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闺秀明瑜:小家碧玉当自强 » 第二十九章 水渠

第二十九章 水渠

    薛明瑜并不知道青山书院里某个丫鬟的野心。

    如今的她,倒是日渐适应了庄上的田园生活。每日里除了陪伴母亲做些女红,就是和绿枝、白芷她们在自家庄子里散步。

    远离了烦人的姨娘和庶妹,再加上母亲身体好转,明瑜的心情每天都很好。不知不觉中,身量也渐渐长开,出落得越发高挑,曲线玲珑。难怪绿枝这丫头背地里嘀咕着:姑娘带来的衣裳都有些紧了,该做新衣裳了。

    这天,耿庄头急匆匆来禀报:连日晴天,又不下雨,土地都有些干裂了。眼看青苗的叶尖上泛起了淡淡的焦黄,他急得嘴边都起了泡。

    薛太太并不精通农事,闻言也发了愁:“这可怎么是好?年成可会不好?“

    耿庄头擦擦汗说:“倒也没那么难。过了张家的那片田地,就有一条小河。要是能引水过来,咱们家的收成就能保住。“

    薛太太又问:“那为何不引呢?可有什么难处?“

    耿庄头挠挠头:“老太爷还在时,曾与张家商定,挖了一条小渠,旱季时能解燃眉之急。只是这条小渠现在已多年未用,需得与张家商量,派人把渠道清一清。小的昨天去过张家了,只是张家老爷听也不听,就把小的赶出来啦!“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自家老太爷还在时,与张家的关系还可以,每逢年节还会互相送礼。怎么如今变成这样?

    薛太太问:“可是你言辞莽撞,得罪了人家?“

    耿庄头赌咒发誓,绝没有此事。

    这下薛太太也犯了难,想着只怕是少不得要给老爷带个信,请老爷出面了。

    明瑜知道母亲心里还对父亲有所芥蒂。她是万万舍不得母亲为难的。

    待耿庄头从院里退出来,明瑜忙叫住他问明事情原委。

    回了屋子,明瑜就要绿枝把帷帽拿好,准备亲自去拜访张家。

    绿枝手上不动,期期艾艾地看着明瑜:“大姑娘,与张家打交道的事儿,您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出头不太好吧?要不,奴婢去禀了太太再说?”

    明瑜略一犹豫,断然道:“不必了。莫去拿这些琐事打扰娘亲。我若是请娘亲定夺,她是必要和爹爹写信的。爹爹他……他还没来接娘亲回家呢……”

    是了,老爷还没亲自来接太太回去。虽说她们出来时是打着养病的名义,可老爷若是有心,家里不能养病吗?如今太太定是不愿主动给老爷去信的。

    绿枝默了一默,收拾了帷帽等物什,便服侍明瑜往张家去了。

    去往张家的路,看着近,走着却费了不少力气。

    明瑜原是凭着一腔孤勇,承揽了此事。如今倒有些胆怯上来。又想起没事先递个拜帖过去,竟是失礼了,心里不禁有些懊悔。

    眼看张家府邸的大门逐渐清晰,她暗自给自己打气,非要办好了此事不可。

    绿枝上前拍门后,门房探出头来问道:“门外何人啊?”见是两个小姑娘,其中一个戴着帷帽,只怕不是寻常村姑,倒是有些惊讶,换了和蔼口气又说:“二位姑娘有何贵干?”

    绿枝瞅一眼明瑜,壮着胆子说:“请大叔通传一声,就说隔壁薛家姑娘来访。”

    门房点点头进去了。

    不多时,大门大开,一位上了年纪仆妇笑眯眯地把他们迎进去,一面不住致歉:“敢问您可是薛府的大姑娘?大热天劳您亲自跑一趟,是我们的不是。请您稍待,饮一杯清爽的绿豆水解解渴。”

    说罢亲自服侍明瑜擦手,又递上一盏绿豆水,十分周到。

    明瑜和绿枝吃了一惊。之前听耿庄头所说的,原以为是个跋扈的人家,没想到竟如此客气。

    明瑜有些不安,并不去喝绿豆水,问道:“不瞒妈妈,我今日冒昧前来是为了两家之间水渠的事体。还请妈妈通报主人,我当面细细讲清。”

    那仆妇不急不躁,依旧带着得体的笑容答道:“回薛大姑娘的话,奴婢男人姓陈,大家都称呼一声陈家的,是这里的管事妈妈。如今老太爷闭关养生,家中主事是咱们老爷……故而遣了奴婢来服侍。薛大姑娘的来意主人已经知晓了,咱们家定会遣人把水渠清好。上次与耿庄头俱是一场误会,倒是我们的不是。”说罢又给明瑜行了礼。

    明瑜听见对方说的头两句,不由粉颊一红。后来又听得对方说得客气,也不敢托大,忙侧身避过。

    那仆妇见明瑜聪慧又知礼,脸上笑意更深了。

    明瑜见事情如此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便心急要走。她请陈妈妈向张家老爷道谢,又说下次让耿庄头带着谢礼来拜访。

    陈妈妈一一应了,又亲自把明瑜送到大门外。若不是明瑜再三推辞,还要使人去抬轿子呢!

    待明瑜主仆渐行渐远,陈妈妈三转四绕,回身去了一间屋子,恭恭敬敬地禀报:“薛大姑娘已经回转去了。行事做派颇为大方,是个好的……”

    明瑜和绿枝往回走了一段路,仍旧云里雾里。

    回到庄子时,薛太太已经焦急地来回踱步了。见到明瑜主仆回来,方才松了口气。

    她心里有气,又不忍责备女儿,只好轻点着明瑜额头道:“你呀你呀!叫娘亲说你什么好?这才离家几日,胆子就大成这般!”

    明瑜难得调皮地吐吐舌头,揽住母亲的臂膀,撒娇道:“娘亲别生气了。女儿这不是全须全尾地回来了吗?”

    说罢,又兴奋地说起了今日在张家的见闻。

    听女儿说到:张家客客气气地答应疏通水渠,自家良田无碍时,薛太太不由地长舒一口气,双手合十默念:“真真是老天保佑!那张家真不愧是书香传家,有大家风范。”

    薛太太想起女儿今天的冒险之举,又忍不住唠叨起来:“幸好张家是个守礼的。若是不知轻重的,你和绿枝两个姑娘家,该如何收场?”接着又训斥绿枝:“大姑娘要去,你怎么也不劝着些?若是拦不住,你就来报我。可记住了?”

    绿枝忙忙应下:“太太放心,以后再不会了。”

    明瑜这才有些后怕,心中暗自庆幸。想到今天张家陈妈妈的举动,不由得对张家好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