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086章 袖珍美人

第086章 袖珍美人

    撤往西华的途中,王旭碰到追赶过来的高顺。

    从高顺口中,他得知褚飞燕没有死,因为褚飞燕在即将不敌的时候,碰巧有几员逃散的黄巾小将经过,几人合力,高顺也没有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逃走。

    为此,高顺很是惭愧,觉得有些对不起王旭的信任,但王旭哪里会在意,反倒是宽慰他一番,可惜高顺那性子是一根筋到底,始终耿耿于怀。

    次日清晨,皇甫嵩下令大军停止追击,西华之战顺利结束。

    朝廷大军一战功成,斩杀两万余人,俘虏四万余人,余众溃散,汝南与陈国两郡的黄巾军几乎被连根拔除,主帅彭脱等核心将领全部殒命,战果极其丰硕。

    皇甫嵩一面让大军驻守西华休整,一面火速派人去洛阳报捷,静待新的命令。

    王旭随之空闲下来,除了完成对麾下将士的承诺,陪着他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其余时间都带着徐淑在西华城内转悠,再不然就是到城外欣赏秀丽的美景,或日出,或日落,或朝霞,或晚光……

    两人在西华周边留下深深的足迹。

    平静的日子没能持续太长,大军进驻西华的第十天,朝廷的消息快马传来。

    由于皇甫嵩把大胜的主要功劳都推到成功奔袭西华的朱儁身上,身为副帅的朱儁被进封为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而其他将领则是战功累计,战后一并论功行赏。

    与此同时,朝廷传来的各地战况仍旧很严峻。

    新任南阳太守秦颉斩杀张曼成后,始终没能彻底剿灭南阳黄巾,贼军很快又以赵弘为帅,迅速发展到十余万人,再次占领宛城,而马元义和卜己等人则在东郡集结起兖州东部的黄巾贼,发起对东郡的猛攻,致使东郡陷落过半土地,目前他们正修整备战,意欲攻打东郡的郡府濮阳。

    东郡太守桥瑁据城坚守,连续三次向朝廷递送八百里加急,请求朝廷派兵增援。

    针对这种严峻的形势,皇甫嵩和朱儁召集众将紧急商议,决定由朱儁带三万人奔赴荆州南阳,汇合荆州刺史徐璆和南阳太守秦颉的两部兵马共同剿灭南阳黄巾,而皇甫嵩则带领其余人马火速驰援东郡。

    命令下达,众将再度陷入紧张的战前准备,粮草不足的问题也再次凸显,由于西华城内的粮草军械并不是特别多,这次不但要分成两份,皇甫嵩还要赶往较远的东郡作战,根本就不够分。

    祸不单行!

    正当众将为粮食发愁的时候,荆州方面传来消息:因为南阳黄巾又起,发展迅猛,现在已经无力抽调大批士卒押送粮草过来。

    长水校尉赵玹也传来请罪书,说他目前还仅仅只筹集到能供给大军食用三天的粮食。

    接二连三的坏消息可是把皇甫嵩弄得焦头烂额,考虑到东郡的形势不等人,无奈之下也只有传令赵玹不用继续筹集,有多少就带多少,先一步赶往陈留郡的扶沟县,等着与大军汇合,同时派遣快骑传令沿途郡府官员,严令他们尽可能筹集粮草军械,还定下最低标准。

    事实上,众将都知道这些手段很不可靠,目前黄巾未平,各郡府损失大小不一,时间又仓促,完全指望沿途郡府临时征集的粮草来供给军队,无异于是听天由命。

    至于朝廷中央调拨的补给,还早着呢……

    这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没有击垮皇甫嵩,他不但有条不紊地安排着驰援东郡的事宜,还让朱儁带着三万人马和足够的粮草军械先去救援荆州南阳,保证南阳那边不出差错。

    将士们都很钦佩皇甫嵩的决定,毕竟朱儁带走足够的粮食,他手里的粮食就更少,驰援东郡的任务若是失败,他就要担责,动辄掉脑袋的事。

    可为了大局,他真就这么做,谁能不服,即便是王旭也打从心底里尊敬他。

    这是个不惜己身,全心全意为大汉付出一切的名将。

    出乎所有人意料,朱儁率军离开西华的第二天,粮草问题竟然奇迹般得到彻底解决。

    因为豫州刺史王允突然押送着大批粮草辎重赶到西华。

    从城墙上远远看到那绵延的车队,皇甫嵩罕有地激动到失态,近乎是小跑着率领众将出城迎接,隔得老远便大喊:“子师,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神采飞扬的王允迎面走来,面带微笑,轻轻拱手:“前些日子有消息报来,说是赵玹在颍川等地四处收集粮草,我就推测是大军的粮食不足,赶着筹集粮食过来增援,没想到将军竟然如此神武,短短数日就彻底击破黄巾大军,着实令人拜服。”

    皇甫嵩大笑摇头:“子师何出此言,这天下各州的黄巾贼,唯独你豫州镇压最为得力,我们可都落于你身后。”

    王允脸上隐有些自豪,嘴上却是客气地说:“哪里!哪里!我们豫州的匪患不过是一般散卒,怎么能跟黄巾主力相提并论?”

