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古人都开公司了 » 第153章:叔叔,我听到声音

第153章:叔叔,我听到声音

    上官婉儿与滇国军官交谈后,很快着手把安置的严重受伤人员,放置直升机上。

    与此同时,有更多的救援队,朝着大都德邑地区奔进。

    如蜀国各地城市,已紧急组成数支灾区救援医疗队,乘坐蜀国军方提供的各类飞机,直抵灾区。

    从秦国来的飞机航空医疗救援队,亦进入了都德邑市区内。

    在之后还有充、巴、滇三国航空医疗救援队,相续抵达受灾地区。

    当地的郡守裴延,与到来的各地医疗救援队见面后,既着手连夜安排建立集中医疗救治点。

    所有当天的重伤者,都陆续被转移到各个集中救治地。

    蜀国新粮超市集团,在都德邑最近仓库地,抽调食品后,一支五十多人的车队,没有顾忌余震,就迅速赶至灾区内。

    “时尚餐饮,一百箱热饭到!”

    二十辆三轮摩托车,载着刚出锅不久的热饭,开向一个简陋集中安置地。

    简陋集中安置地,就是十几个大蓬布临时搭建,大人小孩老人,都在蓬布内过夜。

    蓬布内,有小孩拿着饼干或干面充饥,而大人则坐着地上垫着的纸箱。

    他们已有心理准备,要熬到明天早上。

    或许才能等到食物的救援。

    今天上午骤然来的大地震,让跑出来的他们,心有余悸。

    而就在较安静的篷布里,他们听到了外边的叫声。

    十数人先出了去。

    “热饭,刚出锅不久的。”

    二十辆三轮摩托车上,装着一个个饭箱。

    “有饭!”

    “有饭!”

    在场的人,在四周安置地大叫声着。

    很快,安置地里的数千人,都纷纷出了来。

    “小孩先来领饭,老人在后,大人最后。”

    在场的小孩多,老人少,大人最多。

    二十数名青年大叫声后,小孩和老人先领了餐饭,大人在之后领取着。

    “饭,没了。”

    还有数百名青年,没领取到饭,但所有饭箱,都空了。

    带领送餐的青年,说了声,在场数百未领饭的青年,纷纷沉默。

    “没事,一两餐没吃,还饿不死。”

    十几名手上戴着手套的青年道。

    手套正面都是脏迹,在之前,他们从事了救援工作。

    体力消耗大的他们,正是要进餐时候。

    “大家晚上再等等,晚点,各地救援物资到来,我们就立刻做饭,把热饭送来。”

    送餐队都是时尚餐饮旗下餐厅员工,大地震后,他们都跑了出来。

    之后他们接到了主管通知,要参与救灾工作,主要是做饭和送餐。

    “我还有一半,这一半没吃。”

    靠边处的几名中年,把手上的饭,拿出来道。

    “我们这也有,我把饭盒掰下来,就是两份了。”

    中年人是先于青年人领取饭的,见到青年人没得吃了,纷纷站起说声。

    蜀国,剑江路道。

    夜幕下的路道,被上百道车灯照着。

    飘飘雨水下着,白起和十几名司机,在前看着车道路面,眉头皱紧。

    因为面前的路道,有着覆盖上千米的泥流。

    泥流的高度,已超过货车的底盘,开过去,未必能走出来。

    “走一条小路,有一条小路可以走,但会窄些。”

    戴着草帽,夜里赶来的十数名村民,来到白起等人面前道。

    “够车轮的宽度吗?”

    “够!”

    面对白起的问声,一名村民道。

    “那就麻烦带路,我们必须明早前赶到受灾地区。”

    被风雨吹零的白起,直接确定要过小路道。

    一百辆货车很快在十几村民带路下,朝着一条狭窄的小道行驶。

    “这里林子密,要上坡,要小心些。”

    “我们都是老司机,只要可以走,就没失手过。”

    开在最前的几辆货车,几名登入货车内的村民提醒着,一名开着车的青年司机道。

    “当心!”

    小路道并不平稳,凹陷的半坑很多,货车驾驶室的人,都不免会摇晃。

    “该死,这里上不去。”

    开在最前面的一辆货车,熄火了起,又重新打着。

    货车驾驶室里的白起,下了车来,看到坡道上的车轮,陷入在泥地里。

    “货车重,这泥地面会滑陷。”

    因最前一辆货车停下,后面所有的货车,也跟停着。

    “货车上有绳和助力器,我们推上去。”

    在场数百名司机,都是青年大汉,有力气。

    就在白起与众多司机忙弄时,一名村民道:

    “我去叫村子的人都来。”

    很快,这名村民一路跑回了村。

    不久,上百名村民冒雨赶了来,他们带着铁杆,还有十数头牛。

    “一、二、三,上!”

