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217章 唇枪舌剑

第217章 唇枪舌剑

    荀攸冷静应对,半点都不上套。

    王旭没着急,仍旧故作疑惑:“公达,你这话说的我好像是故意推脱,我若是有想法,藏着捏着做什么?若是行军打仗,我半点不含糊,可这朝堂的事,动辄杀头抵命,我是真不知该怎么办,我倒是不怕死,可上有老,下有小,哪是轻易就能决定。”

    “噢?”荀攸笑容不改,步步紧逼:“久闻将军文武双全,文可安邦,武可定国,岂会为这点小事困扰,你莫要戏弄我!”

    “传言你也信?”

    王旭叹口气,继续装疯卖傻:“那都是以讹传讹,如果我真有那种本事,岂会陷入这种尴尬境地,我知道你是代大将军来问我态度,我也确实想匡扶天下,但我不过就是个武夫,你们让我镇守边关,剿寇杀敌,我提着刀就去,可朝中争斗真不是我擅长,想我少年从军,根本没读多少书,出身书香门第,却无能匡扶朝廷,现在想来也确实后悔,哎!”

    荀攸深深地看着他,似笑非笑:“在下听闻将军三岁识得万字,七岁通晓诗经,十二岁饱读战阵兵法,为何妄自菲薄?”

    “公达!!”王旭愁容满面地唤一声,装出气急败坏的样子。“你是当今名士,胸藏治国方略,怎么故意戏弄我,若是认识几万字就可以治天下,背个诗经就能拨乱反正,这天下岂不是早就太平,我好歹出身书香门第,若是连这些基本的东西都不学,成何体统?

    我自幼沉迷兵法战阵,甚少涉及治政方略、权谋学说,即便眼下求学补救,但不是一朝一夕就学得来,我有自知之明,朝堂目前的形势,我是真的有心无力,哪敢掺和进去,我到现在连情况都摸不透,你们逼我选择,不怕我这愣头青给你们添乱?”

    荀攸踌躇不定,似乎被说服。

    许久,他长叹口气,满脸忧愁地摇摇头:“若将军真的不明权略,那倒真是适合镇守边关、保国平寇,若是卷入朝中争斗,必定会害了将军。”

    王旭心中暗喜,满脸忧愁地说:“其实我幼年何尝没有大志,也想辅佐圣上重振朝纲,兴我大汉,如今变成这样,实在是……哎!真是愧对国家,愧对列祖列宗,唯有竭力在沙场奋战,填补心中愧疚!”

    荀攸急声安慰:“将军不要妄自菲薄,将军尚且年少,为时不晚,若今后勤勉上进,必能实现心中抱负。”

    王旭故意思索片刻,彷如突然醒悟,恭敬地起身作揖:“多谢公达点拨!”

    “将军聪慧过人,即便在下不说,早晚也能明白,不用这么客气。”

    荀攸顿了顿,仿似有心指教,热情地接道:“将军既然胸怀大志,不知是否找到提高的方向,阁下觉得什么样的人能匡扶汉室?”

    王旭皱眉:“应该是明于兵事,通晓内政,精于权略,善于谋划的人。”

    荀攸陡然大笑。

    “哈哈哈哈……将军说得不错,明于兵事,便是像将军一样,攻无不克!通晓内政,便是像将军一样,短短数月就让零陵郡十三县,噢!不,现在是十六县,治理得井井有条!

    精于权略则应该像将军一样,恩威并施,收服蛮族,稳定局势!善于谋划,在下觉得也可以从将军身上借鉴,例如将军对付荆州刺史王睿……”

    荀攸双目充满戏谑,微笑逼问:“王将军,在下说得可有错?”

    王旭哑口无言,目瞪口呆。

    我去,大意了……

    好个荀攸,活活把我给绕进去,我装疯卖傻,他跟着装傻,让我放松警惕,引诱我说话,然后借着我的话来反驳,让我自己扇自己耳光,逼得我自己抖出来。

    真不愧是千古谋臣,厉害!真是厉害!

