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史风华 » 第七十一章、献大礼麻痹示弱 土遁术攻陷集庆(下)

第七十一章、献大礼麻痹示弱 土遁术攻陷集庆(下)

    福寿心里也明白现在集庆的周围被朱元璋困住,集庆这座孤城怕是很难守住,但他是军人,一定要战到最后一刻的。

    目前集庆的守军一半是汉人,怕是没几个人能同他一起死抗,显然现在不是兴师问罪的时候,福寿只能忍下这口恶气。

    朱元璋对待降军的态度,连他都听说了,何况他手下的那些汉人呢,这招攻心计着实是让福寿头疼,这几日心里早就把朱元璋都骂上千百回了。福寿命人到城墙上准备好弓弩手,进入战备状态。

    孙瑾凌将财物从太平带回来后,朱元璋命李善长带着这些东西,去找张士诚并附带上自己的一封信。

    李善长来到隆平府的枢密院,在大殿之上见过张士诚,说明来意,奉上书信和一应礼物,不过孙瑾凌从马秀英带来的玉器,李善长可没有拿出来,因为这些东西还有更大的用处。

    朱元璋在信中向张士诚言明自己的一片诚意,什么张元帅英明神武,义薄云天,很想交他这个朋友,大概就是这些拍马屁之类的话,不过这些话拍的张士诚很是舒服。寒暄过后张士诚把李善长安排在馆驿休息。

    李善长走后张士诚拿着朱元璋的信,向下面的谋士言道:“都说这个朱元璋了不起,我看也不过如此,现如今不也来讨好于我。”

    此时张士德(张士城的弟弟)坐在下面言道:“恐怕这是朱元璋的麻痹,示弱之计,待他做大之时,就不好对付了。”

    张士诚言道:“想我现如今兵多将广,占尽江南富庶之地,别说他小小的朱元璋,就是徐寿辉我也没放在眼里。”

    此时张士城的一个谋士言道:“探子来报说朱元璋准备攻打集庆,他若是攻下集庆定会实力大长,到那时可就是大患了。”说话的人是张士诚身边最为重要的谋士名叫史椿。

    张士诚起身边走下台阶边言道:“集庆城池坚固,粮草充足,想攻下集庆,对这个小和尚而言难如登天。这朱元璋就好比我的圈里养的一只小猪,既然是养猪何不养的大些再杀,养大些也好多食些肉。尔等说,对否?”众人听后哄堂大笑。

    笑声过后张士德言道:“那就让这个朱元璋做我们的前路先锋,待集庆的元军与朱元璋双方元气大伤之时,我们再渔翁得利,一举拿下集庆。”

    张士城言道:“贤弟此言,正合我意!”

    李善长来到驿馆稍作歇息,经过多方打听,他知道了张士诚的妻子喜欢玉器,便领着两名随从带着那些价值连城的玉器,来到了张士诚的帅府。

    张士诚帅府的富丽堂皇自不必说,李善长由三四个衣帽周全的小厮带到后堂会客厅,厅内地上铺满红毡,屋内一色精雕细琢打磨的黄花梨家具,地上两面相对六张雕漆椅子,屋内站着垂手站着六个身穿香色素面对襟襦裙、长相极为标致的姑娘。

    不一会儿只见一位三十来岁的妇人身穿缂丝瑞草云雁广袖双丝绫鸾衣,下渗大红锦缎牡丹拖地长裙,头上戴着展翅欲飞的金丝凤钗,雅致的玉颜上略施胭脂,暗红的明眸清澈见底又不失明媚,整个人秀丽如画,在三四个穿着桃红色云纹纱衣丫鬟的簇拥下来到客厅,此人正是张士诚的夫人刘若卿。

    刘若卿微笑着走到主位请李善长坐好,二人寒暄几句后,李善长将马秀英准备好的玉器拿出来送给刘若卿:“听说张夫人不但生的闭月羞花,倾国倾城,还博学多识,尤其是对玉器甚有研究,我家主帅夫人这儿有几件玉器,托我送与夫人鉴赏一下,还望夫人不要嫌弃。夫人还说日后定亲自登门拜访。”说着李善长将玉器拿出来。

    刘若卿抬眼看了看丫鬟们手里的玉器,见个个都价值连城的好玉,雕琢也极致,刘若卿看着心里抑制不住的喜欢,又听到李善长夸赞的话心中很是畅快,遂轻笑道:“朱家娘子客气了,咱们都是起义军,说白了便是一家人,朱娘子若是有空,到隆平来做客,我定要好好招待。”说完刘若卿挥手命人将玉器收走。

    李善长见刘若卿收了礼物,便知此事万无一失了,奉承了张夫人几句便告辞了。

    有了朱元璋的信与金银,再加上张夫人在旁边多吹点枕边风,集庆这边便没有人同他们争抢了。

    至正十六年二月初十,朱元璋传令军将鼓噪前进攻打集庆,常遇春与胡大海率领两万人架云梯先攻城,集庆城上的弓箭手一齐射箭,一时箭如雨下,常遇春等人连忙用盾牌遮挡。

    后面的人拽动石车,一时炮石飞空,往上乱打,城上之人无处可躲,弓箭手死伤无数。后集庆守军又带来火炮,一时炮火打到红巾军,城下的人亦是惨叫声一片,朱元璋见死伤严重,便鸣金收兵。今日的第一轮攻击算是无功而返,这是意料之中的。

