十米长的青铜棺椁古朴无华,上面有一些模糊的古老图案,充满了岁月的沧桑感,有一股神秘的气息在流转。

    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了,眼前这一切超乎了人们的想象!

    “这……”众人无法相信。

    但是,九具龙尸还有那口铜棺就横在前方,铁一般的事实摆在眼前!

    而这一切都太颠覆普通人的认识,唯有楚万青一边摸着下巴一边走了上去仔细观察,这把在一旁的叶凡等人吓了一跳,而此刻叶凡突然发现了异常,惊觉的发现,他们这些同学,身上重的有九龙拉棺砸下来所飞溅碎石所带来的伤口,轻的也是一身灰尘满面,唯独楚万青,身上即无伤口也无灰尘,颇显奇异。

    而楚万青也注意到了叶凡的注视,回头冲他笑了笑,开口道:“趁着还有时间,赶紧和父母道个别吧,省的下次再见,阴阳两隔。”

    叶凡听闻此话顿感错鳄,而此时因为一位同学的脚滑,只见她脚下一块巨石滑动,五色石坛好像被激活了一般,只见青铜巨棺发出一阵光芒,形成一个太极八卦图,而所有人都掉入其中,随后五色石坛光芒大作,九龙拉棺开始起航。

    (本章关于泰山的描写基本上都是直接复刻原文,但是除原文字数也有两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