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计划Plans » 第一章 开课(1)

第一章 开课(1)

    补习班九点开课,现在是八点半。

    进入一楼大厅,发黄的灯光是老一辈灯泡最后的坚持。一大早,电梯门口聚集着不少上班族。其实,人并不算多,只是28层的大厦却只配了两部电梯,还有一部处于正在维修的状态。这种老旧的电梯不仅慢,载客量还少,大夏天的聚在一起,每个人都被闷得喘不过气来,人群中时不时就有几句抱怨。门口的保安拿着喇叭,喊着大家不要着急,排好队,总有些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感觉。

    眼看电梯迟迟停在20层下不来,陆之成果断选择去爬楼梯。来到楼梯口的一瞬间,陆之成愣了一下,不少提着公文包的人们大口喘气地迈着向上的步伐,有的是走的,有的是飞奔的,整个楼道就像是在举办接力赛一样。不同的是,这个比赛赢了没有任何奖励,输了还要挨上一顿臭骂。

    陆之成慢慢往上走,时不时还要闪避这些匆忙的人们。

    不知为何,这个楼梯特别的长。数着拐角处的楼牌,将近一分钟的时间,陆之成才爬了三层。同时这个楼梯的设计也挺令人费解的。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多是双跑楼梯的类型。所谓双跑楼梯,简单点说就是两个梯段之间有一处休息平台(也就是我们平常走楼梯会有转角处,这个地方会有面积较大的一片空间,目的就是让爬楼梯的人在这里能稍作休息,是一个缓冲空间)。

    这个大厦的休息平台异常的大,大约可以同时满足10几个人站在一起。可是,按正常人流量算的话,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其次,踏步面层(也就是所谓的每个台阶脚踩的的面积)却又很小的。小到什么程度呢?陆之成穿的是43码的鞋,后脚跟的那一部分几乎完全处于悬空的状态而接触不到踏面。办公楼的踏步高一般在140mm-160mm,踏步宽在300mm-350mm,这样人在走楼梯的时候会有更好的舒适度。同样,楼梯的倾斜角度应该控制在20-45度左右,这个楼梯实在是太陡了,给人感觉像是在爬山一样。

    陆之成现在总算明白那些上班族为什么一个个气喘吁吁的了,光是爬楼梯就已经是每天一早的第一道考验。

    到了四层,爬楼的人慢慢变少。想想也是,再高一些,大家都会选择坐电梯。

    陆之成边走边想,楼道里的灯光暗了些。再往上走了一小段,楼道里彻底是没有人了,灯光变得越发暗淡。一股压抑的感觉涌上心头,陆之成加快了脚步,把最后一小段走完来到了休息平台,此时灯光又恢复了正常,拐角处的楼牌上写着5。

    出了楼道,就是补习班的大门。这时电梯刚好也来到了这层,一些学生费力地从里面挤出来,大汗淋漓的样子多少有些狼狈。

    来到前台,陆之成登记了一下信息,领了相应的学习资料装进包里。教室在走廊尽头,是离厕所最近的那一间。陆之成走进厕所,用纸擦了擦汗,用凉水冲了冲脸,顿时一阵清爽。与此同时,一个疑问在脑海里闪现出来:

    刚才在走楼梯的时候,自己似乎没有看到第四层的楼牌,难道是没仔细看吗?

    或许是自己多虑了吧!

    来到教室,几个学生正闲聊着,似乎在谈论任课的物理老师。

    “你们听说了吗?这个物理老师厉害的很,听说他教过的学生,物理这门课都变成了自己的优势学科。”

    “是的,我妈就是冲这个给我报名的。听说这个老师是xx名校的高材生,刚毕业没多长时间就出来教书了。一开始补习机构和家长都认为他年纪轻轻没什么经验,谁知人家教了几个班后,拿出的成绩让机构和家长都争先恐后的自掏腰包....”

