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201章 讨寇将军

第201章 讨寇将军

    接下来的几天,日子挺舒心,每天除去练武和例行巡查,王旭几乎都陪着徐淑四处游玩,偶尔还会带上府中的几个丫鬟同行,徐淑则喜欢叫上高顺的妻子张瑶,两人关系不错,彼此是好友,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闺蜜。

    此番走动除去玩以外,王旭也是想借机查看零陵的战后恢复情况,几天观察下来,勉强算是满意,但距离他内心的期望还是差太多,远远比不上北方郡县经历战火后的恢复速度,即便有田丰这等能人坐镇,用尽手段也同样不行。

    这个时代的南方比起北方终究有不小差距,南方的人口、技术和经济都大幅落后北方,战后的恢复和发展速度自然比北方慢很多,缩小南北差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但王旭不是很担心,因为历史上的这个时期就迎来一次南北融合,北方的连年混战带来巨量百姓南迁,推动南方迅猛发展……

    静静站在山岗,王旭眺望着远处炊烟杳杳的村庄,思考今后的发展大计,徐淑却缓步走来,眼神充满幽怨:“不都说好出来散心嘛,你的心又飞哪儿去了?”

    “嗯?噢……没什么,看这风景好,有些走神。”王旭洒然一笑。

    “哎呀,你们俩站在那儿干嘛,快过来帮忙,这肉都快烤糊啦!”张瑶的声音响起,瞬间引走两人的注意。

    “马上就来。”王旭微笑着回一句,拉起徐淑的手。“走,不想那些烦心事,我们过去。”

    “嗯!”徐淑露出淡淡的笑容。

    突然,远方传来若隐若现的马蹄声与呼喝声。

    “驾!驾!驾……”

    两人瞬间寻着声音望去,远处忙着烤肉的张瑶和丫鬟们也都顿住。

    “典韦?”王旭皱起眉头,回头看看徐淑,奇怪地说:“莫非出什么事了?”

    徐淑嗔怪地白他一眼,心知他肯定得被叫回去,情绪有些低落,但没有说什么。

    数息后,典韦带着几个侍卫策马登上高坡,急急翻身下马拜道:“主公,朝廷派来使者,刚到太守府,让主公立刻过去。”

    “朝廷使者?”王旭非常惊讶。“知不知道是什么事?那宦官叫什么名字?”

    典韦摇摇头,憨笑着说:“不是宦官,是个官员,没跟我们说是什么事。”

    “官员?”王旭更觉奇怪,心知不去不行,苦笑着看向徐淑和张瑶。“两位美女,我得先回去,你们跟那几个丫头再玩会儿,注意安全。”

    “放心去吧,以我和张瑶姐姐的武功,能出什么乱子?”徐淑没好气地说。

    张瑶笑着颔首:“主公安心去,我会照顾好她们。”

    “你别单照顾她们,自己也要小心,若是受点损伤,高顺说不准来找我拼命。”王旭随口调笑一句,没再管俏脸微红的张瑶,翻身骑上典韦牵过来的战马。

    “走了,你们自己当心,驾!”

    王旭策马扬鞭,带着典韦和众侍卫火速回城……

    朝廷竟然会派遣使节,什么情况?难道是王睿?他敢上奏折告我?

    不,不可能,他找不到告我的理由,唯有的理由就是我不调拨粮草补给,但谁都知道零陵刚经历战火,粮草物资不可能剩很多,皇帝再蠢也不会理会这事。

    王睿应该不敢跟我真的撕破脸,他抢点战功,占占小便宜也倒罢,真要在朝堂拼个你死我活,他没那个资本去斗,也没理由把事情搞那么大。

    宦官那边应该也没事,王家愿意主动跟他们妥协,面子给足,钱也给足,张让的气早就消掉,他们高兴还来不及,无缘无故不可能再挑事端,应该是有别的原因,会是什么呢……

    一路揣测着朝廷的用意,不知不觉已是来到太守府门前,王旭深吸口气,翻身下马,顺手把马鞭递给迎来的卫兵,快步走进大门,待走过庭院,距离议事厅所在的院落还有几丈远,耳中突然传来田丰与另一人的笑声。

    咦?这声音怎么那么耳熟?

    王旭疑惑地继续前行,等踏入议事厅,看到坐在田丰对面的中年男子,他瞬间怔住。

    “哈哈哈……傅燮,傅南容!”

    傅燮迟疑着打量他半晌,直到他出声,这才确定他的身份,惊喜失声:“哈哈!王旭,你怎么变化这么大,可是比当年更为英武,我差点没认出来。”

    “你不也还是那么精神十足,儒雅从容?”王旭心里确实有些激动,彼此曾共讨黄巾,并肩血战,关系处得不错,如今久别重逢,哪可能没点感情,好在历史逐渐发生改变,西凉彻底混乱,不然这时候的傅燮已经阵亡在汉阳太守任上。

    傅燮听到他的话,情绪低沉下来,感慨地叹口气:“哎!我哪里还有什么儒雅从容,如今国难当头,我却一事无成,整日虚耗时光,深感惭愧。”

    知道傅燮是个大忠臣,王旭不好多说什么,长长叹口气,安慰着道:“你不要太过自责,这是天下的事,不是一人能为。”

    傅燮摇摇头:“若大将军肯联手群臣诛杀宦官,再出兵扫除凉州叛逆,平定天下易如反掌。”

    “哪有你说的那么容易。”安坐的田丰轻声插话:“如今宦官势大,极善哄惑陛下,怎可能轻易诛灭。平定凉州也不易,西凉举州皆反,以目前朝中的形势,若想打过去非常困难,除非……”

    “除非什么?”傅燮追问。

    “除非当年平定黄巾的那批将领能够重聚。”

    王旭接过话来,深深地看着傅燮道:“朝中并非没有能人,可惜都不能人尽其用,宦官也不会任由众人掌权,何况还有大批腐化官员助纣为虐,更有彼此不和的朝臣互相争斗,可说两手两脚都被绑着,谁能平定凉州?

