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220章 大将军何进

第220章 大将军何进

    袁术说话向来不假思索,王旭真是被问得有些不好回答,敷衍着说:“这次回京述职,理当向大将军汇报些荆南的情况,今晚恰巧有空,便跟着我叔父过来。”

    曹操何等精明,心知他不好多说,若有深意地看他一眼,笑着招呼众人:“我看这样,王旭先去办事,我们几个去文成楼设宴,等他办完事再过来喝酒畅谈。”

    “也好。”袁绍笑着点点头,慷慨地说:“王旭,今晚便由我请客,你办完事可不要忘记过来,文成楼是洛阳最大的青楼,内里的歌姬姿容貌美,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好些还能吟诗作赋,更有来自西域和塞外的女子舞艺惊人,你可定要去见识见识。

    若是找不到路,你就请大将军派个仆从送你去,他私下里很随和,平日里时常邀约我们同去,你不用避讳什么……诶呀,我就实话给你说吧,文成楼有三层收益归属大将军,连陛下都知道,你大胆跟他明说就好!”

    心知大汉民风开放,文人墨客和富贾武夫都爱逛青楼,王旭不好推辞,笑着点点头:“本初怎么这么啰嗦,放心,办完事情就过来,今天是你请客,我能有什么话说。”

    曹操哈哈大笑:“王旭,你这意思,本初请就去,我们请就不去?”

    “曹孟德,你休要挑刺,你若是肯请,我白吃白喝,岂有不答应的道理。”王旭笑骂。

    “好,那就说定,改日我请,暂且不跟你多说,我们先走一步。”

    曹操和袁绍等人说说笑笑,簇拥着走远。

    比起当年讨伐黄巾的时候,曹操少了些直率,多了些城府,淳于琼没有当年那么沉稳,谈吐笑容略显轻浮,袁绍和袁术的侠气渐消,举止姿态更具上位者气派,每个人都在随着自身经历而成长改变。

    这时候的他们仍然是好友,恐怕连做梦都没想到未来会兵戎相见……

    静立许久的王旭轻轻摇头,无奈轻叹。

    “真是人生无常,世事难料!”

    “旭儿,你在嘀咕什么?什么世事难料?”王谦的声音突然传来。

    “嗯?噢!没什么。”王旭回神,迅速转移话题:“叔父,大将军怎么说?”

    “他在书房等你,我带你过去。”王谦笑道。

    “嗯,好!”

    王旭跟着王谦穿过高大的拱门,前前后后大约经过七八个别院,终于来到一处相当别致的院落,这里亭台林立,装饰华美,烛火通明,显然就是大将军何进的居所,待进入书房,王谦使个眼色,缓缓退了出去,顺手关上房门。

    王旭借着烛灯的光亮,迅速打量端坐在卧榻的何进。

    他体貌魁梧,脸似圆盘,脸颊蓄留着浓密的络腮胡,打理齐整,看上去很有威势,此时正拿着竹简细细观阅。

    “洮阳侯、平南将军、零陵太守王旭,参见大将军!”看何进没有说话的意思,王旭便按照惯例在初见时报出身份和来历,躬身行个大礼。

    何进这才轻轻抬头,细细打量一番,笑着赞说:“果真如众人所言,英气逼人,少年英雄。”

    “大将军过奖!”王旭严肃回应。

    “不用拘谨!”何进微微一笑,指着自己正前方不远的布褥说:“先坐!”

    “多谢将军。”

    王旭走过去跪坐下来。

    何进微微笑道:“早前荀公达为你带话,我已经认同,为何前后不一,这时候来访?我是个粗人,不喜欢绕弯子,你照实说就好。”

    “回大将军话,我这都是迫不得已。”

    “何谓迫不得已?”

    王旭深吸口气,略微整理思绪,轻声回说:“荀公达离开别院时,恰巧蹇硕赶来,起初他还话语隐晦,只是诱我依附,我与他周旋,顾左右而言它,不曾正面回答,没想他狂妄嚣张至极,眼见我装疯卖傻,竟直接明说要与大将军争权,让我依附,为他拉拢官员。”

    “哼!”

    何进一声冷哼,眼里闪现寒光,追问说:“他是怎么引诱你依附?”

    “他总计询问末将三个问题。”王旭照实回道。

    “讲!”何进眉头轻皱,顺手把手里的竹简扔到桌案。

    王旭面无表情,低沉道:“第一个问题是,末将回京述职,他来看望是否分内之事。第二句是说他想调大将军亲自出征凉州,问末将是否认同。第三句是说,如果我接受他的好意,那么可以任命我为安南将军,甚至是镇南将军。”

    伴随着话音,何进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当王旭说完的时候,他“砰”得一掌拍到身前桌案,怒不可遏。

    “好大的胆子,竟然口出狂言,调我出征西凉,他以为自己是谁?”

    王旭静默片刻,等何进的情绪稍微平静,再度接口:“大将军,末将被他逼得没有办法,因而改变主意,紧急赶来拜访。”

    何进混迹朝中多年,城府颇深,闭着眼睛沉凝半晌,神色已是恢复如初。

    “你说的可是实情?”

