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144章 西北狼烟

第144章 西北狼烟

    徐淑深深叹口气,低沉道:“顶替你的人是大哥王凯!”

    “大哥?”王旭的两眼陡然睁大,难以置信:“竟然是大哥?”

    一旁的王飞走上前来拍拍他的肩膀,沉重地说:“没错,就是大哥,而且还是他主动要求,他说身为王家长兄,既没能为家族在外争光,又无能为国解忧,英勇奋战的弟弟受宦官陷害,他也无力解救,深感羞愧,所以想做点自己能做的事,强烈要求代替你去大牢,他说你是王家的希望,即便是真的要砍头,你也不能死,可以彻底换成他的身份重头再来。”

    王飞顿了顿,叹声接道:“大哥还让我给你带个话。”

    “什么话?”

    “王门历代祖先为大汉鞠躬尽瘁,不能在我们这代人衰落,如果他死去,你要把他那份也承担在身上。”

    霎时间,王旭的眼睛红了,隐隐有泪光闪过。

    怪不得当时觉得很熟悉。怪不得擦身而过的时候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原来那人就是大哥王凯。

    我与大哥之间一直有芥蒂,可关键时候,他却付出这么多,心甘情愿待在暗无天日的监牢,想不到我这辈子的亲人中竟然有此等义士。

    王旭的内心受到极大震撼。

    或许王凯的行为在后世看来是种错误和愚蠢,更不值得提倡,可在这个时代,在这个环境下,真的让他这个来自后世的人受到剧烈冲击。

    华夏自古多义士,神州遍地尽豪杰。

    这一刻,王旭终于亲身感受,史书中记载的义士究竟是什么模样。

    一种浓浓的暖流在他心中流淌。

    历史上的曹操有夏侯渊这个兄弟为他顶冤坐大牢,我何德何能,竟然也能承受这等高义。

    放心吧,大哥,我不会辜负你的期望,我也一定会把你救出来,让你名留青史。

    王旭深吸口气,迅速平复内心激荡的情绪。

    “二哥!文雅!你们回家后,务必让家里与朝中大臣保持联络,待风头过去,宦官那里也要认真打点,不要跟宦官死磕,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管花再多钱,哪怕就是倾家荡产,也要首先保证大哥的安全。”

    他略微细想,接着说道:“如果家里短时间没法把他救出来,也不要太着急,不然很有可能露出破绽,最多熬上四年,等时机一到,我必定会救他出来,那时再跟宦官算总账。”

    王飞听到宦官两个字,双眼彷如在冒火,强压着怒意说:“放心!两位伯父和我父亲商量过,没有绝对把握,不会妄动,而且现在也积极做着努力,大将军何进上个月征辟我父亲去他的将军府做掾吏,当他的幕僚,我父亲已经同意,估计过几天就会起行。”

    “那就好!”

    王旭抬头看了看天色。

    “天快亮了,我们先远离洛阳这个是非之地再说。”

    周智和张靖闻声而动,迅速跑向林子深处,不一会儿就牵出七匹马来,一行人朝着东方疾驰而去。

    众人是悄悄赶来洛阳接应王旭,离开山阳老家的时间已经很长,为了避免皇帝和宦官的监视者起疑,他们除去必要的休息,一直都在赶路,两天后便离开司隶地区,进入兖州陈留地界。

    途中,王旭从众人口中获知,自从他被关进大狱,凡是他提拔起来的将领全部都被审查,虽然没有直接撤销军职,但都成为闲人,还一定程度地限制自由。众人随之就集体辞官,全部离开军队,朝廷也没有阻拦,尽皆批准。

    现在王飞回家重新当他的公子哥。韩猛则在王旭家里看大院,这次的事也没告诉他。徐晃选择回到老家孝敬父母,娶妻成家。高顺则选择成为王旭的家臣,也在王家待着。

    周智和张靖就更没去处,现在成为王家的侍卫队队长,而且周智还把他父母至亲都接到高平。

    至于众人的部曲,那是裁的裁,散的散,剩下部分精锐调回原本的驻地,其余则全部划给皇甫嵩。值得庆幸的是,这些人的功劳没有被消减,该升的升,该赏的赏,阵亡将士的抚恤也都不少分毫,终究算是没有被亏待。

    此外,有部分亲卫大斧骑士和高顺麾下仅剩的十几个陷阵营弟兄选择离开军队,做了王家护卫,还把家人都接过来安顿,得到王家厚待,这也是皇甫嵩格外照顾的结果。

    …………

    离开洛阳的第四天上午,众人顺利抵达陈留郡东部的襄邑县,这时候王旭也要跟众人分别了。

    徐淑她们要往东北走,穿过济阴郡,返回山阳老家,王旭则是打算南下,去朝廷统治力相对薄弱的江南地区,众人中也只有从小外出学艺的徐盛不为人所知,可以跟着他同行。

    临别之际,众人都有些伤感。

    一别大半年,大家好不容易相见,却马上又要分别,这次还不知道要隔多久才能再见。

    依依惜别的时候,徐淑满眼泪水,不管别人的目光,直接就依偎到王旭怀里,众人也识趣地站到远处,给两人单独相处的时间,可真到这个时候,知根知底的两人反而没什么话说。

    正如很多老夫老妻,可以生死相依,但真的没那么多你侬我侬的情话,简单说几句,不知怎么就聊到王旭比较关心的西北战事上来。

    “老婆,这西北的局势究竟发展到什么情况,我在牢里只得到些没用的战报,当着高顺他们又不好多问,西北战局很可能就是我翻身的关键,我必须要可靠的消息。”

    徐淑温柔地笑了笑,看看远处的高顺他们,确定他们听不到,这才缓缓说道:“你被关进大牢没多久,北地郡的湟中义从胡、陇西枹罕部、河关群盗和先零羌就联合造反,推举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为首领,设计绑架边允和韩约两人当主将。

    边允和韩约因为叛乱的关系,改名边章和韩遂,迅速攻下金城郡,杀掉太守陈懿,一路势如破足,攻城略地,导致整个西北大乱。

    这时候皇甫嵩确实给我写过一封信,他说西北战起,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如果时机恰当,可以利用这点保你出来,让我给家里人说说,多联系你祖父当年的门生故吏,再跟别的朝中大臣也多多走动,为将来重新启用你铺路。”

    王旭诧异地笑道:“想不到皇甫嵩还挺看重你,竟然都不联系王飞,反而联系你。”

    “那是当然,我当初指挥破张梁那一仗可不比你差吧!”

    “是,我老婆很厉害,比我还厉害,行了吧!你还是赶快给我说一下西北后来的情况,这段历史我已经记不太清,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近两年总觉得记忆越来越模糊。”

    “得了吧!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还记忆模糊!”

    徐淑娇媚地白他一眼,拖着声音接道:“我得到的情报也不多,大体上就是凉州刺史左昌平定叛乱不利,又被汉阳长吏盖勋上告私吞军饷,从而被砍掉脑袋,紧接着上任的凉州刺史是个叫宋枭的扶风人。

    这个人呢……有点搞笑,他了解西北局势后,说是要大量抄录孝经,让所有人读,借此宣扬道义来平定叛乱,盖勋苦劝,他又不听,结果盖勋就奏他一本,导致他上任不到两个月就被撤换。

    至于现在嘛……是一个叫杨雍的人当刺史,那个盖勋也被提拔为汉阳太守,但西北局势已经不可能扭转,连冷征和夏育这两任护羌校尉都先后战死,整个凉州乱成一团,各郡的兵马都各自为战,反正依我看来,这西北是真没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