    数百名司机,上百名村民,十数头牛,齐上阵,短时间内,把一辆辆货车,都推上泥坡小道。

    ......

    “挖开了!”

    “我听到声音。”

    启立学校,半夜。

    一名拿着铲子的家长,大声道。

    “把石块搬走。”

    “一、二、三,起!”

    二十多人,把一段断开的墙柱搬移。

    数名拿着铲子的青年,如同挖刨机,钻入了一个薄墙面。

    “见到了。”

    “孩子,出来。”

    一名青年拿着手电筒,照到几张书桌叠下,两名躲在书桌下的学生。

    “先别管我们,聂老师被石头压到了。”

    就在两名学生不远处,一名青年趴在地,石块压在青年背上。

    空间逼仄,拿着手电筒的青年爬了过去,墙沙石块有掉落声。

    “先钻出去,听话!”

    手电筒青年,看着书桌底下的两名学生道。

    “先出来。”

    墙洞处等着的几名青年,也喊声着。

    很快两名学生,凭借着身小灵活,先被接了出去。

    “聂老师,醒醒!”

    压着的石块,挪移空间不大。

    手电筒青年,双手青筋突显,把石块微抬起。

    这时,另两名青年也钻了进来,一个人手上拿着铁棍,把抬起的石块撑着。

    “聂老师,醒醒!”

    “别叫了,人没了。”

    一名青年,突地低沉哭叫道。

    ......

    “见到了!”

    “轻点搬开!”

    启立学校,清晨。

    倒塌的教学楼处,一个被刨出的楼洞内,一名青年教师,两名学生家长下了去。

    “学生活着,就是腿伤了。”

    楼洞上,一群人围着,迅速把里面的一名家长,抱着的一名学生接上来。

    过后不久,一名眼睛闭着的青年男人,被抬了出来。

    “钟子立老师,逝了。”

    此时天色朦胧初亮,在场的教师和学生家长,许多在操场处轮流休息的都醒了来。

    “学校不会忘记他。”

    启立学校老校长和中年副校长,来到空地处,拿着白布,盖在躺着的男人身上。

    这是第二位身亡的教师。

    一名名到来的教师、家长、学生,纷纷静默。

    “校长,还有刘穆,也在楼下。”

    “挖,用手也要挖救出来。”

    经过大半夜的清理,加上现场的人也众多,老校长和众多青年教师与家长们,又开始了新一轮挖掘。

    “叔叔,我们会不会被困死。”

    “别说傻话,我们不会死。”

    “不能睡。”

    刘穆脑袋磕出血,半躬身的他,双手撑着地,尽量形成一个较大的空间。

    他的背,就是倒塌的墙,与散落石块形成狭窄的空间。

    已经一夜强撑着的刘穆,完全就是靠着毅力咬牙清醒着。

    腿部被石头压着,稍动下,就是痛。

    他用这痛,让自己保持清醒意识。

    阿裕还没找到,我不能死。

    刘穆眼睛疲倦闭着,过不久又睁了开。

    “叔叔,我给你讲故事吧。”

    “好,你讲,叔叔听着。”

    “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

    稚嫩的声音,就在身旁下讲着,刘穆听着,却越来越想睡了。

    ......

    “官兵来了!”

    启立学校外,五名青年士兵乘坐在两辆三轮车,进入学校内。

    “我们带来生命探测设备。”

    为首的伍长士兵,看着围着过来的一群群教师、家长道。

    随即,伍长士兵拿着一个生命探测显示仪看着。

    “有发现吗?我们学校的保安,至今还在里面。”

    启立学校老校长问着伍长道,他们又忙碌了一个小时,但不是铲下去,就能寻找到人。

    碰的概率大。

    “只要还有生命,就能找到。”

    伍长士兵说着,他潜含的话,也很明确,没有生命迹象,就找不到。

    将近二十多分钟来回走动扫描搜寻后,伍长来到了倒塌教学楼的一角,当他看到一道绿格迅速上升后,猛地叫声道:

    “在这里,地底下有人。”

    两辆三轮车上,放着开挖的机器。

    几名青年士兵,确认着位置和角度,就开着挖钻机器,朝着倒塌的教学楼钻挖着。

    在场的教师和家长,也一道帮忙把石块搬开清理。

    “叔叔,我听到声音。”

    “叔叔,别睡!”

    “叔叔,别睡!”

    一个闭着眼睛身旁下的小孩,推着青年叫声道。

    青年说过,睡去了,就容易死了。

    小孩不想青年死,一遍又一遍叫道:

    “叔叔,别睡!”

    ......

    “有叫声!”

    几名士兵放弃了开动的机器,而是用小钻和铲子,对石墙进一步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