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上交了异世界 » 第四百六十三章 太空电梯开建

第四百六十三章 太空电梯开建

    芙蕾雅对陈麟的话语没什么特别的情绪波动,只是淡淡的出声来:“倒是没什么问题,族群出来之后到底去什么地方都看她们自己的想法,想要留在斯图特加或者这个世界的任何地方我都不会阻止。”

    “族群实际上也并非是铁板一块,最初我们决定从伊芙大陆那边出来的时候,族群这边有不少人就不愿意跟随我们,她们还想着继续待在那边和那些传统精灵谈判。”

    陈麟深以为然,无论是什么族群,只要是由智慧个体组成的,就难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来。

    “不过我觉得妥协没什么用,现在的伊芙大陆上的统治者是伊西丝,那个女人一向对我们这些暗精灵仇恨颇深,她当初在没有当上精灵族主杖的时候,便已经透露出了很多不友善言论……”

    芙蕾雅淡定无比的出声来,陈麟听到里面说的那些陌生姓名,猜测其多半是伊芙大陆那边的某些精灵族长老一般的存在,他倒是对此类信息不太感兴趣,只是嘴角扬着听完了芙蕾雅的话语。

    两个人又对这些区域进行了一番细致的讨论,陈麟作为一整个安云基地的负责人,实际上也是整个塔卡大陆的实际掌控人,目前协会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在了安云基地这边,所有的工作都是以这边为原点展开,陈麟每天经手审批的工作内容繁多且重要,全然没有当初那般的清闲。

    陈麟答应了芙蕾雅这边的一些小条件,作为回报,芙蕾雅将会教授陈麟一部分的深渊魔法——当然是那些没有太大腐蚀性的,又因为陈麟本身没有特殊的深渊核源,所以这些魔法到时候将会由常规的魔法元素启动,效果自然是要打折扣了。

    暗精灵族群在一个半月之后随着芙蕾雅这边共同进入了隐灵谷居住,和芙蕾雅当初猜测的差不多,几百号人中有几十人并不愿意随着她进入。

    这里面一些是娜亚的亲人,她们选择和娜亚一同住在南锦新城或者赛利亚城当中;一些则是体验到了前哨基地这边极为便利的现代化生活之后不愿意再回到原始丛林当中的暗精灵族人。

    芙蕾雅也并没有去强求,不愿意前来的一部分暗精灵留在起源星上也是好事,至少等到日后她们从隐灵谷这边出来的时候多少可以有些族人联络。

    陈麟这段时间和芙蕾雅频繁接触,他对暗精灵族群的事情算得上是上心,隐灵谷那边的建筑是他派人去建造的,采用了一批特殊的设计,风格直接就是自然丛林风。

    现代化的一些基础建设陈麟也尽可能的说服了芙蕾雅在这边搭建了一些,比如说初级的电力和网络线路,水利工程陈麟也让人建造了一部分,因为构建的地方是在隐灵谷当中,服务对象是那些本身就类似于原始部落的暗精灵,所以这些基础建设基本上设计的都很简单粗暴且有效。

    要么是太阳能,要么是水力、风力驱动。

    陈麟和芙蕾雅这边留了一个直接用于联络的通讯装置,其直接调用的是军方的大型通讯设施,这玩意设计的极为简单,只需要打开设备然后按下关键的按钮之后就可以,其不怕山谷这边的潮湿环境,其采用的也是卫星信号,更不用说本身陈麟还在隐灵谷附近的山顶架设了信号塔……

    芙蕾雅传授给了陈麟两个大型的深渊魔法,一个是唤出炎魔,一个则是唤出水魔,两个召唤物魔法都不是小打小闹的东西,其唤出来的是身高数十米,自带光环效应的深渊怪物,只要出现便会让周遭固定区域内的一切受到影响。

    炎魔会焚烧百米范围内的一切,其攻击方式基本上是扔火球、喷射火焰射线甚至是岩浆之类的。

    水魔则更厉害一些,唤醒之后会直接从地面上裂开一条裂缝,洪水一般的水魔从下方钻出来,其整个形体就是一道水龙卷的姿态,范围内的一切都会被其如同是凌厉子弹一般的水弹无差别攻击……

