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018章 私兵

第018章 私兵

    王旭理了理脑子里的思绪,急声道:“父亲可还记得师傅刚才说天下即将大乱?其实孩儿也有同样的想法,在孩儿与师傅探讨和推算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确定乱世即将来临,而且还是前所未有的乱世。”

    这话可把王谚吓了一跳,抬头看了看屋外,确定没有别人,这才拉着他走到堂屋最里边的桌案坐下,轻声询问:“大汉现在虽然宦官当道,朝纲不振,但应该还没有到天下大乱的地步,玄微道长为何这么说?”

    王旭想了想,感觉多说也是白搭,顺口胡诌:“师傅曾夜观天象,料定天下必乱,而且始于宦官。”

    玄微道长会观星术的事,王谚是知道的,再加上他本来就对朝中局势比较了解,自然知道完全有可能发生,忍不住心中愤慨,当场就把宦官给骂个狗血淋头。

    骂了好一阵,他颇为无奈地叹口气。

    “旭儿能有这种忧患意识,为父着实欣慰,可我们王家已经没有人能影响朝中局势,纵然知道也无可奈何,眼下宦官当道,民不聊生,天下又有几人不知,即便为父写封奏折报知陛下又有何用,或许还会引来灭族之祸。”

    看王谚误会,王旭赶紧解释:“父亲,要拔除宦官不是我们现在能够做到,孩儿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保住我们的家族。”

    王旭现在可不敢说自己压根儿就不想去辅佐那个昏庸的皇帝,有些东西必须慢慢来。

    “这话倒是不假,可旭儿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王谚问道。

    “孩儿认为,既然要保全自己,我们就必须有自己的力量,也就是足够的护卫。”

    听到王旭这话,王谚大笑起来。

    “我还以为旭儿是什么意思,原来是说这个?”

    说着,王谚看他一眼,压低声音道:“这天下的士族门阀何曾没有护卫,光武中兴以来士族不但拥有大量田地,更积极从事商贾贸易,安全自然是重中之重,我们王家世代官宦,护卫怎么可能少?”

    他这么一说,王旭突然想起,大汉好像自从文帝以后就鼓励商业,很多士族都参与经商,丝绸之路不就是汉朝兴起?

    唉!真是我糊涂了,还想着古时候重农抑商,忘记有些朝代的政策很开明,既然有钱有地,在汉末这种门阀士族观念极强的时期当然就会有私兵。

    “那父亲手中有多少护卫?”

    “我手中有五百精锐,你伯父有三百多人,你叔父也有两百多人,至于其它亲戚就说不准,有的多,有的少,有的没有,不过为父是最多的。”

    说到这里,王谚的语气里略带着自豪:“因为你的祖父不允许你伯父和我从政,为父又是庶出,分家产的时候按照惯例本是比较少,但为父一直经商,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我们这一房现在也最是富有。”

    “……”

    实事求是的说,王旭以前还真不知道王谚在忙些什么,从来没人跟他说过,平日里锦衣玉食,也没心思去搞明白,以为就是个悠闲的大地主,想不到竟然是这样。

    “既然有五百精锐,那守护家里老小倒是够了,但孩儿还有个想法。”

    “你尽管说!”王谚点头。

    王旭也不客气,急声接道:“孩儿年龄虽然还小,但却有报国之心,如果等到以后举孝廉,那至少要等到二十岁,就算情况特殊也要十七八岁才行,可时间不等人,天下即将大乱,孩儿希望父亲能供养一支军队,供孩儿将来协助朝廷平乱,只要有功劳,孩儿就可免去举孝廉一途,提前出仕。”

    王谚瞪大眼睛,愕然道:“旭儿,你目前还不到十四岁,这么年轻就上战场?不可,不可!为父岂能拿你的性命开玩笑!”

    王旭算准他会反对,心里早就有所准备。

    “父亲,怎么能拿年少来当借口?战国时期,秦国甘罗年方十二就可以做吕不韦的才客,更成为使臣出使赵国,被秦王封为上卿,他可是年少?还有那霍去病,十多岁就跟随大将军征讨塞外,建立赫赫功勋,又可是年少?

    古今少年英雄那么多,我又如何不能?父亲也知道孩儿的武艺,如果拥有这样的本领还畏惧不前,那么我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出息,丈夫处世,当立功名,立功名兮,方慰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