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214章 平南将军

第214章 平南将军

    扩军带来大量繁杂事务,单是兵员还好,桂阳郡那边会调来残存的精兵,俘虏中也有很多愿意留下,对外征募数量不多,真正难办的是兵需配给。

    此次平定区星缴获的兵器铠甲极多,但全都不符合要求,必须熔炼后重新打造,仅有三百多匹战马算是可以直接派上用场。

    如今桂阳那边百废待兴,全郡上下忙着救济百姓,恢复农作,没办法抽出精力和人手打造兵装,零陵独自承担起来就极为困难,兵曹掾王飞带着本曹署的官吏忙里忙外,可说是上气不接下气。

    别的曹署也没好多少,他们自身的事务本就繁重,如今还要大力协助扩军和军屯两件大事,同样忙得焦头烂额,连田丰都有些受不住,多次建议把太守府的官吏补齐,不是事务处理起来难,实在是繁琐小事太多。

    看到这种局面,王旭深思熟虑后,终究还是松口,同意大量提拔官吏,把零陵郡的各大曹署补齐。

    早前他不愿意,完全是出于心中那份来自后世人的念想,总想把职位留给历史名臣,例如荀彧当郡丞,郭嘉做军师,然后程昱、荀攸、贾诩……

    现实是……那真就是想想而已。

    如今荀彧和荀攸都在朝中任职高官,贾诩游荡不定,目前或许在董卓军中,程昱远在东郡东阿隐居,素不相识……人才确实很多,可谁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家人和打算,拐人这种事真的很难,他想着连惺惺相惜的沮授都还没拐过来,这才下定决心提拔官员。

    饭,总要一口一口吃。

    这是王旭自己总结的深刻教训。

    此后的日子,太守府外院更为热闹,每天都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各曹署官吏来来往往,协调办公,政务执行效率大幅提升。

    田丰他们这些文官也轻松下来,几乎只负责决策和监督,摆脱繁杂琐事,时常四处乱跑,有时候都找不到人,但王旭并不介意,他明白这种状态才是最好,如果把他们长期关在太守府,忙于繁杂事务,闭门造车,多过几年恐怕全都变成废材。

    如今他们去读书交友也好,实地考察也好,学习求教也好,都能让他们进步,为将来与更多雄才的对决奠定基础,没有人能天生就决胜千里之外,胸藏十万甲兵也是要一点点藏进去才有。

    眨眼已是三月中旬。

    桂阳郡在零陵郡的大力扶持下顺利完成春耕,但平定区星时缴获的钱粮物资也耗尽,府库都已见底,为保证军队和两郡的基本需求,后续增加的流民已经只能安置,无力再给予援助。

    这也是预料中的事,安置流民是个无底洞,伴随着两郡农作和商贸的复苏,今后便只能靠百姓自己去努力,他们去给别人做工也好,筹借也好,终究只能靠自己解决困难,谁都无能为力。

    “老公,你怎么又叹气。”看着王旭忧虑的样子,徐淑感到有些心疼。

    王旭略感无奈地摇摇头:“怎么能不叹气,执掌一方,真不是那么容易,我把零陵和桂阳百姓都当自己的子民看待,他们过得苦,我这心里真有些不好受。”

    徐淑缓步走到他身后,轻轻替他揉着太阳穴,温柔地说:“你忧心也没用,我们尽力就好,等熬过这半年,秋收过后,粮食丰收,牲畜大量繁殖,按现在的经济恢复速度,钱财也充裕,慢慢就会好起来。”

    “那也得先熬过去才……”

    王旭正说着,书房外陡然传来田丰急切的声音:“主公,朝廷传来一旨诏令。”

    “诏令?”

    王旭急急起身,抛开那些繁杂的思绪,迅速打开房门。

    “元皓,这次来的使者是谁?”