    心知狡辩没有意义,王旭爽朗大笑,也不在意被算计打脸,坦然认输:“公达机智过人,在下诚心拜服,我虽然年少,但还是首次被人以言语击溃,自己打自己脸。”

    荀攸含笑起身,恭敬作揖,客套着说:“将军过誉,在下早前确实中计,若不是想起荆南的情况,真就小看将军,将军不计较在下的不敬,胸襟气度也是非凡。”

    王旭重新落座,微笑挥手:“行了,既然都已经拆穿,不如坦诚相待。”

    “将军为何执意藏拙?”荀攸笑问。

    王旭不想再磨叽,凝重道:“公达,实不相瞒,我暂时不愿卷入朝廷纷争,尽管我也想诛杀宦官,但现在不是时候。”

    荀攸大惊失色,匆忙看看门外。

    “将军,当心祸从口出。”

    王旭不以为意:“无妨,外面有典韦在,这话只有你我知道。”

    荀攸迟疑片刻,疑惑地问:“将军为何不愿协助大将军成事?”

    “宦官蒙蔽陛下,祸乱朝纲,要想振兴大汉,必须诛杀,但我认为,以当前的局势不可能成功,而我身处风口浪尖,稍有差错就身首异处,只能退而求其次,先保一方平安,再图大事。”

    王旭深吸口气,深深地看着荀攸:“公达,事关身家性命,还望阁下念在荀家与我王家祖上有旧,替我保守这个秘密。”

    “将军如此信任我,怎会害你,我岂是那种宵小鼠辈。”荀攸正容道。

    “多谢。”王旭拱拱手。

    荀攸追问:“将军打算如何应对大将军的恩情?”

    王旭沉默。

    许久,他无奈地摇摇头:“劳烦公达带我的原话给大将军……末将心中支持将军,但不敢明言,将军也知晓当年的事,事关宗族性命,不得不慎重,还望见谅,末将定然在荆南尽职履责,若到关键时刻,势必与将军同进退。”

    “事关宗族性命?”荀攸失声惊呼,想了想,疑惑地问:“当年究竟发生什么大事?”

    王旭沉凝片刻,没有解释。

    “公达,劳烦你原话告知大将军就好。”

    “好吧。”荀攸看他不肯说,没有多问,隐约感觉他是有把柄落在宦官手里。

    这时,门外传来仆从的大喝声。

    “蹇将军到!!!”

    王旭和荀攸脸色一变,但很快就恢复如常。

    密集的脚步声传来,明显是士卒穿着铠甲时踏出的声音。

    看来蹇硕很喜欢摆场面……

    王旭心里默念一句,转头与荀攸对望一眼,起身迎出门外。

    蹇硕与王旭想象中那种瘦小猥琐的样子不同,恰恰相反,他身形高大,体态壮硕,看上去很有男子气概,半点不像宦官,唯独面白无须,证明他是宦官的事实,此时他在众多士卒簇拥下走进别院,步伐沉稳有力,倒是颇有威势。

    “蹇将军来访,末将有失远迎,还望见谅!”王旭满脸笑容,拱手迎过去。

    旁边的荀攸紧跟着作揖行礼:“下官见过蹇将军。”

    蹇硕虽然没有军职,但得到皇帝授命参天下军事,辖制禁军,目前除去大将军和三公,任何官员见到他都需要行礼。

    “免礼!免礼!”蹇硕满面春风地摆摆手,眯着眼睛看向荀攸:“荀侍郎,本将军来看望王旭,没想到竟然碰到你,可真是有些巧。”

    荀攸面不改色,微笑回应:“下官久闻王将军大名,钦慕已久,特意趁他回京述职的机会来拜访结交,没想蹇将军也亲自过来。”

    荀攸故作识趣地看看王旭,又看看蹇硕,拱手接道:“既然蹇将军大驾来临,想必是有话要与王将军谈,下官就先行告退……今日向王将军请教战阵兵道,收获颇丰,待我回去思量几日,再来向将军讨教。”

    王旭配合着笑笑,抱拳说:“哪里说得上请教,公达才智过人,不过是彼此探讨罢了。”

    “那就改日再来探讨,告辞!”

    “告辞!”王旭含笑点头。

    蹇硕看着荀攸缓步走出别院,轻蔑地撇嘴:“这个荀侍郎也懂兵事?”

    若是他都不懂兵事,这天下就没几个懂兵事的人……

    心里暗骂一句,王旭客气地伸手示意:“蹇将军屋里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