    陆之成当然没有选择加入其中,他本就不是一个八卦的人,更不愿多管闲事,但教室里声音之大很难不入耳。

    这些人口中所说的学校陆之成再熟悉不过了,那是他梦寐以求的目标。父亲就在这个学校当教授,众多顶尖的物理天才都聚集在这,而且这里的物理专业和教学资源也是全国最优秀的。不说是理科生的天堂,至少是每个物理人心中的“世外桃源”。

    听他们这么一说,陆之成心里倒是对这个物理老师有了些许期待。

    这时候门开了,一个男老师抱着课本走了进来。带着一副黑框眼镜,一身白色格子衫,给人一种冷酷和庄重的感觉。

    “好了,下面开始点名。”男老师直接开门见山道。

    “王啸春。”一个胖子站了起来,整齐的平头看上去憨憨的。

    “张晓伟。”一个戴眼镜,个子不高,看样子还有点猥琐的男生站了起来。

    “陈小智。”一个很细微的声音喊了声到,他本人倒是没有站起来。

    “陆之成。”站起来喊完到后。陆之成明显感觉到众人都多看了他几眼。

    “严杰。”一个响亮的声音贯彻教室。简简单单的一个“到”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谁在军训时回答严厉的教官。

    “何光。”“到。老师,您好!”这家伙似乎很有礼貌,语气中却有点怕怕的感觉。

    “任重...额,任重在吗?”“哦,老师我在…在的。”

    “挺巧的呀!你跟我以前一个学生是重名,看到报名表的时候,我还以为看错了呢!哈哈。”这一刻,男老师身上的戾气一下子消失了,但下一秒,瞬间又回到了原本的严肃。

    “最后一位,张颖。”

    等了半天,没有人回答。

    “张颖同学没来吗?你们有谁...”

    “老师,您忘了她之前向您请过假了。”一旁的胖子小声提醒到。

    “哦,对对。张颖同学正在从老家赶来的路上,迟一点才能到,那我们先上课。”

    大家把课本拿出来准备好后,只见黑板上已经多出了两个大字“郑博”。

    “名字呢,写在黑板上了。今天是咱们的第一节课。这节课呢,我不讲课本上的内容,我想先带大家好好地聊聊物理。在你们眼中,物理究竟是什么呢?你们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呢?物理能给你们带来什么呢?

    “Youneededucationnotfortheschoolbutforyourselves,andthatbeingeducatedisfarfromdull,buttothecontrary,interesting.“

    这个问题需要你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而现在,我想说的是,大家在初中多多少少都已经接触了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但即便是这样,你们中的大多数水平也仅仅停留在应付与考试的层面而已。你们可以考到很好的分数,但也仅此而已。

    现在,我给你们出道题:

    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变化,就必须选择另外的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照物。这个概念想必大家都知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多是用眼睛或者说视觉来感受这个世界,但在物理世界中,就要更多用理论去感受。每一个初中刚接触物理的学生,对于这个概念内心都会觉得新颖,但对于现在的你们来说,这已经是个最简单不过的定义了。那么下面,我要你们用这个知识点来进行解答。

    在认知论领域里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实验就是“空地上的奶牛”。它描述的是,一个农民担心自己获奖的奶牛走丢了。这时送奶工到了农场,他告诉农民不要担心,因为他看到那头奶牛在附件的一块空地上。虽然农民很相信送奶工,但他还是亲自看了看,他看到了熟悉的黑白相间的形状并感到很满意。过了一会,送奶工到那块空地上再次确认。那头奶牛确实在那,但它躲在树林里,而且空地上还有一大张黑白相间的纸缠在树上,很明显,农民把这张纸错当成自己的奶牛了。问题出现了,虽然奶牛一直都在空地上,但农民说自己知道奶牛在空地上时是否正确?

    给你们五分钟时间,大家可以相互之间讨论一下。”

    陆之成知道这是物理上经典的十大悖论之一。这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薛定谔的猫”。

    空地上的奶牛最初是被EdmundGettier用来批判主流上作为知识来定义的JTB(justifiedtruebelief)理论,即当人们相信一件事时,它就成为了知识;这件事在事实上是真的,并且人们有可以验证的理由相信它。在这个实验中,农民相信奶牛在空地上,且被送奶工的证词和他自己对于空地上的黑白相间物的观察所证实。而且经过送奶工后来的证实,这件事也是真实的。尽管如此,农民并没有真正的知道奶牛在那儿,因为他认为奶牛在那儿的推导是建立在错误的前提上的。