    陈麟测试一番之后对两个大型魔法还算是基本满意,不过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能用到这两个魔法的机会极为稀少,毕竟此时的起源星上虽然存在着魔法力量,可整体上还是科技占优先位置,魔法能力还没到达毁天灭地的级别,这个世界的魔法力量还是太薄弱了些。

    至于是伊芙大陆上的那些所谓天策魔导师,其鼎盛时期甚至是可以使用魔法推动大陆板块位移,对于此时的起源星以及前哨基地和红龙协会来说都显得太过于遥远,伊芙大陆的那些精灵族群自我封闭隐世不出,对协会的影响程度可以说是极低了。

    处置完这边暗精灵的事情之后,陈麟从内部网络这边得知了青龙基地那边目前正式开启了太空电梯的建造。

    碳纳米管技术已经进行了反复测试,其测试出来的结果非常惊人,完全满足架设太空电梯的需求。

    传送门附近的位置选定之后,青龙基地直接以传送门为原点建造了一个稳定的发射平台,这个发射平台将作为整个太空电梯的地面站,是太空电梯的乘客和货物装卸点。

    青龙基地在这边配备了必要的设施,如整套的发射和回收系统,全套的货物处理设备等一堆高科技玩意,因为靠近着传送门,使得这边也可以极为快捷的和起源星建立起联系。

    前期建设期间任何短缺的物资材料,传送门都可以在几十分钟内抽调过来支援他们。

    后期太空电梯项目则是可以做到随时随地的进行传送门之间的互动,从外太空带回来的东西可以直接送到传送门另一侧的起源星,中间省去了大量的运输成本。

    陈麟对此类高科技的代表科技一向是都颇为感兴趣,因此特意将内网这边关于太空电梯项目的所有资料全部都抽调了出来,他主要是为了看蓝海星那边到底如何建造这个宏伟项目的。

    青龙基地这边采用的是协会提供的阶梯式建造方案——该方案通过各类审核和修改之后,最终得到了确认,该方案相比较于其他方案来说,更容易实现、性价比更高,同时也更加稳妥。

    项目方案前期投入300亿,后面追加怕是要翻数倍,陈麟沿着一份文件内部往下看去,心中对于这个阶梯式建造方法已然是明白怎么回事。

    传送门附近的地面站建立起来之后,太空电梯项目组将会在地面站上方150公里的位置建造第一个浮动平台,该浮动平台采用的是常温超导材料为四角支撑点,其在精妙的设计下可以稳定的保持在150KM高空上悬浮,并且还能够承载超过上百吨的重物。

    这个浮动平台的大小按照对比来看约莫等于一个操场的区域,正常情况下通过常温超导材料本身的磁悬浮能力来维持,有重物要在这上面停留的时候将会启动其上方装载的推动器、能量转换装置来辅助悬浮,确保这个浮动平台可以稳定在高空上。

    第一级的浮动平台和下方的地面站算是第一级平台整体,中间150KM长度的太空缆绳将都会由碳纳米管来架设,这些特制的碳纳米管的粗度差不多有12CM左右,同步架设至少十二根。

    这些特制的碳纳米管将作为一条连接地面站与第一级平台的缆绳而存在,其虽然粗度很惊人,但是设计的这些东西重量不大,强度反而很高,其可以承受电梯舱和其他设备的重量。

    按照青龙基地这边的太空电梯项目组的多轮测试,这些12CM直径的碳纳米管随便承载几千吨的重量,纵然是电梯舱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对缆绳施加恐怖数值的拉力也丝毫不会让其出现任何变形或者断裂的情况。

    缆绳设计出来之后全部都由ACS制造平台负责建造,其成本已经可以说是低廉到了一定程度,但是架不住所需要的缆绳长度惊人,一百多KM的12CM直径的缆绳,单单是投入进去的原材料就已经足够让很多人想都不敢想了。

    一级平台建造完成之后,项目组将会在此基础上建造第二级的平台,二级平台相比较于一级平台,其距离更加惊人,根据项目组这边报出来的数据,两者之间相差至少1000KM!

