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闺秀明瑜:小家碧玉当自强 » 第二十三章 严家公子

第二十三章 严家公子

    人来人往的东市上,博古斋的金字招牌十分醒目。

    掌柜正在殷勤地招呼以为年轻公子。他一面躬着身把年轻人往里请,一面笑问道:“大少爷安好!今儿可是来挑书的?”

    只见这年轻人未及弱冠,身长玉立,面容秀气,自有一股书卷气。他点点头,一面踱进店里,一面随意打量着店堂。

    掌柜忙说:“店里新进的典籍都这那边。您说一声,小的自会打发伙计送回府上,不劳少爷大驾。”

    严少爷微微一笑,不以为意地说:“无妨。我自己慢慢挑。掌柜请自便。”

    掌柜看少东家自有雅兴,也就作了个揖,自去忙了。

    严少爷看到书架那边有一本新到的游记,就伸手去取。不料旁边另一只手也同时碰到了书。

    严少爷定睛一看,那手小巧细嫩,不似男子的手。再随着小手往上一瞧,只见一张明艳动人的脸,脸上一双水灵灵的明眸正害羞地躲闪开去。

    好一个美丽动人的少女!

    严少爷心里赞叹一声。忽然又仿佛想起什么,忙忙转过脸,深深地一揖到底:“是我唐突了,还请姑娘莫怪。”

    那姑娘娇羞地用帕子挡了半边脸,声音像银铃般动听:“奴家这厢有礼了。奴家刚刚瞧见本书,心里欢喜去拿,不想却失礼了。”

    严少爷眼前一亮,他原本就一表人才,如此更显得剑眉星目。他好奇地问:“姑娘也喜欢这本游记?这书只来了一本。是姑娘先看中的,自然是姑娘的。”

    “公子客气了,这……这可怎么好意思?”寥寥数语,竟仿佛蕴含了无限情意,小脸儿也红得像鲜花一般。

    严少爷一时有些痴了,连姑娘是何时离开的都没留意。

    他迫不及待地招来掌柜,打听姑娘的来历。掌柜细细思索一番:“好像是薛秀才家的。少爷不知,薛家有姐妹二人。刚才那位倒是不知是姐妹俩中的哪一个。”

    此后几日,严少爷日日去博古斋“挑书”,却再也没有偶遇那位美貌少女。

    偏院里,葛姨娘正在与女儿说着体己话。

    “这几日你不要出门,先晾他几日。凭你的容貌,那姓严的不上心才怪呢。”

    原来那买书的少女,正是薛二娘珍姐儿。

    那天薛老爷在心满意足之后,对小妾的要求自然是千肯万肯,问什么答什么,把薛太太让他去打听严少爷的事体,一气儿全说了。

    葛姨娘听了,心里暗恨:好你个大婆子,万事只偏着自己女儿。先是霸着刘茂哥,现在又看上了严少爷。敢情这些才俊,非得紧着瑜姐儿挑,挑剩下才施舍给珍姐儿?

    待老爷走后,她左思右想,竟觉得镇上无一人家,比得上严家少爷。只是瑜姐儿是嫡出,珍姐儿是庶出,出身上就矮了人家一头。严少爷可是严家嫡长。若两家真的论起婚事,也只会是瑜姐儿。除非……

    于是乎,母女两个密谋一番,决定先下手为强。只要严家铁了心要娶珍姐儿,薛太太也没奈何,总不能逼迫男方非得收下瑜姐儿吧?

    想到薛太太吃瘪无奈的样子,葛姨娘就想笑。

    珍姐儿虽然对自己的相貌颇有信心,到底是年轻姑娘家,不比她娘有对付爷们儿的手段。

    只见她好奇地问:“姨娘,我看那严公子对我颇有好感。我都走到街角了,他还在那边东看西看地找我。为何不趁热打铁多与严公子相处相处?”

    葛姨娘笑眯眯地瞥了女儿一眼:“怎么样?那严公子很英俊吧?”

    “姨娘!”珍姐儿羞红了脸,“确实一表人才。家世比不上大表兄,倒也算不错了。”

    葛姨娘拍拍女儿的手,满意地说道:“这就对了。既然与刘家婚事无望,就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你要知道,太太为你嫡姐相看的,必然是好的。严家富庶,你若是能嫁把严公子,将来就是当家奶奶。若是他日后考取功名,给你挣得凤冠霞帔也说不得。这次你必须把他拿下。不然这等好事,可轮不到咱们。”

    珍姐儿追问道:“姨娘快告诉我,到底如何才能教严公子非要娶我不可?为何这几日不叫我去找他?”

    葛姨娘眯着眼,微微一笑:“这爷们儿一是图新鲜,见不着才有念想。二来,须得是珍贵难得的,方才会珍惜。先晾他几日,等他想你想得狠了,才叫他见一面。过几日,姨娘我自有主张。”

    正院里,薛太太笑眯眯地望着亭亭玉立的女儿,觉得女儿从头到脚无一丝不妥。她几次想告诉女儿严公子的事,只是每次话到嘴边,想到老爷那里还没有回音,也不知对方人品如何,到底还是忍住了。明瑜见母亲欲言又止,贴心地绕到母亲背后,轻轻锤起了背。一面锤,一面问:“娘亲可有话对女儿说?”

    薛太太连忙否认:“哪有?娘只是觉得,一眨眼你就长这么大了。没两年好陪我了。”

    明瑜脸一红,眼前不由得浮现出表兄的身影,娇嗔道:“娘亲说什么呢?女儿就要陪着您,哪里也不去。”

    薛太太爱怜地扭头看了女儿一眼:“傻孩子。女大不中留。我已让你父亲去留意了。我定要为你定个妥妥当当的姑爷。”

    薛明瑜一愣:“娘亲已经相看好人家了吗?”

    “这倒没有,八字还没一撇呢。说起来,娘我也舍不得那么快送你出门。不过再慢,也是这两年的事了。”薛太太说罢,就要明瑜去休息。女儿一早就就来服侍自己,半天下来也累了。

    明瑜心事重重地回了屋子。

    听母亲的意思,已经打算为自己相看人家了。只是这样一来,自己与表兄的情意,又该怎么办呢?

    绿枝快人快语:“姑娘,不如告诉太太表少爷的事体吧!不然等老爷太太给姑娘定下了人家,可不好收场。”

    明瑜默默思量了一会儿,惆怅地说:“叫我如何开口?与表兄私相授受已是大大不妥。我……我实在不知如何对娘亲提起。再说,若是两家长辈有意撮合,何需叫爹爹再去留意?”

    绿枝跺了跺脚:“这可怎么办呢?都怪表少爷不好!白白要姑娘等他,却不给姑娘一点依仗。姑娘如今等也不是,不等也不是。”

    这个忠心的丫鬟,倒是旁观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