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史风华 » 第八十二章、奖罚重积极耕种 下两城婉拒封王(下)

第八十二章、奖罚重积极耕种 下两城婉拒封王(下)

    周德兴一听还要商议,就气不打一处来遂跺脚急躁地喊道:“哎!你什么意思,伯仁,这天德干活磨叽,你怎么也不痛快了呢,磨磨唧唧的跟个娘们儿似的。”

    常遇春听完周德兴的话到是没生气,遂轻笑道:“这不是着急的事儿,再说了五万大军的性命都在我们手中,这事儿大意不得。”

    常遇春后一句话说完,周德兴便不再言语,常年征战沙场之人,虽见惯了生死,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也是敬畏生命的。

    徐达看向一直未曾言语的朱文正言道:“文正,你有什么看法?”

    朱文正站好看向帐内的几人言道:“刚才两位将军说了,镇江守将陈保二先是假意出城应战,再设计欲将周将军乱箭射杀,说明这个人虽然功夫不怎么样,但对自己的判断很有信心。否则他也不会在不了解周将军功夫如何的情况下,就贸然亲自出城,凡是这样的人,都急于表现自己的功绩。”

    徐达一听便明白了点头言道:“既然他急于表现自己,那我们就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说完徐达将计划同几人说了一遍。

    翌日,陈保二听探子得报徐达的五万大军都回撤了,他当时就有些诧异,昨日还听说外面围了五万人马,怎么今日就都回去了,这有些不符合常理。

    陈保二派出几路探马,多方打听都是同一个结果,红巾军已不见了踪迹。

    这时候下面的将领都开始说将军有先机之明,对方一定是被将军昨日的英明指挥给吓跑了。

    陈保二是走后门得来的这么个职位,但他也是个要强的人,他功夫确实不怎么样,但他也急于表现自己,想向众人面前表现自己是有真才实干的。

    在得知集庆沦陷之后,他是个汉人,故而并没想过死守镇江,但他需要一个机会向众人展现一下自己的作战能力,尤其在他原本想投降的红巾军面前,更要表现一下自己的能力,不能轻易地供献城池。

    所以在周德兴阵前叫骂之时,便抢在众将前面,先出城应战,但他刚一同周德兴交手便心中大惊。

    陈保二心想他还是小看了这个红巾军将领,遂不敢恋战,连忙夺路而走,进入城后又及命弓箭手射箭,幸好他早有准备,这才挽回了些颜面。

    今日听说红巾军回撤,陈保二心中不免有些狐疑,对方实力不可小觑,为何会轻易退兵,他怀疑其中有诈,故而派人多方打听,但得到的结果都一样。

    五万人马若想悄无声息地藏起来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两日后陈保二见外面仍没有异动,便开始相信红巾军真的是后撤了。

    镇江城门一直紧闭,非常影响军民的正常生活,若是有外敌压近便不说什么了,可现如今没有外敌包围,不免有些人便有意见了,将领们都劝陈保二正常开城门。

    陈保二有些犹豫地言道:“万一这股红巾军没走,在镇江周围藏起来了?”

    下面的将领言道:“五万多人哪有这么容易藏起来呀?倘若他们真的藏到深山里了,可我们一直派人打探,并没有看见有人烟的痕迹,他们这么多人,就算他们不动,那总也得埋锅造饭啊,可两天了,我们派出去的人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这说明他们早离开了。”

    下面的将领与官吏都希望快点开城门,是因为他们在城内都有生意,城门总是紧闭,严重影响他们的经济来源,故而大家都急切着希望镇江恢复正常,打开城门。

    第三日陈保二见形势差不多已稳,再加上下面的将领都要求开城门,便命令城门正常打开。

    没成想打开城门的当天夜里,守门人刚要宵禁关门,常遇春与周德兴就带领千余名骑兵,直杀镇江而来。

    守门人见城外的敌人,如同天兵所降,直奔城中而来,连忙关城门,就在这时常遇春在百米之外一箭射中守门人的脑门,顿时人便应声倒落于地。

    之后再有人关门,同样被常遇春一箭射杀,顷刻间,周德兴便挥舞着大刀杀到城门,朱文正跟在后面也不甘示弱,奋勇杀敌,常遇春带领众人一举进入城中,顿时元军大乱,连抵抗都没了章法。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大部队来到,直接包围了镇江,元军顿时也没了抵抗的信心,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陈保二没想到敌人这么快攻进城内,看来他之前的猜测是对的,这股红巾军果然是藏起来了,五万人马悄无声息地藏于大山之中,躲过了他的多次打探,不免有些惊叹对方的军纪严明,这绝对不是普通的盗匪,显然现在不是发表感慨的时候。

    陈保二收拾好细软连忙从西门逃走,周德兴说的对,陈保二在逃跑这一方面还是很有本事的,他一出门通过声音就断定红巾军在西门的人少,便直奔西门逃出城外。

    一个时辰后,徐达率领部队进驻镇江,他命令部队不得骚扰百姓,换掉城防后,其余人在城郊安营扎寨。

    徐达选择在夜幕时分攻城,也是尽量减少百姓的伤亡,快到宵禁之时,百姓大多数都已回家。

    故而第二日镇江城的老百姓大多数都不知道,城内已换了主人,直到徐达命人发布公告,废除元朝苛政,重新将的应天减免赋税的制度用到镇江,发布公告告知大家,城中的百姓,这才方知镇江已换了天日。

    徐达又命人给朱元璋送去得胜的消息,朱元璋得到消息后,连夜命李善长在衙门内选拔官吏管理镇江吏治,还是老规矩对镇江所有的文官进行一次考核,考核期三个月,胜任着留任,不能胜任者自然是一律不用,镇江的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再就是朱文正因在攻打镇江时分析形势甚是精准,被徐达提拔为千夫长。