    “行了!行了!你我都不要客套,还是先进城再说。”皇甫嵩热情地上前拉着王允,意欲携手进城,没想王允身后突然冒出个小女孩,可是把皇甫嵩给惊着。

    小女孩粉嫩的俏脸吹弹可破,长长的睫毛微微上弯,明亮的眼睛让人感觉隐有水雾,圆润小巧的琼鼻,殷桃般红嫩的嘴唇,活脱脱就是个瓷娃娃般的小美人。

    此刻她睁着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众人,神色极度可爱,连这些厮杀无数的将领也是打从心底里升起一股单纯的疼爱之意,彷如面对自己的女儿一般。

    回过神来的皇甫嵩惊奇叹道:“好标致的女娃,以后肯定是位倾国倾城的奇美女子。”

    王允目光柔和地看了看拉着自己衣角的小女孩,轻声笑道:“我来西华的路上遇到山贼,救下一群逃难的民众。可惜我赶到的时候已经死去不少人,这孩子的父母也在混乱中身受重伤,她被她父亲遮掩在身下,侥幸逃过一劫。

    按她父亲死前所说,他们是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人,因为北方匈奴趁着黄巾肆虐而南侵,导致他们的亲属都惨遭屠戮,一家人为了避祸,辗转南下,来到豫州又遇到恶匪……哎!实在有些可怜!”

    王允略有些伤感,右手轻抚着小女孩的头,叹声道:“天下百姓的苦痛,终究是我们这些人无能所致,所以我就答应她的父亲,收她为义女,看她生得秀丽,聪慧知礼,我还打算过两年送她到宫中做女官,也算是不负所托。”

    众将叹息不已,怜惜地看向那可爱的小女孩。

    王旭大为惊讶。

    王允的义女?并州五原郡人?怎么觉得好熟?

    嘴里喋喋念叨几遍,他的脑袋里灵光一闪。

    天啊!该不会是……

    他再也忍不住,跨前几步问说:“王刺史,不知这女孩怎么称呼?”

    王允疑惑地望着他。

    皇甫嵩连忙笑着介绍:“子师,这位少年就是山阳王旭,本是王公……”

    没等说完,王允已是大笑出声:“义真无须多做介绍,他就是最近横空出世的那位少年英杰王旭,我可是早有耳闻。”

    说着又转过头来笑道:“当年王公对我有救命之恩,你既然是王公的后人,又与我是本家,今后我们可要多多亲近走动才好。”

    王旭微笑拱手:“那以后就有劳刺史大人关照。”

    他现在可没有心思跟王允过多客套,急切追问:“不知王刺史新收的义女叫什么名字?”

    “她叫任红昌。”王允微笑回应。

    刹那间,王旭的心“砰砰”直跳,再次认真打量这个小女孩。

    果然没错……

    任红昌,任红昌!!

    她就是王允那个名震千古的义女,任红昌!

    或者说,她以后叫做貂蝉……

    结合刚才王允的话,想必她就是之后被王允送到宫中,成为执掌朝臣顶戴“貂蝉冠”的女官,从而改名为貂蝉,直至十常侍祸乱宫廷,她才又悄悄回到王允身边。

    史上对于貂蝉有很多种说法,但不管如何,王旭终于见到这位流传后世的四大美人之一。

    看着眼前这个睁着大眼睛望向自己的纯洁女孩儿,想到对方以后悲惨的命运,王旭心里也有种深深的疼惜……

    他这一连窜举动,把众将弄得有些不明所以。

    王允奇怪地盯着他看半晌,眼睛突然眯起来,微笑着锊锊胡须,意味深长地与皇甫嵩对望一眼,笑着开口:“王旭,你年龄只比小女痴长四岁,观你神色似乎很喜欢小女,如果你不介意她的出身,我倒是可以做个主,先定下亲事,把她许配给你,虽然不能成为正妻,但也可以纳为妾室,你的前程不可限量,只要将来能善待她,对她来说也是个好的归宿。”

    “恩?什么?王刺使要把她许配给我?”

    王旭彻底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