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细雨晨来时 » 001 追忆小时候

001 追忆小时候

    1999年9月24日,10时8分,农历八月十五。星期五,晴。

    刘可在邻水县医院出生了。

    在他出生的时候总感觉有个人在背后踹自己,他想踢回去但却一下出现在了产房。当护士姐把刘可抱怀里姐刚给爸爸说是个男孩的时候,另一个护士姐姐惊讶道:“呀,还有一个呢!”

    就这样刘可成为了极为稀缺的一类人——龙凤胎。

    在刘可刚出生的时候,上称称了一下:六斤八两。外婆把从庙里开过光的玉佩给了刘可和妹妹一人一块,刘可是观音,妹妹是佛像。

    话说给他们俩人起名字时,爸爸倒是给刘可想好了,但一时间不知道给妹妹什么名字,后来灵机一动想到了将妈妈的姓加在刘可的“可”字上作“柯”。

    嗯,就是这么草率!

    他们的小名那就更随便了,刘可叫毛毛,刘柯叫绒绒,来源于“毛绒绒”这个词语……

    小时候不懂事,觉得没啥。长大后知道了名字来源后,刘可和刘柯一致认为他们俩应该不是亲生的,这也是刘可和刘柯为数不多能达成一致意见的事情。

    当然想改名字已经是来不及了,麻烦!

    凑合着过呗,还能咋滴。

    总之,龙凤胎是很稀奇的,从他们俩人出生那天起,但凡刘可想要独占某样东西,那只能是——没门!

    总有一个小家伙会用比他更响亮地哭声叫来妈妈,不仅刘可的东西全被都要分一半给她,有时候还会被她全部抢去,比如零食。

    在很小的时候,有一天来了一个叔叔,他只给刘可带了玩具枪,却忘了还有一个小祖宗,好么,女孩子也要玩玩具枪你见过么?反正刘可是没见过,她见自己没有玩具枪就要抢刘可的,没办法谁让她是家里老大,得罪她,除非是刘可不想混了。

    她拿到了枪,别提多高兴了,不停地对着刘可“开火”,刘可还得装受伤,然后她很高兴地一屁股坐在刘可肚子上,手舞足蹈地做出她认为的胜利者姿势。

    哦,这该死的倒霉哥哥,见鬼去吧。还是刘柯去当哥哥吧。

    很快到了上学的年纪了。

    反正也不知道爸爸妈妈是咋想的,把刘可放在外婆家所在的北镇清河村上小学,而妹妹呢就在城里的鼎屏小学。

    那一年是2003年的暑假。

    从那时候一直到清河村小学要被“撤点并校”的2007年暑假,这四年刘可和妹妹很少见面,只有每年寒暑假妹妹来乡下他们才能见面。

    虽说见得少,但毫不影响兄妹俩人之间的关系。

    在农村的四年也是刘可真正拥有童年的时候,至少中午没有作业,家庭作业除了语文和数学就没有了,当然后来有了刘可最不喜欢的英语就是另外一个事情了。

    在乡下让刘可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情就是和熊猫睡觉了。

    还记得那天风和日丽,刘可没事在山脚下玩,突然遇见了一只大熊猫,那时候年纪小,还不知道什么叫做害怕,要知道熊猫的牙齿是很有劲的。他还很开心,觉得遇见一只这样毛茸茸的动物还挺好玩的。

    熊猫妈妈也许是看刘可比较小,就没把他当个事,或者说是把他当成了她的孩子。刘可就一路跟着熊猫妈妈回到了她家,当时天色已晚,他是有点害怕了,但又不敢一个人回去,索性就赖在熊猫妈妈身旁,和她睡在了一起。

    更神奇的是,第二天一大早,熊猫妈妈给刘可送来了野果,忘了是啥果子了,反正很好吃,而后,又带着刘可走出了森林,回到了昨天见面的地方。

    当刘可再次见到外婆和爸爸的时候,他们惊魂未定,通过询问知道刘可昨晚去了哪里,外婆道:“看来毛毛是遇见精灵了。”

    “什么是精灵呀。”刘可问道。

    外婆慈祥地笑笑:“精灵是自然中只有小孩子才能看见的,她们是森林的守护者。”

    外婆是信佛的,通过这件事,她觉得刘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索性就把刘可拜在观音庙,给观音做了“善财”,做“龙女”的是刘可青梅竹马——宁洛。

    说起来也是很有缘分,宁洛和刘可是同一天在同一个产房出生的,刘可兄妹俩是早上,而她是下午。

    宁爸爸也给她取了一个很草率的小名叫做——小朋友。

    当时两家人还没觉得有什么,只是觉得很凑巧,而后就客套的打了招呼也就没后续了。

    两个家庭开始熟悉往往是从小孩子开始的,在刘可和宁洛熟悉以后,两家大人一交流才发现他们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

    这就很有趣了,在那一天医院里,就出生了刘可和妹妹还有宁洛。

    唯一不同的是,虽然他们同岁,宁洛却比刘可低一级,在2003年9月刘可上一年级时宁洛是学前班。

    因为老爸认为上学要趁早,再加上那时候入学可以开个挂,刘可和妹妹同时上了一年级,这样也就造成了他们普遍比同班同学小两三岁,要知道2003年9月上一年级的大多是96年和97年的,99年的可以说没有,反正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内和刘可同班的都比刘可大。

    和宁洛除了在乡下一起待了四年,就只剩刘可读高二的那年和她在邻水中学待了半年。除此以外,别的时间他们都是在不同的学校,他们的关系怎么形容呢,举个例子来说:从2007年9月刘可到城里上五年级开始,刘可和她保持每个月给对方写一封信的习惯,并一直保持到了如今。

    童年的时光总是快乐而又短暂的,在春天爬树吃樱桃、摘草莓,夏天地里啃西瓜,秋天逮蚂蚱烤着吃,冬天围着火坑烤红薯、烤洋芋……

    什么上树捣鸟窝啊、下河摸鱼啊、春游秋游啊;(现在这些小孩子很多都体会不到这样的快乐了)偷拔老孙家地里的萝卜吃,然后用自家萝卜补种进去;把田里的老牛惹得发怒,追着他们玩……都只是常规操作。

    那时候,河里鱼儿很多,空气也总是充满着牛粪的味道,村里小孩子全部认识,那个娃不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四年时间总是很快,终于,刘可要进城了,要在城里上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