    汤和这边围攻广德,因之前攻打应天时,汤和收了一批以张冒恒为首的盗墓团伙儿,现在这些人都归了正规部队,一直在汤和手下当差。

    故而这次汤和还是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方法,命令邓友德与胡大海前面佯攻广德。

    后面是张冒恒率人向城内挖地道。朱文忠也是作为百夫长参加这次战争,汤和不敢把他安排在前面冲锋陷阵,但每次冲锋攻城,朱文忠都带领士兵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

    最终汤和高估了广德的守将,在邓友德、胡大海、朱文忠几人的猛烈攻击下,张冒恒的隧道还没挖到城里,胡大海等人就攻进城内。

    大军进城,汤和先派人到应天送捷报,再就是进城安抚百姓。

    徐达与汤和在占领了镇江与广德,很快两人命令部队继续攻占镇江与广德下面的所属的郡县。

    自此包围应天的重要城镇都掌握在朱元璋手中了,应天不在是孤城,镇江与广德等地便成了应天在东南方向与西南方向的屏障。

    朱元璋给小明王韩林儿送去了捷报,不久,韩林儿便派来了使者。

    使者来到朱元璋的家中在前厅,朱元璋与马秀英跪在下面听命,使者打开诏命宣读:“江南行省平章大人朱元璋治军严明,治下有方,起义数年来,为我红巾军攻陷城池、驱逐元军,功不可没,其功绩可封王侯,今封朱元璋为‘吴王’。”

    听到要封朱元璋为吴王这几个字后,夫妻二人相视看了一眼,‘缓称王’这是朱元璋的最大准则,没想到今日却要被刘福通给打破了。

    二人跪在地下满脑子想得都是,这个诏书不能领,领了就彻底打乱了之前定好的计划,二人正在想着应对之策,又听使者念道:“平章大人之妻马秀英淑慎性成、勤勉柔顺、性情温良、可娴内则、淑德含章。着即封为吴王王妃。”

    使者念完收起诏书含笑来到朱元璋面前:“吴王殿下、王妃娘娘恭喜!”

    朱元璋与马秀英跪在地上俯首互相看看对方,都不接诏。

    使者原本以为朱元璋听到诏命后,怎么也得高兴给自己一些赏赐,再不济也得请自己吃一顿饭,这才在丞相大人面前恳求来办这个差事,可见朱元璋夫妇据不领情的样子,很是不解地问道:“二位,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儿,这是怎么了?”

    朱元璋头磕到地上一字一句地言道:“臣尺寸之功,实在是愧不敢受,臣这点本事是万万不敢受封的”

    马秀英在一旁也言道:“民妇愚昧,亦不敢受赏。”

    二人跪地皆不受封,使者这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不接受封赏的。到底是在君王面前当差的人,见软的不行,便来硬的,遂对二人呵斥道:“大胆!你二人难道要抗旨不成!”

    朱元璋仍将头埋在地上言道:“臣下不敢,臣下只是不敢受封陛下的大恩,万望使者向陛下传达臣下的胆怯之心。”

    使者最终也只能无奈地接受朱元璋的请求,因为小明王说是他们的首领,可现如今应天实际上是朱元璋的地盘,他也不敢硬来。

    其实封朱元璋为吴王是刘福通的意思,他也知道隆平的张士诚自封吴王,他故意封朱元璋为吴王,就是为了让二人厮杀。

    上次攻打集庆时,刘福通命郭天叙与郭天爵兄弟俩为都元帅与右元帅,成功地挑起了他们之间的内斗。

    可惜那兄弟俩能力太差,攻打集庆之时,轻信了叛将陈野先的谎言,最后送了卿卿性命。

    最终让这些红巾军都归了朱元璋的调遣,他虽心中气愤,但因北方战事紧张,内部还有众多不完全听从他号令的人,故而也未能腾出手来在朱元璋与集庆的元军打得正僵持之时,来渔翁得利,让朱元璋占领了集庆。

    如今短短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朱元璋已平息了集庆所有的威胁,并且他现在有向之前占领地盘合并的势头,刘福通越想越觉得此人不可小觑。

    就冲他在打集庆之前主动向张士诚示好,就表示他有很明确的战略方向。

    故而刘福通故意下诏封朱元璋为吴王,就是为了引起张士诚的不满,既然张士诚自封吴王,那他就再封一个吴王,他们定会为了这个称号,而大打出手。

    只要他们动手,刘福通便可以坐山观虎斗,待到合适的时机,他再亲自出马收拾了二人,那江南诸多富庶之地便真正归他所有了。

    刘福通本想着封朱元璋为吴王,对朱元璋来说这可是天大的荣耀,他一个讨饭出身,听到这个消息还不得高兴地上了天。

    这个在刘福通看来很是完美的计划,却在使者回到亳州后,都破灭了。

    使者向刘福通禀报了朱元璋夫妇拒绝领封之事,刘福通先是惊讶,后又隐约感觉到朱元璋此人不图名利很是可怕。

    自古对名利不看重的人有两种,一是脑子有问题,二就是看不上王侯的称号,还有更大的野心。

    显然朱元璋属于后一种,刘福通感觉到此人甚是不好对付,眼看着好戏没开场就以已落幕,他岂能甘心。

    刘福通在书房内来回踱步,脑中不断思索着朱元璋拒绝受赏的事儿,半晌过后刘福通不甘心让自己精心设计的计划化为泡影:“不行,我不能眼看着朱元璋一步步做大,对他失去控制,日后他定会成为我大宋的是祸患。(刘福通拥护小明王自立为帝,国号‘宋’寓意驱走大元,恢复大宋江山。)

    于是刘福通回到书案给张士诚写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