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257章 大婚(上)

第257章 大婚(上)

    镇南将军即将大婚的消息传得非常快,短短几天就到人尽皆知的程度。

    将军府的文官武将喜笑颜开,个个帮忙张罗,前来贺喜的官吏和名流士绅络绎不绝。

    王旭起初还亲自陪着笑脸接待,可来的人越来越多,他真是有些顶不住!

    脸都顶抽筋,拿什么去顶……

    他没有办法,赶紧命人放出风声,说是赶去荆北执行公务,将军府后院闭门谢客!

    可惜……

    他还是失算……

    他没有深刻体会到圣眷正隆、镇南将军、荆南都督、洮阳侯、出身豪门这串头衔的威力。

    前来贺喜的大军确实放过将军府,但可以浩浩荡荡地冲向王家外府……

    他们声势浩大,前仆后继,踏平了门槛,磨掉了大门的红漆!

    府邸容不下?

    小事,可以排队,排成一条长龙……

    徐淑吓得不轻,赶紧命人在门外贴上告示:家中场地有限,谢绝贺礼,不予还礼,恭贺足矣!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贺喜的大军纷纷更改贺文:登门拜访,空手不宜,仅为礼仪,绝非贺礼!

    这等攻势着实凶悍,府邸彻底宣告失守。

    徐淑迫于无奈,只能由得他们折腾,一面召集将军府的文武帮忙接待,一面调兵维持秩序,避免发生踩踏……

    婚宴的请柬也接连不断地快马送出,足足分成三拨人写。

    一拨是以王皓和王谚为首,负责联络王家的门生故旧。

    二拨是王旭亲笔,负责有恩情和交好的人,如曹操、袁绍、袁术、孙坚、韩馥、皇甫嵩、朱儁、刘逸、荀彧等等。

    三拨则是由田丰、郭嘉、桓阶、刘先、公仇称等心腹起草,负责荆南特别有名望的家族或个人,连荆北也盛情邀请不少。

    这些信大多没什么意义,如曹操他们远在洛阳,个个公务在身,根本不可能来,有些人甚至快马送信也要十余天,想来都赶不上。

    可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一个如日中天的封疆大吏成婚,考虑的方方面面远超想象,不能来是一回事,不通知就是另一回事!想请的要请,不想请的,若有需要,还是必须请!

    王旭折腾好几天,确定没有遗漏,这才打算北上南阳,找羊续谈谈,没想对方已经收到请柬,还派人日夜兼程送来回信,表示会亲自参加婚宴,倒是省得跑一趟。

    半月时光匆匆而过,婚期到来。

    按照这时候的礼法,娶妻要行三书六礼。

    一是定亲的聘书,二是记录聘礼清单的礼书,三是迎娶时要用的迎亲书。

    六礼则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是找媒人提亲。

    问名是在女方答应后,由媒人询问女方生辰八字,查看合不合。

    纳吉是在生辰八字合的情况下,男方送礼上门,告诉女方这个好消息。

    纳征就是送聘礼。

    请期则是男方去女方家通知迎娶日期。

    最后是亲迎,也就是迎亲。

    王旭和徐淑是指腹为婚,关系很特殊,经过多番商量,三书的礼节被留下,纳采、问名、纳吉和请期四礼则被废掉,只执行纳征和亲迎,也就是送聘礼和迎娶。

    繁琐的礼仪让王旭焦头烂额,非常赞同删减,本想连聘礼都省掉,却遭到全家上下强烈反对,说这个不能省。

    王旭没办法跟他们争,只能在迎娶的头天准备好金银珠宝,亲自送到徐盛家里。

    送往徐盛家也是个无奈的选择,徐淑的父亲徐瑞统管王府大宅,自身常住王府,送到徐瑞那里就是西院送东院,传出去怕是要被笑掉大牙。

    事实上,将军府的文武仍旧在偷乐,特别是徐盛,笑得合不拢嘴。

    别人不知道,他们可是非常清楚。

    王旭的俸禄和食邑全都贴补军队,穷得分文不剩,吃穿用度全是靠徐淑开作坊赚钱。

    简单点说就是徐淑出钱做聘礼,让王旭娶她,还不能对别人说……

    众文武作为家臣,跟着王旭送聘礼到徐盛家里的时候,一个个都强忍笑意,连徐盛自己也很不好意思,看向坐在珠帘后方的徐淑,满脸尴尬。

    “妹妹?那……哥就真收下?”

    “收!”