    “没有使者。”田丰摇头。

    “没有使者?那谁送的诏令?”王旭疑惑地问。

    田丰从怀里拿出卷好的绢帛递过来。

    “主公,这次来的是三个五官中郎,目前在议事厅等主公回讯,属下刚才还询问过,但他们不知道内容。”

    这绢帛制作精美,开口处用密土封住,密土上还盖着大印,确实是出自宫廷。

    王旭伸手接过,用力将密土刨掉,费不少劲才把绢帛展开。

    眼睛迅速一扫,他满脸古怪地抬起头来。

    徐淑翻着白眼问:“你这是什么表情?好事还是坏事?”

    “好事!”王旭深吸口气:“升官!”

    “又升官?”徐淑愕然。

    田丰皱眉片刻,奇怪地说:“这事儿不太对劲,主公目前已是讨寇将军,不可能让三个五官中郎来送诏令,况且为何没有官印和绶带?”

    王旭轻轻摇头:“诏令应该是真的,玉玺大印很难做假。”

    徐淑忍不住心中喜悦,兴奋地问:“这次升什么官?”

    “平南将军,洮阳候!”王旭笑着耸耸肩。

    “平南将军?这是什么官职?”徐淑愣住,门外的田丰也显得很疑惑。

    “这是新置的官职,与平北将军同级,比讨寇将军这种杂号将军高一级,比安西、安南、安东将军低一级。”王旭转眼看看田丰和徐淑,似笑非笑地接口说:“这个平南将军不奇怪,我感到奇怪的是洮阳侯。”

    “洮阳?是乡侯吗?还是亭侯?”徐淑问说。

    “都不对!”王旭嘴角挂着笑意:“这是县侯,食邑正是我们零陵郡的洮阳县。”

    “县侯!!”田丰瞳孔微张,吃惊道:“从没有出现过这种封法,竟然分封在主公辖区,还是县侯,这可是除皇室宗亲外的最高爵位。”

    王旭微微一笑:“不只是我,诏令上还写着孙坚的任命,他也是县侯,乌程县候,而且陛下还让我负责整个荆南的蛮族事务,监察四郡。”

    饶是田丰老成持重,此刻也有些失态,不敢相信地连连摇头:“这是什么任命,彷如把荆州割成两部分,划出个荆南来让主公兼任刺史?”

    “这正是我感到诡异的地方,荆州刺史王睿还在,这岂不是正面冲突?”王旭皱眉道。

    田丰思量好一会儿,慎重地说:“主公,属下以为这件事不简单,小心些才好,最好赶紧派人到洛阳打探,务必弄清是什么情况。”

    “派人?”王旭脸色古怪地摆摆手:“不必了!”

    看他丝毫不重视,田丰急声劝谏:“主公,这件事真的不能大意,很可能是朝堂权利争夺,稍有不慎便会卷入其中,不能任其自然。”

    “我没说不去打探情况,只是说不用派人去。”王旭促狭笑道。

    田丰反应很快,立刻明白他的意思,惊讶地说:“主公这是想亲自去?”

    田丰立刻摇头:“不妥!不妥!外地太守擅自离职进京会被人抓住把柄。”

    “我可不是擅自进京。”

    王旭不再跟他打哑谜,微笑着接道:“你刚才不是问我为什么没有官印,因为陛下要亲自见我,而且让我得到诏令就立刻启程,限时抵京述职。”

    “这……”

    田丰惊得说不出话,好半晌才不确定地说:“主公,这恐怕不是好事,如果主公在陛下面前展示才华,那陛下很可能把主公留在洛阳,荆南的苦心经营都将变成泡影,如果主公藏拙,那陛下觉得主公不堪重任,还是要出事。”

    王旭叹口气:“这正是我担心的地方,不过现在想太多没用,走一步算一步。”

    说着,他的眼神陡然转厉,望着田丰道:“但即便我被调任,也势必会设法让你或者我二哥做这零陵太守,天下将乱,我们不能没有根基,此次进京,我只带典韦一人,大家都留下来,无论如何也要保住零陵基业。”

    “主公放心,属下定不辱命。”田丰坚定回应。

    旁边的徐淑慌了:“老公,你又要丢下我?”

    “不是丢下你,实在是此次进京吉凶难测,太过危险。”

    王旭深深地看着徐淑:“而且……你我必须留一个在零陵,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