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这个图书管理员能文能武 » 第六章 掌柜,《三字经》作价几何

第六章 掌柜,《三字经》作价几何

    “难得老师和二位先生有此雅兴,本宫也来凑个热闹!”

    一边,太子也流露出感兴趣的模样,英俊儒雅的脸庞绽放出柔和的笑意。

    “噢?太子殿下是打算站桩吗?”唐元午一脸好奇,“就是不知太子殿下,在我们三人当中看好谁?要选择站谁的桩?”

    太傅和秦司年同时看向太子,太子摇头轻笑:“先生可别给本宫下套!你们三人本宫谁也不押!”

    “太傅你也不押?”

    “不押!”

    太傅颔首,面带笑意,他好像明白了太子的想法,与其押注赌注的参与者,不如将筹码投向不可控的赌注本身。

    身在棋局,不如跳出棋局。

    “太子,果然成长了许多,已隐约碰触到皇位坐上观的门槛,明悟到格局与下棋者的重要性。”

    眼睛略带少许的柔和,心中甚是欣慰与惊喜,太傅问道:“太子,你想坐庄,押苏睿?”

    太子点头,脸上闪过一丝狡黠,“即然不能得罪老师,又不能得罪二位先生,本宫自然退而求其次,选择咱们大周的天才啦……”

    将手中的扇面一收,从腰间取下一块贴身玉佩,随手交给一旁的侍从,这才笑着对三人替苏睿打抱不平:“大周的天才,被拿来当作赌注,身为皇室成员,要不不弥补点什么,怎么也说不过去吧?!”

    这话中的格局,暗含为君者的气度,作为翰林院副首秦司年最是感同身受,此刻,他心中隐隐吃惊:武帝健硕,尚可久治。太子天资聪颖,亦早早显露出治国之资,也不知这对于大周来说,是好是坏……

    “不得不说,在传授为政者经验这方面,太傅确实当得起三帝之师的称号!太子仁义宽厚,也确有帝王之相!”

    唐元午荡漾着一脸玩味,有些明知故问的看向秦司年:“秦大人,您以为如何?”

    秦司年撇了唐元午一眼,面色平静,淡淡说道:“君能议臣,臣不能言君!”

    武帝在位,再谈储君,实非臣子义举。

    唐元午他身为儒家圣地杏林圣院的大儒,不在朝廷任职,说话可以毫无顾忌。

    但是,秦司年不可以!他身后有翰林三千,他的一言一行更是代表着整个翰林院的意志,所以,这话万万不能轻易附言。

    “狡猾的小狐狸!”

    这般模棱两可的回答,让一心想要看其出丑的唐元午十分不满,“君能议臣,臣不能言君”,这个“君”到底是指储君,还是指当今帝位?实在惹人遐想。

    “好了,大周文昌,寒门出贵子却十分不易,咱们也别在这里耽误时间,还是尽早去见一见这位少年郎!品阅一番经典……”

    太傅凝目,浑身上下彰显出高风亮节的气度。

    唐元午不吃这一套,嗤笑一声,说道:“呵呵,太傅,我看你是怕少年被人抢先一步捷足先登了吧……我刚刚瞧见进去的可不止一位大儒哦!你我有心,他人有意,这下,可有乐子了!”

    太傅瞪了他一眼:“唐元午!圣人没教你,君子勿揭他人之短么!”

    顿了顿,太傅随即莞尔:“如此,还不速速前往……”

    ……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说的是反复讲了许多道理,只是告诉孩子们,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

    这句,在《三字经》中属于最后的劝诫,以此落笔,便标志着《三字经》通篇一千一百四十五个字全部写完。

    彼时,李氏书局,屋内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值此之际,留下的莫不是世家权贵就是一方大儒。

    “文气偏青,才气偏绿,那这股子黄气又代表着什么?”

    随着苏睿即将完笔,有人提出心中疑惑。

    此时,萦绕苏睿上方,一股玄黄自天地间凝聚洒落,里面蕴含浩荡无限的祥和之意。

    它的出现,使得青绿退避三舍,久悬于顶。

    “天地玄黄,功德无量。倒是奇了,一本儒书,竟然引得天地功德反哺,怪哉!怪哉!”

    有大佬惊讶,由于苏睿俯身作书,《三字经》的内容被他遮去大半,所以他们并不清楚整本经典的文章精要,亦不知玄黄从何而来。

    “也不着急,显圣由虚化实,这是完本的体现,品经阅典,自然熟知。就是不知呆会儿,会有几圣开口鉴言!”

    随着这个问题的提出,立马有大儒笑着猜测:“首先,有天地金纹印框,必先入天品经典,可得三圣!”

    “其次,天降玄黄,可擢升天品传奇,又可得三圣!”

    “所以,我猜测,《三字经》起码可得六圣以上!”

    这人的分析有理有据,得到场中大部分人点头认同,只不过,玄黄功德太过于奇妙和罕见,谁也不能阐述清楚其中缘由,所以他们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不太确定。

    “诸圣鉴言,取决于文章精要,听说《三字经》是一篇韵文,恐怕要大打折扣……六圣以上,唯恐稍虚啊……”

    屋内的角落,响起一道古板的苍老质疑,而在面对诸多“原来是他”、“难怪如此”的目光中,老者帘目,宛若石像,不动如钟。

    有人轻声疑惑:“他怎么也来了,传闻不是说他在妖山服刑,难道……”

    场中,不止他一人纳闷,此刻,太傅与秦司年同时对视,两人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些许的不解与凝重。

    “老师,他是谁?”

    太子隐约察觉到此间一丝不同寻常,屋内,气氛不仅开始变得紧张,而且逐渐压抑。

    太傅似有忌惮,缓缓开口:“三圣之徒,柳絮!”

    三叛师门的柳絮?!

    五十年前成就大儒的柳絮?!

    一笔灭妖君莽荒的柳絮?!

    太子感觉浑身汗毛竖起,“他就是那个喜欢杀人的读书人!”

    ……

    就在屋内气氛降至冰点的时候,一道汇聚诸圣亘古的意志自天际传遍大地:“今,《三字经》著书有成,于人族恩泽万年,人族理应共勉!”

    居然天降诸圣意志!

    “于人族恩泽万年,岂不是有泼天功德?!”

    这一刻,所有人面露震撼,目光中满是不可思议。

    而在他们的视线里,被诸圣环绕,淹没在玄黄功德下的少年,此刻,正在缓缓抬头,淡然一笑:“掌柜,请问,《三字经》应该作价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