    回到营中,有几个军事调侃道:“元军的火炮实在是太厉害了,若是我们能上天入地就好了,这样便能躲过这炮火了。”

    徐达经过正好听到几人说的话,遂口中念道:“上天入地,上天入地。”念着念着双手一拍大喊道:“大哥,我有办法攻入集庆城内了。”

    此时朱元璋正与汤和等人在研究地图,见徐达兴致勃勃地进来说有破敌之策,几人都抬头看向徐达,徐达言道:“我们可以用土遁之术,潜进城里,只要有人进了城内,制造混乱,我们再趁机攻城,大事可成。”

    朱元璋听了徐达的计策,高兴地称赞道:“天德此计甚妙!可以一试,地道在西城挖,让康茂才的水军做掩护,便可用土遁的方法进到集庆。”

    朱元璋低头看看沙盘言道:“汤和,这事儿由你去办,在你们地道未挖好之前我们继续攻城为你们作掩护,以免被敌人发现。”汤和应是出去。

    汤和回到自己的帐中,开始筹措土遁之人,可他们的人对挖地道都不在行。正在汤和一筹莫展之际,一名部下禀报说这附近有个叫张冒恒的人,他手下有二十来人,专门干盗墓的,对挖地道很是专业,汤和听完连忙亲自带人把这个叫张冒恒的人请来。

    张冒恒一听是正规军队相请,立马答应了汤和的请求,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张冒恒想着若是能靠上朱元璋这棵大树,也能为他的兄弟们谋个好前程,将来不用日夜担心他们,会因为盗墓的事儿被人抓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朱元璋继续命人使劲地攻城,集庆城内的元军拼命地抵抗,如此日子过了二十多日,汤和的地道也大功告成,当晚,常遇春与周德兴就领一千人摸进了城内。

    进入城后,周德兴先带领五百人去找城内的粮草,待周德兴找到粮草后,直接将守粮草的人拿下,不一会正北方火光冲天元军大乱,常遇春见火光大起,便知大事已成,便带领五百人直接杀入西城随后打开城门。

    随后康茂才的人直接杀入城内,常遇春直接杀上城墙,一时西城全面失控,西城的守将是汉人见是康茂才带兵进城,便不再抵抗,纷纷投降。

    还在北城指挥防守的福寿听说西城失守,四万红巾军进入城内,且粮草被烧,心下一急,两眼冒金星,差点儿摔倒在地,部下赶紧扶住福寿。

    此时的福寿顾不上头疼,又马不停蹄地率领部下连忙赶往西城救援,此时街面一片混乱,到处都是四处逃命的兵丁。福寿带人将要逃走的兵丁截了下来,可抓回来的人又趁乱跑了。

    福寿真是没有精力再抓人了,于是带着身边的亲信继续往西城赶,在路上碰到了正要前去北门的常遇春,只见常遇春挺枪杀来,福寿也不甘示弱,二人激烈的交战起来。

    大战二十回合后,周德兴前来帮忙,两下夹攻,福寿不敌。常遇春一枪将福寿挑于马下,福寿掉到马下仍继续作战。

    没一个回合,福寿就被常遇春刺中左肩,顿时鲜血侵染盔甲,福寿不为所动继续作战,这时福寿的部下杀出重围,将已受重伤的福寿救走。

    福寿被人救走后仍然带伤率领部下坚持巷战,常遇春等人与福寿周旋了十多天最终将其捉获。

    朱元璋有意招降福寿,但福寿拒绝了,他心里有一份傲骨,他是铁木真的子孙,是草原上宁可战死不可苟且偷生的战士,他是绝对不会委身一个汉人的。

    最终福寿拔刀自刎,结束了一切,最后的一刻他遥望天空,幻想着自己马上要成为天空中那自由飞翔的雄鹰,此刻他解脱了,敌人的气节还是感动到了朱元璋,随后他下令厚葬福寿。

    至正十六三月十五,朱元璋率领红巾军正式进入集庆,军队进入集庆秩序井然、秋毫无犯,朱元璋命李善长发布通告:“元朝苛捐杂税繁重,致使天下干戈四起,我等红巾军是为民除乱,百姓还是各安其命。我欲招纳有识之士,废除元朝的一切政令,新任官吏要为民做主,不可鱼肉百姓。”百姓听了布告后,都大喜过望。

    朱元璋命人将马秀英以及太平的其他将领的家眷都接回集庆,朱元璋正式改集庆为应天府,又命人向安丰的小明王韩林儿送去集庆大捷的消息。

    马秀英一众人来到集庆,刚进入城中,马秀英与郭惠坐在同一辆马车上,透过纱窗向外瞧去,街市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街面的繁盛之态,自是与别处不同。

    郭惠看着繁华的集庆,也是感慨万千,此时的她已被街上的繁华景象给惊到了,有种乱花迷人眼的感觉。

    郭惠在心中感慨:“这里的一切都是朱元璋的了,不,也是马秀英的。”想到这儿,心中不免五味杂陈。她很少后悔自己做错事儿,此时她真有些后悔当初没听父亲的话,否则这里的一切也是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