    徐淑咬着银牙蹦出这个字,狠狠瞪王旭一眼,幽怨地看着两大箱金银珠宝……

    次日清晨,天还没亮,王旭的母亲就赶到将军府,把他拉起来,一番繁琐的收拾打扮,乱七八糟叮嘱好久。

    忙完这阵,宾客陆续到达,安排接待,客套应酬,又是好多事,不仅家里人忙里忙外,连将军府的亲信文武都全部上阵。

    这时候的婚礼是在黄昏举行,书面称呼是昏礼,正宴也就是晚宴。

    王旭没有出席中午的预宴,提前赶到的宾客都由家里人和文武家臣接待,他仅是在厨房啃块鸡腿就忙着准备迎亲的事。

    黄昏前夕,忙得大汗淋漓的田丰匆匆找来。

    “主公,快!迎娶的时辰已到!”

    “噢!好!我去备马!”王旭有些晕头转向。

    田丰一把拉住他,焦急地说:“备什么马,主公要先去大厅行醮子礼!”

    “什么东西?什么礼?”王旭满脸迷惑。

    “醮子礼就是当着宾客的面拜别父母,感谢生养大恩,然后才能去迎娶。”田丰显得很无奈。

    “行!你说怎么弄就怎么弄!”王旭尴尬地笑笑。

    他这辈子年少的时候闭门苦学,从没兴趣参加任何人的婚宴,而且这个时代的婚宴都是跪坐,不是至亲,通常不会带幼小的孩子参加,所以他根本没见过结婚是什么样,从头至尾都很懵。

    “主公博学多才,怎么唯独不学礼法?堂堂镇南将军闹出笑话,岂不传遍全天下?”

    田丰一边抱怨,一边拉着他赶往前堂。

    紧紧跟随的丫鬟仆人无不窃笑出声。

    “我倒是想学,哪来时间?”王旭小声嘀咕。

    慌慌张张来到前堂,看到大院里密密麻麻的宾客,他瞬间咋舌。

    “这么多人?”

    “主公名望高,这是好事。”

    田丰顺口回一句,带着他走向人堆。

    宾客们看到他走来,纷纷让路,道喜声不绝于耳。

    “恭喜!恭喜!”

    “恭喜王将军大婚!”

    “恭喜都督!”

    “恭喜洮阳侯取得贤妻!”

    “……”

    尽管大多数人都不认识,他仍然面带微笑,不停拱手示意。

    “多谢!多谢!多谢各位……”

    相比起外面的院落,大堂更是拥挤,里三层外三层地站满宾客,仅有几个贵宾位还空着。

    王旭在田丰示意下,跪到父母与两个姨娘身前。

    “孩儿拜见父亲、母亲、姨娘!”

    大堂内外的宾客安静下来,微笑注目。

    田丰作为婚宴的司仪,快步站到他左侧,急喘两口粗气,拖长声音高喊:“新郎行拜礼,叩谢生养大恩!”

    一脸懵的王旭慌忙磕头。

    连续三次过后,田丰赶紧抢话:“赐酒,训诫!”

    差点又磕下去的王旭生生止住身形,心里紧张得“砰砰”直跳。

    王谚看出他的窘迫,差点笑出来,强绷着脸训诫。

    “我儿今日成婚,将来要仁德立世,成栋梁之才。”

    “嗯?噢,好!我成才!”

    他昏头昏脑的一句,把坐得近的王月和王鹂她们乐得不行,捂着脸强忍。

    好在他声音小,远处的人听不到。

    静立旁边的丫鬟小玉轻移莲步,忍着笑把手里的托盘递到王谚身前。

    王谚端起托盘上的青铜酒樽递过来。

    “旭儿喝下此酒,今后就可娶妻生子!”

    “诺!”

    他的脸皮有些绷不住,稍稍泛红,双手接过酒樽,一饮而尽。

    小玉慌忙端着托盘凑到近前,眨了眨眼睛。

    他心领神会,顺势把酒樽放回托盘。

    田丰长舒口气,急声高喊:“新郎拜别父母,起行迎亲!”

    心中暗暗抱怨礼仪复杂,王旭朝着父母和两个姨娘拱手拜道:“父亲,母亲,姨娘,你们稍歇片刻,孩儿去迎亲。”

    “快去吧!别误时辰!”王谚含笑摆手。

    王旭瞥田丰一眼,看他闭口不语,便起身向着堂外走去。

    这时,堂外陡然传来王凯长长的高呼……