    建造第二个浮动平台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太空电梯项目组同样需要通过浮空装置和推进系统来维持高度和位置,一级平台的方式多少有些不靠谱,这个时候项目组采用的是目前在起源星上已经非常成熟的晶石引擎推进器。

    浮空设备采用的是推进器来确保万无一失,二级平台下方将会同步架设超过100台的晶石引擎,因为距离地面已经上千公里,这个时候的推进器效果发挥的更加出色,正常情况下是用不到全开启的,除非是满载货物从上方的轨道站运输下来才有可能启动。

    二级平台建造完成之后,再使用碳纳米管这样的高强度缆绳连接第一级和第二级平台,这就算是完成一个阶梯式的任务了。

    接下来便是重复建造更多平台,按照相同的方法,继续向上建造更多的平台和缆绳,每级平台都比前一级更高,每个平台都将成为太空电梯的一个“阶梯”,逐渐将电梯舱送入更高的轨道。

    在最后一个平台上方,将会需要建造一个轨道站,这个站将位于蓝海星同步轨道上,实际距离相比较于地球要小一些,差不多是在32000公里左右,轨道站将作为太空电梯的终点,也是进入深空的门户,因此这个项目也丝毫马虎不得,协会直接接手了这个项目,并且在十天前交付了该轨道站。

    蓝海星同步轨道站被命名为“磐石站”,其太空部分还包括其他设施,如维护和修理工作站、科学研究实验室、太空旅游设施等。

    这些设施基本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轨道站中,也可以分布在缆绳的不同高度的阶梯平台上,目前太空电梯项目组还处于原始阶段——即建造浮动平台的阶段,陈麟看到消息的时候他们正在架设第三级的浮动平台。

    陈麟点开了文件中的一些细节文件,里面提及到了关于电梯舱的设计内容。

    电梯舱是太空电梯中用于运输乘客和货物的部分,它沿着缆绳上下移动,其能够使用太阳能、晶石引擎或者惯性驱动,因为碳纳米管间隔几米就保持着有常温超导材料的加速缓冲部位,所以整个电梯舱实际靠自己的引擎驱动也不过是降落时候启动一下而已。

    电梯舱的设计不仅需要考虑效率、安全性、舒适性等因素,加上往返的两地不是常规地面上几百或者是上千公里的距离,而是蓝海星地面站和轨道站之间三万多公里的长度,这就导致其设计的时候要极为严格和标准。

    这玩意设计的时候优先考虑的就是需要其适应极端的太空环境,它需要能够承受微流星体和太空垃圾的撞击,同时还要抵御辐射和温度变化。

    舱体采用的是多层结构,内层用于维持舒适的温度和气压,外层则用于保护内部免受外部环境的伤害。

    因为蓝海星这边之前用过水下高速电梯,导致该项目倒是没有耗费到项目组多少功夫,他们将用在水下高速电梯上的一些经验用到了太空电梯舱上,结果发现竟然出奇的符合标准。

    水下电梯当初设计的时候考虑的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而这一点也同样用到了太空电梯舱上,这玩意配备紧急制动系统、生命维持系统和通信系统,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实际上也确实需要如此,毕竟电梯舱和水下高速电梯本身的危险性都是拉满的,一旦出现意外的话里面的乘客基本上都是生命堪忧。

    不过相比较于水下高速电梯装置,太空电梯舱多少还多了些生还的可能性,毕竟这玩意不是往水下去的,周遭的环境再恶劣,可只要穿过大气层之后就已经算是危险性降低了许多。

    复杂设计下的多重保护措施启用之后,这东西就和高楼用户搭乘的电梯性质差不多了。

    陈麟抿了抿嘴,按照现在的施工进度,整个太空电梯项目想要完成的话至少需要半年,这还是协会全力扶持的基础上。

    他也算是有的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