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096章 关门捉贼

第096章 关门捉贼

    朱儁带着三万多人南下荆州驰援南阳,曹操率领一万人先行驰援东郡,皇甫嵩手上的兵力只有两万多点,出于谨慎,他没有盲目急行军,而是在沿途尽量征召各地的郡府兵协助。

    这导致行程十分缓慢,足足用八天才抵达陈留郡的济阳县。

    可喜的是,两万多人的大军扩展到近四万人,虽然郡府兵的战斗力明显差主力军不少,但终究是股很大的助力,皇甫嵩也在济阳县就地修整,打算把各部整合过后再进兵东郡。

    与此同时,先锋曹操汇合赵玹部抵达东郡,发现东郡位于黄河以北的地区全部失陷,马元义和卜己聚集起十万之众,遏制各处险要,近乎快与冀州的张角连成一片。

    濮阳城变得非常危急,若是位于黄河南岸的濮阳再失守,黄巾大军就能在黄河以南有立足之地,从而扼住濮阳西南方的燕县、白马,以及东南方的济阴郡离狐县,形成战略纵深,然后还能以这条防线作为屏障,抽调兵马往东边的青州扩张,彻底形成盘踞黄河下游,据险以守的大势。

    曹操看到这种局面,顾不得等皇甫嵩的大军赶到,直接发起对濮阳的营救。

    他首先虚造声势,让麾下的一万多人大张旗鼓,伪装成皇甫嵩大军来到的样子,迫使马元义和卜己顾忌,不敢全力攻打濮阳,然后曹操又大摆空城计,只留三千余人在大营虚张声势,装出几万人的样子,实则率麾下一万多主力火速绕道北上,抢攻濮阳以北的黄河渡口。

    马元义以为朝廷大军是要断他后路,急忙退兵援救黄河渡口。

    这刚好中了曹操的围魏救赵之计,曹操趁机撤兵回濮阳,连同留守大营的赵玹一起进驻濮阳城。

    此时马元义才知道中计,想到皇甫嵩的大军已经徐徐赶来,短时间又难以强行攻取濮阳,他害怕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不得不退回黄河北岸,驻兵设防,改变战略意图,准备攻打青州西北部的平原国,控制整个黄河北岸。

    这时候,皇甫嵩的大军顺利抵达东郡濮阳,各路兵马汇合,朝廷大军迅速扩展到近八万人,只不过其中的精锐兵马仍然只有那不到四万朝廷主力。

    黄巾军的动作同样非常快,各地黄巾贼快速往黄河北岸集结,短短时间就聚集发展到近二十万人,其中比较有战力的兵马约十万,精锐部队大概在四五万左右。

    马元义为了应对皇甫嵩,亲自率领七万人镇守黄河北岸,其中就有三万多是黄巾精锐,卜己则率兵杀向平原国,但遭到平原国相陶丘洪的誓死抵抗,发动全郡军民死守平原城,爆发惨烈的攻防战,双方血流成河。

    消息传至濮阳,皇甫嵩立刻把众将招到中军大帐商议对策。

    “诸位,平原国危在旦夕,不可能抵抗太久,我们必须设法破敌,各位如果有想法,不管成与不成,先说出来。”

    皇甫嵩显然是真的急了,罕有地面露忧色。

    众将都没吭声,唯独曹操有些按捺不住,站起身来肃然道:“末将以为,缓解平原之围不难,但要彻底解除平原的危机,唯有打过黄河,与其去想怎么救平原,不如想想怎么尽快破敌,眼下代替卢植统军的董卓在河北毫无进展,把卢植将军打出的有利局势给拱手让出去,能够自保已经不错,不能指望他从北方给予助力,我们这边若是再不渡河北上,那就谁都救不了。”

    这番话把当前局势的主次分得很清,但众将仍旧是沉默不语。

    目前马元义率兵死守黄河沿岸,除了强攻,根本就找不到其它办法,过不了黄河,什么计谋都是白搭。

    皇甫嵩眼见又是这种满堂沉寂的情况,心中极为无奈,正打算破釜沉舟,下达强攻的命令,没想很少发言的射声校尉臧旻却突然开口。

    “皇甫将军,属下倒是有个想法,但管不管用就不好说。”

    皇甫嵩大喜过望:“臧公德高望重,久经战阵,想必定是妙计,还望指教。”

    臧旻抬起手来锊了捋胡须,摇头笑道:“皇甫将军言重,其实也不是什么妙计,只是属下当年任职匈奴中郎将时,曾经与匈奴人打过一仗,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听到臧旻谈及当年,众将全都侧耳倾听,真要论起经验,在座没有一人可以与他相比。

    臧旻很快陷入回忆,徐徐说道:“当时匈奴人仗着全是骑兵,极善骑射,始终不与我正面交战,我麾下全是步兵,没办法追上,那情况就与我们现在无法渡河是一个道理。当时我想着既然追不上,那就只能让他们停下来跟我打,这看似不可能,实则很简单,打仗终究有目的,匈奴人是要抢夺财物和物资,那我就引诱他们进城来抢,然后关门捉贼。”

    霎时间,王旭和帐内很多将领都眼睛一亮。

    皇甫嵩恍然大悟,惊喜地站起身来:“好个打仗终究是有目的,臧公这句话胜过千军万马,现在黄巾军的目的就是要打下濮阳获得战略屏障,我们既然无法渡河北上,那就顺他的意,把濮阳让给他,让他们过河来跟我们打。”

    这条险计也让不少将领急了。

    都尉刘猛出声道:“皇甫将军,濮阳极为重要,若是真的陷落,那该如何是好?”

    袁绍紧跟着接话:“此计确实太过行险,失败的后果太严重,还望皇甫将军三思。”

    皇甫嵩见他们没想明白,微笑着摇摇头,正要开口解释,袁术却抢着出声道:“兄长这么胆小?兵家征战什么时候不危险?如果害怕失败的后果就不敢用计,还怎么破敌?岂不如回家种田?”

    听出袁术话里的讥讽,袁绍忍无可忍,脸上微有怒色:“我也是谨慎起见,怎么能说是害怕?”

    袁术不屑撇嘴:“怕就是怕,不要给自己找借口。”

    袁绍大怒:“公路,我已经再三忍让,你不要欺人太盛。”

    眼见这两兄弟火气越来越大,皇甫嵩皱起眉头。

    “行了!你们都不要说了,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实行此计却是势在必行,早前要保濮阳是因为大军未到,不能让敌军在黄河以南站住脚跟,现在就算濮阳丢掉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形势已经容不得我们优柔寡断,各位都不要再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