    “不敢欺瞒大将军。”王旭肯定回应。

    “哼,蹇硕还真以为自己可以只手遮天?”何进的眼睛闪烁着杀意,看向王旭道:“那你现在是什么打算?”

    “全力协助将军对付蹇硕。”王旭平静地说。

    何进无喜无悲,精明的神态与他那粗豪模样完全不搭配:“你不怕宦官掀你老账?按我所知,当年你脱狱逃走的事,张让和赵忠他们早就知晓,只是前前后后收你们王家好几千万钱,不好开口罢了。”

    心知何进很了解宫里的事,说假话容易被识破,王旭照实回说:“末将以为,大将军不会与张让等人正面敌对,这件事本身也与张让他们无关,目前我已向张让示好,表示只为自保才对付蹇硕,他们应该不会逼迫过急。”

    “你倒是聪明,少有人看出我不想跟张让他们撕破脸。”何进总算露出些许笑容:“你是个人才,有能力、有报国心,懂得隐忍和变通,也晓得知恩图报,是个堪当大任的人。”

    “将军过奖!”王旭轻轻笑了起来,心中暗想:何进真是与我早前想象中有不小差距,看起来并不是历史记载得那么不堪。

    何进默默盯着他看半晌,突地笑说:“蹇硕让我出兵西凉,不过是想趁我离京的时候夺权,而且兵家之事,从来就说不清楚,一旦我有过错,他就可以诬陷我。”

    “将军此言极是。”王旭附和道。

    “那你觉得应该如何应对?”何进笑问。

    王旭想了想,缓缓说出心里酝酿很久的想法:“末将觉得大将军不必与蹇硕缠斗,宦官本性自私,不如设法离间蹇硕与中常侍的关系,若得到张让等中常侍支持,灭除蹇硕只需一员小吏就够。”

    “嗯?”

    何进陡然精神大振,身子不由自主地坐直。“这办法好,怎么就没有人告诉我?”

    王旭面无表情,没有搭话,任由何进自己去想明白,他如今只想尽快摆脱蹇硕,脱身回荆南,不想乱嚼舌根。

    这也确实是最好的办法,按历史记载,张让等宦官最大的特点就是心眼小,私心重,离间计用得好,这群人谁都可以抛弃,至于没有人给何进献离间计,那是必然,何进麾下的忠臣良将都希望把中常侍一举杀光,生怕何进跟中常侍走得太近,即便想到这方法也不会说。

    何进越想越高兴,很快就大笑出声:“你献上离间计,功劳不小,等诛灭蹇硕,我必定起奏陛下,把你调到京城,以你的才华,位列九卿也不是难事。”

    王旭陪笑着说:“些许寸功何足大将军挂齿,末将此番只为自保,今后也想回荆州求个安稳。”

    “噢?”何进诧异地看他一眼,笑着点头:“好,事成之后,我保奏你兼任荆州刺史。”

    “多谢大将军!”

    “没什么事就去吧!”何进挥挥手,突地露出笑容:“可需要我派两个人送你去文成楼找袁绍他们?”

    王旭心中一凛。

    何进怎么知道文成楼的事?对了,是外面的卫兵,肯定有卫兵暗中盯着我,这些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处处都是耳目,今后真是不能乱说话。

    “不劳烦大将军,文成楼是洛阳最大的青楼,末将一问便知。”

    “行,那你自己去吧。”何进淡淡一笑,重新拿起桌案上的竹简。

    …………

    宫城,北宫,某间隐秘的偏殿。

    “段珪,念念王旭的信。”张让尖细的声音异常响亮。

    “诺!”

    段珪轻声念信,别的中常侍个个侧耳倾听。

    片刻后,段珪念完,坐在张让旁边的赵忠环顾一圈,不阴不阳地说:“想必大家都已经听明白,王旭的意思不外乎就是示好,说他此次帮助何进对付蹇硕是迫于无奈,你们觉得该如何处置?”

    段珪把手里的信扔到烛台烧毁,低声接道:“我觉得可以不管,蹇硕最近越见骄横,对我们都不是太尊敬,而王旭这些年很乖巧,对我们足够尊敬。”

    “不错,我也这么觉得。”宋典接过话,声音比赵忠略显浑厚。“王旭乖巧懂事,这些年孝敬我们不少,本身还颇会用兵,声望很高,如果能彻底拉到我们这边,很不错。”

    坐在西侧的郭胜出声附和:“对!王家在士人中名望很高,很有益处。”

    静静听完几人的意见,张让白皙的老脸露出些许笑容。

    “你们的看法与我和赵忠差不多,蹇硕最近确实越来越不听话,仗着自己新近得宠,跟我说话都有些不太尊敬,是该治治,但也不能任由何进掌握太大权利,由得他们去斗,适当的时候回报下王旭,他这些年孝敬不少,若是没有回报,今后谁还愿意孝敬。”

    “诺!”

    众宦官低沉应令,默默起身,面无表情地各自走出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