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这个图书管理员能文能武 » 第一章 煮一壶清水,读一卷诗书

第一章 煮一壶清水,读一卷诗书

    “今日头条:六届《最强大脑》冠军苏睿于凌晨2:24逝世。”

    “有趣新闻:国家图书馆管理员苏睿,于今日凌晨不幸一氧化碳中毒。”

    “大话娱乐:缅怀天才的一生,苏睿,将记忆发挥到极致的男人。”

    ……

    苏睿走的很安详。

    一氧化碳的浓度很高,又发生在睡梦中,所以,他丝毫没有感受到任何痛苦。

    仿佛,水到渠成。

    而当他,再次睁开眼睛,记忆和视觉画面相互重叠,于是,他很快便明白过来。

    亮堂的简直不能称之为屋的茅草棚,就是自己穿越而来的新家。

    说家徒四壁,算是高攀了。

    四根槐木撑起的棚子,除了东西北三个方向垒起了稻草编织,余下就连头顶上的星空,也是一览无余。

    时值盛夏,蚊虫肆虐,仅是躺了一小会儿,胳膊、腿肘,以及脖颈就被叮了六七个通红大胞。

    挠着痒痒,苏睿下床。

    夜晚有些微凉,不远处,山谷里风声游荡,似哀似嚎,有些渗人。

    以茅草棚为中心,简单的四处溜达一番,苏睿很快又跑回到床上。

    坐着,细细打量着家里的环境。

    贫穷,这是他的第一印象。

    干净,这是他的第二印象。

    家里虽然锅碗瓢盆不缺,但一看就知道都是老物件,不仅残破,而且年代久远。

    唯一算的上半新的家具,还是一张缺了半条腿的案桌。

    原主的记忆里,这是他读书做笔记的地方。

    “你把读书人的清贫,倒是做成了自得其乐的体现。”

    挂在稻草编织的“墙面上”,几副原主的字画透着一股子灵性。

    其中一幅,写着“天地为炉,日月为伴,煮一壶清水,读一卷诗书。”

    又有一幅,写道“不闻鸡鸣唱午晓,怎敢撑杆道天明。”

    字里行间,除了自嘲,就剩下一颗纯粹的属于读书人的傲气。

    这种心性,十分贴合苏睿的脾气。

    ……

    炊烟袅袅,硬挺一夜未睡的苏睿,精神充沛,早早的,在朝阳微露之时,便升起了灶火。

    门前有溪,水源清澈见底,时不时地会有鱼儿蹿出头,又一个摆尾,激起水花四溅。

    苏睿很满意家宅的地理位置。

    茅草棚被群山三面环绕,此处,处于进山的唯一档口,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耕地种菜。

    简直,是他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两世为人,既摆脱了都市繁华,他便开始享受起这种泯于山间,归隐野外田园的充实生活。

    所以,一清早,在将所剩无几的陈米一股脑的倒进锅中,他开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犁地模式。

    他心中已是盘算好,今明两天,好好把屋前的土地规整规整,只留下一条羊肠小道,余下两边当作菜园子。

    种一些时令蔬菜,实现自给自足的伟大目标。

    当朝阳霞光散落,流动的溪水褶褶生辉,苏睿抹下额头汗水,拎着锄头回到灶前。

    燃烧殆尽的柴火残渣,随着自然风的吹过,很快亮起通红的纹路,紧接着,一丝丝火苗从红光中蹿出。

    然后,在下一秒因为没有充足的复燃物,随即熄灭……

    粥,是白粥。

    撒上细碎的葱花,拌上碾碎的粗盐,米香的浓郁和葱香的刺激,加上咸味的点缀。

    这,味蕾间的变化,就噌的一下,嗷嗷盈溢开来。

    苏睿吃完直呼人间美味。

    不过。

    早餐有些奢侈了……

    吃完后,拎着铁锅在溪边清洗,一想到米缸见底,比自己的脸还干净,苏睿顿时有些后悔,“该留一点,等中午再吃的啊……”

    些许的窘迫,生存或者毁灭,这种二选一另类的危机感直面迎来。

    让他,多多少少清醒过来。

    眼下,他还是一名双手不沾阳春水,柴米紧缺的穿越者小白。

    理想的田园生活,远不是一腔热血的心甘情愿,而是生活有依的之后的精神满足。

    若现实的温饱,尚不能解决,一切沦为空谈。

    “进城,赚钱!”

    “买米,造饭!”

    朴素的追求,已然是他目前最迫切的愿望。

    穿上家中最为干净、最为齐整的衣服,苏睿当即决定进城物色一份工资尚可的工作。

    大周,京城。

    国政中心,一座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伟大城邦。

    皇帝几经更替,城池数次扩建,其覆盖范围已远超想象。

    在原主的记忆里,这座城市的主人,天下共尊的君主,一共诞生过三十二位皇帝。

    而王座之上,皇权,永远属于周姓。

    所以,当今天下,乃是大周的天下。

    周姓,是之国姓,据说,随便在京城遇见的十个人当中,必有一个属于皇亲国戚。

    这很不可思议,却又十分符合逻辑。

    毕竟,经过一千多年的繁衍,周氏一族的人口基数早已成数倍增长。

    京城很大,也很繁华。

    从三十二米宽的主街,到两边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不难看出,大周京城在筹建初期,必定是做过统筹规划的。

    清一色的青砖石面铺满了街道,街道两侧,暗渠通畅,并没有异味传出。

    更为神奇的是,眼前的大周京城,人群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竟然看不见一摊一贩。

    反而是,两边古雅别致的高楼,隐隐传来一些吆喝声。

    “如果把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替换成古色古香的建筑,应该也有内味了。”

    行走在主干道上,苏睿恍惚间感觉自己徜徉在异域风情的古镇,正在体验一段历史中的角色扮演。

    “若我没看错,站在十字路口的甲卫,刚刚截停了一辆速度很快的车马……”

    “巷道横纵规格好像颇有些讲究,逢三便加宽五米……俨然是副干道了……”

    “一路走来,街边除了商铺,就是商铺,大周的繁华由此可见一般!”

    停停走走,苏睿终于在一家门可罗雀的书局前停下了脚步。

    牌匾上,李氏书局四个烫金大字,笔力雄厚,整体自然大气。

    其右下方,加盖的印章有长有方,粗看之下有近七八个之多。

    苏睿一时大为惊奇,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在牌匾上相继留下正鉴印章。

    这个发现,十分有趣。

    负背双手,带着一丝好奇,苏睿一脚迈过门槛,笑盈盈地走了进去。

    “客官,买书?大儒典籍,还是儒家经意?”

    红木柜台里,掌柜一见苏睿进来,连忙起身笑脸相迎。

    “随便看看,就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