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186章 举荐

第186章 举荐

    王旭完全没想到对方会拒绝,满脑子都是雾水。

    我的人品有这么不好?

    好不容易碰到看中的人才,却遭到拒绝,宁愿做乡长,也不肯跟我去做高官?

    “阁下为何不愿随我去零陵?”

    青年文士长长地叹口气,满脸无奈:“回将军的话,这里是下官的家乡,如今乡人有难,我岂能抛下他们不管,将军的厚恩,下官必定铭记在心。”

    还以为是我人品不好,原来是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王旭明白过来,轻描淡写地摆摆手:“你让乡里人尽可能多准备些粮食,凡是愿意离乡的民户,都可以迁搬到零陵郡,如今的零陵郡历经盗匪洗劫,多有田地荒芜,正需要吸纳流民,我还可以让你亲自负责安置他们,这样可好?”

    说完,他又严肃地接道:“我看中你的才华和品行,希望你来太守府效力,你也不要为小义而忘大义,只有尽快将盗贼平定,让百姓富足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你当一个区区的有秩,管理一乡之地,永远不可能有大作为。”

    “将军……”青年文士很激动,眼中泪光闪烁,猛然跪地道:“下官如何不知这番道理,只是念在故土哺育之恩,没有选择的余地,将军今日高义厚恩,公仇称难以为报,怎能不为将军效犬马之劳,甘愿为将军家臣,助将军造福一方。”

    王旭心里高兴,伸手扶起公仇称,正想宽慰两句,陡然注意到对方的名字,微微愣神。

    “你叫公仇称?”

    公仇称拱手笑道:“主公,下官复姓公仇,名称,字文量。”

    王旭心里乐坏了。

    这段时间努力回想附近有什么人才,前些天才回忆起公仇称,没想竟然在这里巧遇。

    这公仇称应该就是孙坚在诸侯讨董以前的那个长吏,官职比朱治和黄盖等人都高,孙坚起兵讨董的时候,还把至关重要的粮草全权交给他负责,只不过好像死得早,后来没有再看见他的身影,倒也是个人才。

    想到这些,王旭忍不住心中喜悦,抓着公仇称的手腕笑道:“文量,你明早就跟我走,先到太守府接受任命,乡里可以暂且交给信得过的人,让乡亲们收拾好细软沿着官道从北边绕行,这样会更安全,待我回去以后也会派遣军士迎接。”

    “多谢主公!”

    “不用道谢,这本就是一举两得的事,零陵郡地域广博,人口却不算多,百姓愿意迁居,对于零陵的发展极为有利。”

    王旭与公仇称谈论着走进乡里,受到前所未有的热情接待,乡民们前拥后挤,虔诚的感激声与欢呼声不绝于耳,他们绝望而无助的心里,王旭这个士族豪门的名士,平定黄巾的大英雄,击退叛贼区星的将军就是从天而来的救星,或者说是溺水后那根仅剩的救命稻草。

    看着那些满怀希冀与渴望的脸,看着那些面黄肌瘦的容颜,白发苍苍的老人,营养不良的少男少女……

    王旭很是悸动。

    这些淳朴乡民不过就是图个安安稳稳、衣食无忧,希望我真的能在这个战乱的年代护着他们吧……

    公仇家族在附近很有名望,公仇称的家也不小,只是经过贼寇几番洗劫,偌大的宅院除去大量竹简书籍还保存完好,值钱的东西全都没有。

    王旭拒绝了乡民盛情款待的想法,不想浪费他们用来保命的粮食牲畜,只吃些随身携带的干粮,便与公仇称秉烛夜谈。

    一番细细交流,他发现公仇称不但对于政务非常精通,还对行军打仗颇有见地,称得上军政两全的人才,彼此越聊越起劲,直到凌晨时分也意犹未尽。

    王旭看天色实在太晚,想着明天还要赶路,这才主动结束谈话。

    “文量,你满腹才华,如果将来能多多历练,必然有番大作为,此番回到泉陵,我定不会辱没你,今夜实在太晚,明日又要赶路,暂且先休息,待回到泉陵,我再与你畅谈。”

    公仇称从那些政务的思考中回过神来,满眼敬服地笑着说:“昔日听闻主公大名,尚且有所疑虑,今日才知主公是天下少有的雄才,只是若要实现主公安邦定国的宏愿,势必还需能人相助,下官想向主公举荐二人,他们才华剩我十倍,必对主公大有助益。”

    王旭如今正为人才发愁,既然送上门来,哪有不要的道理,急声追问:“不知是哪二人?”

    公仇称微笑着锊了锊胡须:“这两人是同胞兄弟,长沙临湘人,兄名桓阶,字伯续。弟名桓纂,字伯修。特别是桓阶,才学远不是属下能比,当年我与两人共同外出游学,交情深厚,如果主公有意,我可马上修书一封,以主公的贤明,必能得到两人倾心辅佐。”

    这桓阶在历史上可是曹操和曹丕都极为看重的重臣,屡屡出谋献策,政绩卓越。他逝世的时候,曹丕痛哭流涕,伤心到不能自制,还厚赏他的家人。

    桓阶不仅才华出众,更知恩重义,他年轻的时候被时任长沙太守孙坚举孝廉,入朝通过考核,担任尚书郎,直到他父亲桓胜病死,这才以此为借口离开长安那个是非之地,回到长沙老家。

    恰巧那时候孙坚攻打刘表身亡,尸体得不到安葬,他为了报答孙坚的举荐之恩,不顾危险去乞求刘表归还孙坚尸体。刘表被他的义举感动,这才把孙坚交还给孙家人厚葬。

    这样才华出众,品行高尚的人,王旭怎么可能不要。

    “文量,写!快写!如今正值用人之际,如果能把兄弟两人请来,记你一大功!”

    公仇称看他急迫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主公不要急,他们眼下闲在家中读书,跑不到哪儿去,而属下也需要好好斟酌,想想怎么用言语来打动两人,仓促写信,他们或许会有疑虑。”

    “这倒也是,是我太急……那好,我就不打扰你,你好好写,我明早就让侍卫送过去。”略有些尴尬的王旭不再啰嗦,径自起身走向房门。

    目视着他离开房间,公仇称忍不住笑了,自言自语道:“如此重视贤才的主公可真是天下少有。”

    感叹地摇了摇头,他收敛心神,缓缓从桌案上拿起毛笔,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