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古人都开公司了 » 第105章:子集团成立

第105章:子集团成立

    “附议。”

    “附议。”

    “附议......”

    随着杨广本人亲口赞同,在场会议中高层,陆续表决。

    作为公司副总经理高颎,心中谨慎的思考了大业公司的全盘能力后,也举手表决附议。

    杨广的为人,高颎很清楚,激进,豪迈,可以做出把公司卖掉的决定,也可以做出堵上公司前途的事。

    就如这1000栋楼式集体宿舍建造项目,高颎心底也是否定的,第一波工厂热潮到前,因此大业公司已经对许多单位的工厂建造承包着,还有矮层集体宿舍房的建造。

    这些工程,大业公司在未交付前,都只收到预付金,还有六七成未付。

    若再要进行1000栋楼式集体宿舍建造,高颎心底担忧,大业公司的资金链会崩溃。

    他打算过后,对杨广再私下劝说,如先交付完前期的工程,后续再开建这1000栋楼式项目,即便开建,也可划分几个工期。

    在表决后,看到通过的高颎,在通过的项目上打勾,随后会议室里的人,很快对下一个议项讨论。

    “最后个议项,大业地产公司与旗下子公司,更名为大业集团公司。”

    当高颎开口说出这个话后,会议室内的人,纷纷目光凝动了。

    把公司更名为大业集团公司,早在前任总经理杨坚时期,就有这个想法,因为当时创办大业地产公司时,公司旗下就建立了建筑工程队、石材坊、河沙坊、钢材坊。

    从一开始,大业地产公司,就是奔着集团前进的。

    只是想法停在纸笔上,败于现实前。

    可在飞飞贸易公司用强势资本注入后,大业地产公司起死回生了,就连石材坊、河沙坊、钢材坊,都购买设备,又在飞飞贸易公司众多人脉牵线下,吸纳多方面人才,规模化生产。

    使得石材坊、河沙坊、钢材坊,虺蛟之变后,正式成为大业公司子公司。

    而现在,杨广则想正式变更名称,以大业集团对外运营。

    韩擒虎、牛弘、史万岁、宇文恺、宇文述等人,在高颎宣布这个议项后,纷纷表决同意。

    成立大业集团,不止事关名气聚集、扩放,还事关会议内的人新任职。

    部门主管,可能向经理迈进,经理可能向总监迈进,总监可能向副总经理迈进,副总经理可能向副总裁迈进。

    牵一发而动全身,会议室内的三十余名与会人员,也纷纷表决同意。

    作为大业公司总经理杨广,看着在场同意的,开口道:

    “同意。”

    名称的变化,是内外而变,值此工厂浪潮时期,大业公司若能抓住机会,会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正是内心有了袤然疆域,杨广才愈加显得迫切。

    1000栋楼式集体宿舍建造,他会明白分期分小分后更好,但时不待人,分个几期几年下去,市场都被同行覆盖了。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决一生死而置换未来,这大概是杨广此时的心魄。

    大业公司的几项重大决定,在会议表决通过后,很快这些决定,传到了新云大厦飞飞公司总部。

    “批准大业集团成立,为飞飞公司子集团,任命杨广,为大业集团总裁,任命高颎,为大业集团副总裁。”

    杨广、高颎均是飞飞公司董事成员,对大业公司升为大业集团,飞飞公司总裁许邺,批准成立。

    随着许邺批准成立,收到预期任命的杨广,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告大业集团成立。

    大业集团成立的消息,初时对秦国的地产界影响不大,可不久后,雍城、栎阳、武北阳城,九原、秦城、汧城、渭阳等城市地区,大业集团建设,成为相当亮眼的一线企业。

    大业集团广泛招工,在这些城市攻城略地,开挖一座座地基,四处都可以看到大业集团建设背影。

    建造工厂的有,大业集团建筑工人,改造房子装修的,有大业集团装修工人,成群挖掘机连夜开挖。

    身穿着大业集团工衣,戴着安全帽,汗水与口号同齐的大业集团工人,成为城市里随处可见的存在。

    多地同时动工,需要招收大量建筑工人,而又恰逢农民进城第一波热潮,招收工人双方都很简单,一个工资要求不高,一个只需要求耐苦。

    两者可谓一拍即合,因为敢来工地的人,体力活都不在话下,而在工地上班,如大业地产般,开出的工资,并不低,甚至比许多工厂内的工人,都还高。

    “刘穆,下工后,我请你吃一顿饭。”

    清楠镇,距离火车站的七公里处,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型建筑工程地,一名戴着安全帽的青年,推着斗车,向另名铲沙的青年道。

    “不用,当时车子失控,我也只是恰好见到你在危险处,才立刻把你推开。”

    叫刘穆的青年,憨笑罢罢手,然后继续拿着铲子筛沙。

    二十天前,这里同时用挖掘机和人力,开挖地基,要建造二十五栋楼式集体工人宿舍。

    建造方与施工方,都是同一家公司,为大业集团。

    刘穆也是二十多天前,才加入大业集团,成为一名建筑工人。

    在没有加入大业集团前,他是一名田里青年农民,父亲和他都在田地里耕种着,只是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

    他们种下的粮食,要白菜价了。

    许多大田地,那些用新种子,新农业机器种出来的粮食,不仅丰收高产,也更加鲜质。

    对比自家的种子,结出的小果子,他父亲就后悔大哭了,因为耽误了,大耽误了。

    自家田地里后面出市的粮食,会卖不出去,精耕细作的粮食会卖不出去。

    而卖不出去,家里收入就会陷入跳崖式断裂。

    家里有母亲病着,需要药理,偶尔他与父亲会上山采药,拿到城里去卖,但一年主要收入,就是靠田地。

    刘穆娶了妻,有了个四岁的小儿刘裕,三岁的小女刘袤。

    刘穆是想让刘裕、刘袤到六岁时就上学读书的,他不想让他的儿女和他一样,是没文化的。

    而这都需要提前攒点钱。

    刘穆自个想了许久后,他觉得只有去城里务工才有出路,才能给家里带来经济。

    村里有许多同乡的人,遭遇也与刘家般,几家青年,纷纷决定一同去大城市里寻找务工。

    只是到了大城市后,刘穆和其他的几家青年,就迷茫了。

    因为他们不会工厂里的东西,在得知他们什么都不懂后,有些工厂挑挑拣拣的,才让几个机灵的,进入工厂,其他的则淘汰外。

    没找到工作的刘穆这些人,拿着随身的大包裹,就露宿在街头,或公园里。

    直到,过了将近一周后,各个地方,陆续传出了要大量招工。

    不久后,四周的确是要大量招工了,许多工厂都是扩招,武北阳城外四镇,还有许多明显是新办厂子的。

    挖掘机昼夜不停地开工,运输车连夜搬卸下材料,新厂子的建设,每天都是一个新样。

    各地大量招工,城里城外滞留的,从农村来的人,纷纷带着自家大包裹,赶着向各地招工处问询。

    月薪多少,有没有得睡,包不包伙食,可以干多久。

    彼时的刘穆,也拿着大包裹向招工的工厂,拥挤问着,他连问了好几家,手拿着十几张表格。

    每张表格填写完自己的大名,刘穆又找到了乡下同来的人,几个青年说着各自要进的工厂。

    就在刘穆几人热情讨论的时候,刘穆看到了一份报纸,大业集团大量招工。

    报纸上是拍板鲜明的字,刘穆识得大半的字,只有小半他不识,一个版页上,写着大业集团成立,同时,无条件招收工人,前提是只要肯吃苦耐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