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古人都开公司了 » 第49章:草坪闲谈

第49章:草坪闲谈

    很快83家厂商,对两千辆光能单车分了起来,最少的厂商,都有20辆光能单车,而最多的厂商,则购买了40辆。

    前后四个多小时,与飞飞贸易公司交易完的厂商,又开始了一段新的磋商,这个磋商,指的是长运公司新型单车的问题。

    光能单车虽好,但要从研究再到量产,这个过程,少不得几个月,而几个月后,长运公司的实力,已经可以超越所有厂商一步了。

    仅仅迅速抢占各国的单车市场,就能让所有的单车厂商陷入雾霾的阴影。

    面对吴国、楚国、齐国这些前十的厂商巨头,长运、宏力、高风、蜻蜓四家单车厂商站一处,他们在此前都达成合作共识,自是不会让长运公司单独面对众多国外厂商。

    气氛并没有维持多少紧张,因为这里是飞飞贸易公司的仓库,作为主场,本就是牵头起商会的飞飞贸易公司,以搭桥的方式,让所有厂商重新进入磋商会谈状态。

    长运公司总经理谢佑堂没有拧太紧,面对国外各家厂商的一些利益让步,他也适时松了口,同意给各家厂商分享一定程度的资源。

    要以秦国四家厂商的力量,就吃下整个春秋大陆的单车市场,他们还没有大的心,他们四家在国际前十里都排不上,即便有了这次打击,等光能单车在各家厂商弄出后,就是强力反击了。

    而除此外,他们秦国的单车,很可能会被限制秦国以内。

    又过三个多小时后,随着傍晚的到来,国际单车商会也到了落幕,八十三家厂商纷纷从飞飞贸易公司仓库里离去,随同的还有他们的货车把光能单车运载走。

    “2000辆光能单车出售完毕,共计400万营收,减去20万税款与100万结款,大体在280万利润。

    再加上后天市场部还会安排一场高音质机的外销,预计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我们各个部门,都会得到黄金期的发展。”

    仓库外的草坪,许邺、陈平、年羹尧、韩信几人坐在草坪交谈。

    陈平手拿着口杯道,几人的脸庞上都笑着,听听,280万利润,这还不是结点,在后天,他们还会上演一场商会大战,而他们只需收网即可。

    几人笑了会,陈平把这次商会贸易成果道:

    “此次单车商会,我们共签了684份文件,八十三家厂商均包含内,而这八十三家厂商,为国际品牌大厂前八十三家,意味着,我们的货源上,在单车行对贸领域是最全面的。

    单车行加盟商能给予公司的利润里,并不低。所以销售部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可以分点与面地对单车行领域的加盟商扩展。”

    年羹尧明白了陈平的话里所指,他心中酝酿了会后,道:

    “我会在接下一段时间,把销售部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全面类的加盟商扩张,一个部分是在单车行领域里,先完成秦国东南地区的单车行加盟,再扩展到秦国西南、中部、东北与西北部。

    这是区域面的链接,在国际上,我会专门组建几支队伍,在各国都城以及重城地,对单车行领域加盟商扩展。总体而言,这与销售部的主线大体一致。”

    年羹尧主次清晰的话,让许邺、陈平、韩信均有所认同。

    韩信见着年羹尧说完话,他也开口了,在销售部的大发展之际,他仓务部也需要公司资源的大扶持。

    “销售部的发展,是门店的扩张,作为配送的仓务部,在司机、车辆、仓点,有所不足。

    我有个大致的设想,可以类同公司发展的路线,在秦国东南城市区域,设立仓库点、司机区、仓务员,在完成东南区域的覆盖前,仓务部也可以抽调骨干队伍,对秦国50万人以上的城市,类此布局建设。”

    韩信不知道自己讲的对不对,他是一无所从地出身,半吊子都算不上,他说完后,见着许邺、陈平、年羹尧似乎还在听着,他把心中的酝想,继续说道:

    “当在秦国内完成以点连面这一网状结构,也许仓务部还可以据此发展出物流。”

    物流要如何建设,盈利点在哪,韩信还没有考虑清楚,只是他模糊地觉得,应该如此。

    “物流可以摸索建设,但前提要先把仓务部团队发展好。”

    见着韩信略停顿的样子,许邺脸庞笑了笑,说了道,随即他说了道:

    “两天后,会有四十余家音响、电子、通信领域的大企到来。

    如果顺利展开,两千部高质音机,会以三千元的价格出售,营收600万左右,再减去税款30万,结款200万,利润约为370万。

    再加上现在的光能单车280万利润,两笔加起来会达到650万的账户资金。资金的充裕,是各部大发展的保障,在此,我给各部提出两点。

    一是加快招兵买马,二是加强内部队伍建设。倘若因我们的迅速发展而膨胀起,对内部人员却做不到把控的话,这个后果,就跟吹起的气球,一戳就奄了。”

    许邺可以预见,接下来无论是市场部还是销售部、仓务部,都会迎来大发展,这个发展,他也很期待,但他希望除了数量上的扩张,在质量上的水准,也应该有所维持。

    陈平负责整体大框架的内部铺设,他对许邺的话点点头,公司现在也就五六百人,但内部里,他已经发现了一些端倪了。

    随着天越黑,仓库外亮起了数盏电灯,而许邺、陈平、年羹尧、韩信几人也结束了交谈。

    他们这两天,还要为后天的高质音机贸易准备着。

    陈平与许邺开着摩托车,进入向西城口内。

    “阿邺,等过一两周,我们再专职招聘一名市场总监吧,兼任着市场总监,我感觉对公司的整体注意力,略有下降了。”

    “好,没有合适的话,我们就去雍城看看,亦或,在秦国以外的诸国招聘都可以。”

    开着摩托的许邺,速度并不快,对身旁并行陈平的话认同道。

    飞飞贸易公司并不是仅在武北阳城设立直属单位,在武北阳城以外的春秋大陆各城,还陆续以外派的方式,建立了些临时分属办公点。

    临时分属办公点,多建立在春秋大陆各国都城核心地段,以微型办公室所存在着,大体负责建立与传达飞飞贸易公司业务,侧面扩展公司在入驻城市的影响力。

    而伴随着飞飞贸易公司的进一步发展,许邺提出了要把这些临时分属办公点,改为常驻办公,建立分公司形式,在入驻城市扩大经营。

    外派人员改为常驻人员,临时分属办公点改为分公司常驻,只是许邺提出的构想,实施方案仅在雍城、栎阳两个分属办公点,试点实施。

    而协助许邺完善草拟方案与实施的陈平,不可避免地会感到些许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