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183章 智激孙坚

第183章 智激孙坚

    “驾!驾!驾……”

    桂阳郡,耒阳县通往便县的官道上,三十余甲士策马飞奔。

    为首的王旭穿着深青色紧袖直裾衣,头发高高束起,额前还有几缕发丝随风飘飞,左腰佩着干将宝剑,右腰吊着碧青玉配,英姿勃发。

    “郑云,现在距离便县还有多远?”

    “回将军,最多还有十余里路。”

    “好!大家坚持片刻,孙坚的大营应该就在前方不远……驾!!!”

    王旭此刻很是郁闷,早前得到情报,说是孙坚在耒阳县与区星对峙,他就从太守府侍卫中选了三十人火速出发,麾下将领也只带典韦,哪想花费足足两天时间赶到耒阳,却得知孙坚已经攻破耒阳,杀往便县。

    他心里有些慌了。

    便县是区星最后的大本营,如今的孙坚也还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忠臣,若是再不劝说孙坚退兵,孙坚必然一鼓作气,扫平区星,然后把其余散匪尽数平定,再现史书上的记载:诸贼悉数平定。

    那时候,他蚕食荆南四郡的计划就彻底夭折,所以他心急火燎地离开耒阳,快马加鞭南下,打算抢在孙坚彻底击破区星前劝说其退兵。

    一路思考着等会儿的说辞,没过太久,策马飞奔的王旭便远远看到两处汉军大营。

    左边的大营驻扎在小山坡上,旁边有条小溪穿流而过,与水草相依,视野开阔,居高向阳,位置极好,而且军阵旌旗招展,营寨分布有序,一看就是出自行家之手。

    右边的大营则有点难以入目,虽然也是居于高处,却在山坡北面,而贼寇区星明明是在南边,尽管这处大营的辕门是朝南,可看上去总有种背对敌人扎营的感觉,并且营帐的排列非常混乱,中军与左右两翼的分布不成章法,入目的第一感觉就是乱。

    不用想也知道哪边是孙坚的大营,哪边是刺史王睿的大营。

    王旭叹口气,心中对刺史王睿的评价再次降低,其它方面或许还不敢肯定,但在军事上,王睿明显是半路出家。

    “主公,你怎么又在叹气?”典韦疑惑地问。

    王旭低声道:“我在叹刺史王睿无能。”

    “这都还没见到人,主公怎么知道他很无能?”典韦奇道。

    王旭没有正面回答,拿着马鞭指向远方的营帐。

    “依你看来,哪边的营帐安得好?”

    “应该是左边吧!”典韦不确定地回一句,抬头又看半晌,抓着后脑勺说:“我觉得右边的大营看起来好乱,不像左边那么规整,看上去很舒服,层次分明。”

    王旭笑了:“右边的大营不只是凌乱,连位置也是大错特错,它位于山坡以北,而敌人在南,看上去似乎借助山坡隐藏自己,实则自取败招,如果敌军夜间突袭,军士不能在第一时间看到敌人,必然会惊恐,怎么还有战力?

    此外,那里的地形绵延起伏,林木众多,杂草丛生,若是要扎营,那就必须把四周给清理空旷,可它没有。贼寇区星只需率领三千精锐士卒,在夜里沿着山坡东道杀入,或者绕道从北面的密林突进,攻打它两翼与中军混杂的地方,它必败无疑,再狠点可以直接用火给烧个片甲不留。”

    话音落下,王旭回头看看皱眉沉思的典韦,笑着接道:“今后你若是有机会带兵,一定不要犯王睿这样的错误。”

    “嗯!”典韦重重点头,疑惑地问:“主公怎么肯定右边的大营是刺史王睿所建?”

    “当年平定黄巾,我与孙文台并肩作战,怎么会不知道他统军打仗的本事,他是当今天下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不可能犯这种常识性错误。”

    王旭笑着摇摇头:“走吧!跟我去见识一番孙文台的风采。”

    “驾!驾……”

    带着典韦和众侍卫来到孙坚大营外,王旭勒停战马远远扫视一眼,对着守营士兵喊道:“我乃讨贼中郎将、零陵太守王旭,与孙太守有要事相商,尔等速速前去禀报。”

    辕门前有轻微的骚动,一员小将上前搭话:“将军请稍候,我已派人去禀报主公。”

    王旭不再说话,静立原地等待。

    不久,一身青色战甲的孙坚快步迎来,身后还跟着数员威风凛凛的战将,隔着老远就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几年不见,王将军风采可是更甚往昔。”

