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这个图书管理员能文能武 » 第四章 掌柜,稳住,别浪

第四章 掌柜,稳住,别浪

    以大周京城的繁华程度,熙熙攘攘的街道,来来往往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辆,少不了有心人注意到书局里的动静。

    彼时,苏睿才写完三分之二,一阵墨香自《三字经》中脱颖而出,化作漫天墨绿色云纹,包裹着大道至简的真理,飘荡,扩散,延伸至整个街道。

    香气中蕴含真意道理,虽简单明了,却又往往引人深思,不仅包含“仁、义、诚、敬、孝”等儒家思想。

    还具备明悟与开智的作用。

    人群中,有人眼尖且见识非凡,追朔源头,随即惊呼:“是李氏书局!有人正在著作经典!”

    此话一出,李氏书局门前,人头攒动,数不尽的看客纷纷涌入。

    只是少顷,空间不足百平的一层书局,便堆站了数百名访客。

    而店外,不远处的宽阔街道,更有浩浩荡荡的队伍,闻声赶来。

    一时之间,原本门可罗雀的李氏书局,竟变得热闹非凡。

    “典籍府录籍司前来备案!闲杂人等后退!”

    “大周城防兵备陈前安向先生道贺!先生博学,学生仰之!”

    “翰林院副首秦司年拜贺!三千翰林,同祝先生著经成典!”

    “杏林圣院,守藏史与君同贺!儒家再添经典!”

    “墨家巨子贺言:荆州八千里,愿与君共渡同游!”

    “大周皇室恭祝先生铸就经典!愿先生文采飞扬,文泉思涌!”

    “大周帝母娘娘贺喜先生巨作!愿先生再创经典!”

    “兵家孙氏!”、“法家杨氏!”、“大周皇太子”、“大儒傅辛博”、“同福书局”、“京城府尹”……

    短短片刻,李氏书局外,陆陆续续挤满了数十股前来道贺的势力,要不是城防兵备守将陈前安恰巧经过此地,并在第一时间维持秩序,说不准就会发生踩踏事件!

    “都他妈别挤了!”

    爆了句粗口,陈前安用刀鞘砸向一名想要浑水摸鱼的小偷,并拦住两名典籍府的同僚。

    “老子都说别挤,你他妈还不听!”

    一把揪住其中一人的衣领,狠狠的扔向街外,陈前安舔了舔舌头,对另外一人威吓道:“再他妈往里挤,老子立马将你就地正法!”

    那人看着凶横的陈前安,弱弱道:“我是典籍府的人……”

    陈前安瞪了他一眼,提着他腰间的束带,往上一举,破口大骂:“你他妈睁开眼睛看清楚,外面哪一个人没有点背景,现在还不照样站在外围干瞪眼!”

    “哦,哦……我知道了……”

    被陈前安提起,蹿出半个身子的典籍府值吏要哭了,“你快放我下来!我走,我走就是……”

    “往哪走?!没看见我都走不出去么!给我老实呆着!”

    将典籍府的值吏放下,陈前安只觉脑袋一阵发胀,现场的声音太过吵闹,让人心烦。

    不过好在,来时所带下属不少,虽然大多被人群冲散,却对维护起现场的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所以,没过多久,在一帮训练有素的甲卫指挥下,现场终于安静下来。

    这时,被推挤在书局外间的商贾、儒生,发现可以听清屋内的传话,于是纷纷垫脚向着书局探头询问:“里面的!传个话!屋内何人著书?所著为何书?有谁报个书名,小弟感激不尽!”

    话音刚落,屋内响起一道中气十足的清朗之声:“《三字经》!似是一篇韵文!有天地框纹盖印,妥妥地必读经典!”

    “至于著作者,很年轻!或许是哪一家大儒的关门弟子!说不准,他看起来眼生的紧……”

    很年轻!眼生!

    陈前安敏锐的察觉出其中的言外之意,大周京城虽大,但是像天之骄子或是青年才俊,其神秘性极近于无!

    每年儒生间的诗词文会,大大小小除去官方筹办,仅是民间一项,就不下千场!

    “要是京城人,总归有认识的!除非……”

    “除非是寒门子弟!”

    “无师无友!”