    陆之成记得曾经有段时间自己对这个问题十分入迷,从网上查询了很多资料。其实对于这种问题的解读有很多,众说纷纭。其中有一个解释是这么说的:

    1.农民通过看奶牛的颜色来判断奶牛是否在空地上,即人类通过将看到的同类型事物总结成经验规律然后通过部分的特征带入到经验规律帮助自己判断事物,即用小概率或极小概率的风险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判断事物。

    2.农民看到的黑白纸以此代替奶牛的颜色,过程的变量都会影响到农民的判断,如农民的视力问题,农民是否不见棺材不掉泪,黑白纸的大小,黑白纸的颜色分布,黑白纸的空间位置等等都会影响到农民的判断,如这些情况恰好同时出现,致使农民判断失误,得出一个错误的结果,那么这也是他为了节省时间应当付出的代价。只是这些因素同时出现的概率太过于低但我们不能否认这个情况。

    3.我们的认知A是符合事实的,但可能是恰好相同与真实B,但不完全=事实B

    我们习惯于将同类事物总结成经验规律,是为了减少每次遇到相同事物的观察解决的成本问题,那么一旦突然出现太阳从西方升起这种不规律的事物,我们也是无法认识即阻止的(一切都正常,但太阳就是不合常理从西方升起,没有一点征兆)我们不可能为了某种极低极低概率出现的事情去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成本去应对。亦或者说为了应对极低概率出现的问题而付出的成本远大于问题出现的后果损失,那么人是不会去做这种应对行为的。

    假设牛顿定律是恰好符合事实的定律,但不是真实的定律,我们也会应用此定律,直到出现那个极低的概率发生时,我们再用另一种定律来解释世界。即所处情况中的最优解。

    虽说这个问题多多少少涉及了部分物理原理,但其本身更是哲学里认知论的问题,而且如果仅用参照物的角度来解释,也显得太过单一和牵强了些。这个问题的提出很奇怪,但自己确实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

    显然,其他人叽叽喳喳讨论了半天也都是一头雾水。

    看着大家困惑的眼神,老师笑了笑。

    “其实这个问题是以前我的老师在课堂上所提出来的。那时候,我包括我的同学们跟你们的反应是一样的,没有人回答出个所以然来。当时老师就笑着说,谁要是能回答出来这个问题,首席教授的位置我就让给他了。”

    大家都笑了。

    郑老师轻咳了两声。

    “给你们一个提示,请大家注意这个问题本身的逻辑。那么就当是课后作业,大家回去把各自的想法写在一张纸上,明天交上来。那个穿红衣服的同学,叫陆之成是吧!明天你负责收一下作业,我的办公桌在后面靠窗的最后一排。”

    还没等陆之成反应过来,教室门突然开了。

    一个女生走了进来。脸型是胖了些的瓜子脸,不过粉嘟嘟的婴儿肥却显得些许饱满。高挺的鼻梁突显出一种贵族范的气息。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有故事的眼睛,略显灰色的瞳孔不知道是不是戴了美瞳的效果,转动的时候就像表面涂了椰奶的珍珠,十分的灵动。纯白的T恤,外面一件薄外套,一身运动装扮格外突显出一种与普通女生不同的个性。

    张颖显然是一路小跑过来的,额头上还有汗珠。和老师说了声抱歉后,径直向陆之成旁边的空位走过来。

    其实这个班是一共就八个人的小班,一张桌子可以坐两个人,但却有八张桌子。很明显就是VIP待遇,不像隔壁的大班,有的桌子还要勉强挤下三个人。

    陆之成习惯自己单独坐,这样会给他一种舒适感,稍稍远离人群,给自己一定的空间。可没想到张颖放着一旁空荡荡的桌子不坐,非要过来和他挤一块。

    陆之成正在考虑要不要礼貌地打个招呼,女生放下书包就扭过头来。

    “同学,请问你有没有纸巾啊!”

    “额,有的...”陆之成连忙去翻书包。旁边的人都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他俩。

    老师笑了笑。

    “好了,既然人都到齐了,我们正式开始上课吧!陆之成同学,请把我刚刚给大家布置的作业转述给张颖同学。”

    陆之成点了点头。

    而一旁的张颖同学还在擦着额头上的汗。但是陆之成看了出来,她的眼角有很明显的泪痕,显然她刚刚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