    “哪里,在下怎及得上文台英雄盖世?”王旭翻身下马,笑着走过去。

    “行了!行了!你我都是武人,客套起来别扭,越说越没味。”

    王旭莞尔一笑:“三年不见,文台还是这么直爽。”

    “哈哈哈……”孙坚又大笑几声,热情地抓着他手腕,亲自为他引路。“走!这里人多嘴杂,我们进帐再说。”

    “也好!”王旭微笑点头。

    行至中军大帐,众人分宾主落座,孙坚脸上的笑容略微收敛:“听闻你此番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哪有什么要事,不过是害怕你麾下将士不让我进门罢了。”王旭调笑一句,不等孙坚接口,话音急转:“不过,今日前来倒也确实有三件小事商议,一是三年未见,想来拜会一番,算是私情。二是你我的辖地相邻,希望略作沟通,方便今后治理。再则……”

    王旭顿住话音,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陪同的几员将领。

    孙坚若有深意看他一眼,缓缓摇头:“几位都是我心腹。”

    说完,他还笑着补充一句:“并非虚言。”

    “噢?”王旭故作诧异地看看几人,装出一副才发现的样子,啧啧赞叹:“想不到几年不见,文台竟然已经汇集这么多的人才,依我细细看来,几位气度出众,各有千秋,恐怕非同寻常。”

    一番赞美,旁边七员将领虽然表情没什么变化,但眼神明显亲善许多。

    事实上,徐淑早就讲过这些将领的情况,这七员将领除去韩当、祖茂、程普、黄盖四大将军以外,还有孙坚的弟弟孙静,早期跟随孙坚的儒将朱治,最年轻的那个则是孙坚大哥孙羌的遗孤孙贲。

    眼下故作不知的赞美,也是为跟孙坚部将保持良好关系,眼见目的已经达到,他不再过多恭维:“既然都是文台的亲信部将,那我就直言不讳,此次我来找你,是想跟你商量刺史王睿的事。”

    孙坚脸上的微笑瞬间收敛,眼露诧异:“这是何意?”

    深深看着孙坚锐利的眼神,王旭凝重道:“文台,你我都是旧识,我也不说暗话,那个刺史王睿带兵的本事,你我都清楚,根本不可能平贼,本来这个无关紧要,州刺史本就是文职,打仗由你我这样的武人去做就好。

    可这人哪有做刺史应该有的操守,自身不懂兵事,还又不听谏言,依我所知,贼寇势大的时候,他曾百般推脱,说是朝廷只明确授命你我平乱,没有给他下令,所以他不发一兵一卒,不调任何粮草军械支持,是不是?”

    “确实如此。”孙坚长长一叹。

    王旭立刻接道:“好!这件事可以不计较,他与你我没有统属关系,讨贼是我们分内的事,他失职是他的事,各不相干,可当我们浴血厮杀,把区星打得抱头鼠窜,他又跳出来指手画脚,这不就明摆着抢战功?”

    说到这里,王旭的声音逐渐提高,略带着愤慨:“即便是这样,我也可以忍,只要他愿意打,大家都是为朝廷,为陛下,为国家效力……所以,我都可以原谅,可……他是如何对待你我?

    他胁迫徐淑撤军,着实欺人太甚,即便是你,恐怕他也想过,只是找不到胁迫的把柄罢了,况且我还听说这人自恃文采不凡,看轻我们这些武人,公然言语辱骂,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口气我实在咽不下去。”

    孙坚早已是脸色铁青,猛得一掌拍在桌案,怒声接道:“王将军所言甚是,这王睿哪里配得上做监察一州的刺史,分明是个无耻的小人,你不曾与他见过面,恐怕还有所不知,这人曾当着众军士的面辱骂我是只知道厮杀的匹夫,真是气煞我也!”

    这话一出,帐内的孙坚部将也是个个面露不忿,只不过碍于王旭在,不好出声搭话。

    眼见说辞效果很好,王旭心中喜悦,深吸口气,义正辞严地接道:“文台,我虽然称不上什么英雄好汉,但也有三分尊严,这人如此过分,不论如何,我也会与他斗到底。为国,这种人不配堪当大任。为己,我也要讨个说法。”

    孙坚心里的怨恨已被激出来,脸色变幻半晌,厉声道:“不错,一定要奏他一本,有这人在身边弄权,我们今后还如何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