    这个念头一经出现,聪慧的他立马把视线投向外围。

    果然,目光所致,各家势力纷纷遣人离去。

    显然,他们也意识到,如果真如心中所猜测那般,这必定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因为,一旦将这位年轻的天才著作者笼络到自家势力,那么对于任何势力来说,它不仅能平白得到一本天品级的原始典籍手稿,更重要的是,这个势力将会拥有一位无限潜力的成长型天才!

    “大周人重传承!但更重师门传承!一般而言,鲜有寒门子弟无师自通,作经著典!这个少年,可当真了不得!”

    “呵,估计消息传回各方,有些人一定坐不住了吧,或许,下一波,再来的,就是一堆手眼通天的大人物了……”

    “不过,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将一米五的刀鞘往肩上一扛,大摇大摆地穿过人群,招呼几名亲信,四五个人一起坐在对面店铺的台阶上,一边喝着店家端来的茶水,一边维护现场秩序。

    他这一腾开位置,现场顿时一阵推搡,直到再挤不进去人之后,屋内和屋外的传话又得以继续展开。

    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学者说道:“请前排的同窗,照顾一下后排,空间有限,不敢推拥,只求诵读以供吾等聆听!”

    屋内,有人听出了声音的苍老,连忙高声附和:“请诵读,以供吾等聆听!”

    离苏睿比较近的几位学子纷纷对视,其中一人作为代表,运气喊道:“非是不愿,先生正在紧要关头,不敢逾越,请诸位谅解!”

    顿了顿,再次俏皮说道:“只叫你们知晓,先生的《三字经》,以三字一组!六字一句!文章别具一格!蔡某算学到了!”

    这话有讨人嫌的嫌疑,一旁,另一名五官端正的青年戳了他,提醒他收敛点,以免引起公愤。

    随后无奈转身喊道:“此间文气浩瀚,墨香扑鼻,为吾等进步之机缘,诸位莫要做声,静心,养性!以巩固一身所学!”

    青年的声音带着股磁性,且辨识度很高,人群中,很快有学子认出他的声音。

    “是李探花!李探花说的没错,此时温故知新,更盛平日读书百倍!而且,这也是一次近距离观摩著作经典的机会,有助于我们以后文章境界提升!”

    李探花点点头,歉意道:“请诸位谅解!请老先生谅解!”

    门外,老先生面带愧色:“李探花胸怀坦荡,不必如此!我等理应听从探花建议,吸取文气,淬炼文胆!”

    渐渐的,有人明白过来,与其观望,不如趁此机会以天地赠予的文气,去佐证自己的学识。

    引发异象的经典虽然罕见,但哪有自身的提高来的实在。

    所以,很快,吵吵闹闹的书局,逐渐安静下来,下一刻,数百股璀璨夺目的浩然正气,在李氏书局此起彼伏的绽放开来。

    除了少数寻常百姓还在交头接耳,余下无论文人还是学生,皆是心神沉淀,以问对答。

    场中,掌柜微微松了口气,就在刚刚,他差点暴走!

    人群涌入之际,免不了推搡,与苏睿面对面的他,亲眼见到,一个拎着扫帚的老妪,被人群推到在地,手中的扫把直接戳在俊哥腰间。

    要不是当时俊哥有显圣祝福文气护体,这一击,怕会阻断《三字经》著作的一鼓作气!

    “还好,大家都是读书人,读书人该有的讲究大家都有……”

    目光再次锁向俊哥,其认真的模样十分引人注目,被显圣环绕、文气聚顶的他,像是从书画中走出的天之骄子。

    其,字如游龙,墨如云雾,通篇之上,金光璀璨,数不尽的闪烁文字仿佛灵动的舞者,像是正在展示自己婀娜多姿的轻盈。

    “《三字经》一出,俊哥于文人中的地位立竿见影!就是不知,俊哥姓啥名啥,可曾婚配……”

    “可惜,小女才五岁,要不然近水楼台,亦不失一段佳话!”

    “不过,瞧俊哥的年纪也不算太大,或许,可以说服其再等等,十年,应该等得起吧……”

    想象着未来的女婿,一袭文人大儒的风范,携带小女跪拜天地、跪拜高堂的景象,他差点笑出了声!

    “掌柜!别浪,稳住!”

    他这一翻臆想,可着实引得苏睿一阵手忙脚乱,的柜台差点因为他的疏漏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