    你看曹孟德,平定黄巾后去做济南相,有心做些事,整个济南国被他免去十分之八的官员,渴望做出些成绩,结果还不是遭到压制,调到京城去当个无权的议郎,若非曹家背景雄厚,很多朝臣保他,他恐怕连自己都保不住。

    此后他迁任东郡太守,还被迫接受各种条件,以他的文韬武略,不也深知事不可为,直接辞官回家……南容,有些事不是不想做,是尝试过却没办法,只能暂时忍耐,不要说别人,我当年杀几个叛贼,不还差点把小命丢掉?”

    听到这番话,傅燮一声长叹,满脸苦涩:“是啊,连皇甫将军都被贬官闲置,朝廷公开买卖官职,实在是难说,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感觉他没有离开朝堂的心意,王旭迟疑一下,没敢说出招揽的想法,悄悄与田丰对望一眼,田丰也是暗暗摇头,当下迅速转移话题。

    “南容,这些事我们暂时无力解决,不要多想,你这次南来,不会是专程找我聊天叙旧吧!”

    “噢……对,你看,我差点把正事给忘掉。”傅燮尴尬地笑笑,脸色严肃地站起身,从怀中拿出一张卷帛。

    “讨贼中郎将、零陵太守王旭接诏!”

    王旭不敢怠慢,急忙与田丰起身,跪倒在地。

    “末将王旭接诏!”

    “中平四年十月己卯日,皇帝赦曰:讨贼中郎将、零陵太守王旭昔违圣命,服狱抵过,念王门世代忠良,既往不咎,量汝前讨黄巾,后平零陵,功勋卓著,加封讨寇将军,复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本郡供给,另诏讨寇将军王旭出兵桂阳,平定叛乱,坐镇荆南,督四郡兵事,不得有误。”

    升官?坐镇荆南?督四郡兵事?这真是……

    王旭脸颊抽动,强憋住快要压不住的笑容,躬身接过圣旨。

    “末将领旨谢恩。”

    目视他把圣旨放到怀里,傅燮笑着把讨寇将军的大印和绶带递过来。

    “恭喜王将军高升。”

    “多谢,多谢!”王旭笑得合不拢嘴,小心地接过将印,站起身来热情道:“坐,坐,南容坐!”

    傅燮笑着落座,知道他心里高兴,捡着好话夸:“将军年纪轻轻就封候拜将,督察四郡兵事,执掌一郡之地,真是羡煞旁人。”

    “别!南容别再拿这个说事,你再说下去,我真的要脸红。”王旭竭力想收敛笑容,打算谦虚一下,但真是收不住,这从心底深处蹦出来的笑,没法收……

    “诶!这是你应得,为何要脸红?”傅燮笑道:“若不是当年那事,你早该升将军,广宗城可都是你攻破,以你的才华,被埋没才是大汉的损失,很多朝中大臣都认为你理当得此封赏。”

    王旭的心绪略为平复,强自镇定着回说:“你别再夸我,我不说那些虚话,依我看来,以你的资历、功劳和才能,应当比我先居此位,担任议郎是真的太过委屈。”

    傅燮眼神一黯,长叹口气。

    “没办法,去年中常侍赵忠曾担任车骑将军,奉命评定讨伐黄巾的功勋,他为拉拢人心,暗示我只要回他一封信,他就助我成万户侯,我严词拒绝,他就怀恨在心,时时想抓住我把柄,若非陛下顾念我的功劳,朝臣也时有相助,我如今恐怕已在坟墓安睡。”

    王旭不知该怎么安慰,沉默片刻,笑着起身走到他身旁,握住他胳膊亲切地说:“南容,不说这些不开心的事,你千里迢迢从洛阳赶来,先去梳洗一番,我去设宴,为你接风洗尘。”

    “诶!这就见外,哪用如此麻烦!”傅燮连连摆手。

    王旭没管那么多,强自扶他起身:“什么叫麻烦!你我几年未见,难道不该好好喝一杯?这零陵太守府多少还是有几个人才,正想与你结识,莫不然是你看不起他们?”

    傅燮瞪大眼睛:“这是哪里的话,故意激我是不是,你帐下藏龙卧虎,连元皓都在这里,我哪敢看不起?”

    “那你还说这么多,怎么几年不见变得扭扭捏捏,当年在西华陪你喝酒,你可没这么磨叽!”王旭转头望向议事厅门外,大声唤道:“典韦,带傅大人去后院的贵宾院。”

    “诺!”典韦大步走进来。

    王旭回头道:“南容,你先随典韦去梳洗,那边自会有人接待,我这就去安排晚宴。”

    傅燮笑着摆手:“行,依你,都依你,我说不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